郑州经适房从此“隐退”

时间:2022-10-15 04:51:05

经适房问题不断

今年郑州市保障房将实行“三房合一”新模式,即把符合保障条件的廉租房、经适房与公租房对象统一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停止经适房和廉租房的市场供应。这意味着,面世以来一直毁誉参半的经适房,将彻底退出郑州市历史,郑州也成为首个明确将3种保障房“并轨”为公租房的城市。从1995年成为全国经适房试点城市,到2013年经适房正式退出,郑州市经适房已走过了18个年头。

经适房两头不沾,真正的穷人买不起,收入较高者没资格买,更重要的是,在经适房分配过程中存在大量弄虚作假、权力自肥以及利益输送现象。

事实上,经适房领域一直是郑州市的腐败重灾区。据新华社报道,仅2011年,郑州市纪委就查处了10多起经济适用房腐败案件。党政纪立案14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涉案金额1.1亿多元,收缴违纪违法资金5200多万元。郑州“房妹”事件中,二七区房管局两名工作人员违规通过李淑萍取得27套经适房房源。

除此之外,提供虚假证明、伪造资格情况不断,也让经适房的分配、后期管理成为郑州市民吐槽的焦点,“开宝马住经适房”不断见诸报端。

郑州经适房面临的问题,国内的其他城市同样存在。如武汉发生“六连号”事件,北京、重庆也出现过大量经适房违规出租。房产专家认为经适房频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能提权的经适房与商品房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带来巨大的权力寻租和牟利空间,给某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以郑州为例,郑州经济适用房从“无人问津”到“井喷”,正是因为郑州经适房和商品房的价格差从2001年的200多元上涨到2009年的2000多元。被用来违规出租或缴纳少量“转商”费用后出售,一转手往往就是数十万元的利润,等于把政府补贴的经适房和商品房的价格差这一公共资源转变为了个人收入。

多地住房保障体系全面改“租”

对于保障房该不该包括经适房,一直是争议较大的问题,有人认为取消经适房因噎废食,有人则认为当断则断。尽管该不该取消经适房在理论层面仍然争执不休,但在实践层面,很多地方政府已经选择减少、停建经适房。

早在2008年年底,湖南省长沙市房管局就曾提出原则上不再新建经适房。2009年年初江苏省常州市也宣布市区不再新建经适房。

2012年3月,《广东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方案》提出,除已批准立项的项目外,暂停新建经适房,将其供应对象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随后,江西省也于4月《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要从2012年开始停止新建经适房和限价房,公租房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点。2012年8月,河南省成为全国第三个明确表示停止建设经济适用房的省市。

“三房合一”模式实行后,已经获得经适房购买资格的家庭,仍能正常轮候经适房,直至全部轮候结束。对于已经获得廉租房租住资格的家庭,郑州市安排其在原租金不提高的情况下,直接入住公租房,差额租金由财政补贴。

资深房地产研究专家陈国强表示,很多城市已经明确了未来保障房的主要形式是以公租房和廉租房为主,经适房退出是早晚的事。曾参与起草住房保障法的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洪亮表示,“以租为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平分配。如果全改成租赁的,寻租空间小了,寻租的动力、获取利益的动力就没有了,分配不公才会越来越少。”

上一篇:书评 一根萝卜如何改变世界 下一篇:IT巨头的下一个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