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本期主题:暑假,到乡村去

时间:2022-09-28 05:01:20

圆桌 本期主题:暑假,到乡村去

背景: 为给学生减负,还孩子们快乐纯粹的假期生活,教育部在暑假前夕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校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要创新作业形式,适当减少书面作业,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生活。

编者: 7月7日凌晨,34名浙江籍赴美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师生在美国旧金山机场遭遇坠机事故,2名高中女生遇难。一时间,高中生出国游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对于暑期游学,多数家长“重海外轻国内”的观点,很多专家并不赞同。专家建议,中小学生暑期“游学”,了解大千世界,不能缺了“了解国情”这一课。

记忆中的乡村暑假

暑假,城市里的孩童要么奔走在各种学习培训班,要么被关在家里玩电脑、看动画片,长长的假期就这样打发掉了,暑假成了孩子们难熬的“苦夏”,这和我小时候期待的暑假是不一样的。

我是个农村娃,从小生活在农村,记忆中的暑假没有动画片,但却是愉快的。吃过午饭,村里的小伙伴们便呼朋引伴聚在一起,变着花样地玩耍。沟渠边,倒映着我们捉鱼戏水的身影;树荫下,留下了我们唧唧喳喳的欢笑;竹林里,印满了我们嬉戏打闹的足迹。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攀上邻家的橘树,摘了几个青涩的橘子来尝鲜,当剥去厚厚的皮,把橘瓣送进嘴时,那股酸味让我至今难忘。橘子虽酸,但暑假的日子却是有滋有味的。

除了玩,我和小伙伴们还会一起到河滩草地放牛。骑在牛背上,怡然自得。十几头牛列队走在河滩上,犹如古代战场上的方阵,那场面相当壮观……夕阳西下,黄昏渐近,牧童归来,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快乐的微笑。

夜幕降临,月上树梢,蟋蟀低鸣,流萤纷飞。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围坐在大树下乘凉闲聊,我们小孩子则躺在草席上,听着那些不知听了多少遍的故事,在一阵阵蒲扇送来的清风中悄然入梦……

儿时的乡村暑假生活,虽然清苦,但它却是释放童真的乐土。

呼唤到大自然中去游学

游学,为什么不能先国内再国外?为什么不让孩子到农村体验大自然?

我曾在日本留学多年,在日本,有3000多所自然学校设在乡村,为孩子或成人提供各种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去过一个自然学校,那里的老师带我们去森林中认识各种植物,采摘可以食用的菌菇,晚上会住在林中的小木屋里。

日本的自然学校有专业的指导员和项目运作人员,常年实施各种以体验自然和环境学习为主题的项目。由社区、企业、NGO等牵头组织,任何人都能参加。

除此,日本的学校也很重视劳动实践。我的孩子在日本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给每个班级开辟了一块10平方米左右的菜地,可以种番茄、黄瓜等蔬果。孩子每个周末去浇浇水、松松土,等到收获时会分到一个小番茄或一棵小青菜,孩子非常开心。

回国后,我问身边的家长要是有这样的活动愿不愿意参加,大多家长反应“乡村游学,花费不多,既能解决暑期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又能让孩子在自然中体验生活,何乐而不为?”

但是我发现旅行社没有这样的游学项目,少年宫的各种培训班很多,但却没有类似“体验自然”的课程,也没有可以体验乡村生活的夏令营。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学校上,但学校不愿意在暑假再把学生组织起来。乡村游学的计划,就这样流产了。

到农村去体验生活

这个暑假,我去农村体验生活,帮农民做农活,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在地里干活,除草、摘桃子、播种等,我的第一体验是,手疼,除草要用手,摘桃子也要用手,而且用力要恰到好处,比如摘桃子,如果指尖用力太大就容易把较熟的桃子给弄烂,桃子上有毛,粘在手上处理不当,手还会红肿;种蔬菜,播种前要先松土,就要用到锄头,锄头的重量可是不轻的,一会儿下来,手就磨红了磨破了,晚上回去,手像被烧灼一样地痛,饭碗都端不住。我的第二个体验是热,在地里干活,太阳在头顶上,汗珠像雨点一样下来,擦都来不及,而农民在太阳底下,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我真做不到他们那样。

我在农村体验生活只是短短的几天,却让我有了很多感受。以前我总是抱怨生活学习压力大,但现在不会了,和农民的辛苦比,我的这些压力算什么呢?我知足了。如果你对生活感到不满,我建议也去农村尝试着锻炼一下,或许你会像我一样,得到不错的经验。

上一篇: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冯俊科:书屋发展在于三个... 下一篇:对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