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实施中不能忽视的一课

时间:2022-10-15 04:39:07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教育革命。它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在这场汹涌澎湃的课程改革洪流中,班主任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呢?笔者最近在与同事和家长交流时产生了一点想法。

个案背景:

在和我校一些老班主任们交谈的过程中,我留意了这么一个现象:学生毕业后能给老师写信问候的,在街上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的,大都是成绩不起眼的,甚至是成绩很差的学生。而许多在学校被老师倍加关照视为重点培养的对象的所谓“尖子生们”,毕业后的表现往往让老师感到尴尬和寒心。

开家长会或平时与家长交谈时,总是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孩子要什么我给什么,吃的、玩的、穿的都是最好的,我只要求他把成绩搞好就行了。结果呢,不仅成绩没搞好,还动不动发脾气。

个案分析:

其实教师与家长反映的情况并不偶然。

在学校,中学生失礼,甚至无礼之处并不鲜见。遇见师长不打招呼,径直而去已属寻常;因某事被老师责怪、批评而高声抢白,怒目相向者亦多;同学之间脏言秽语,动辄拳脚相加者有之。在家庭,学生不尊重家长,尤其是男生顶撞母亲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了。现在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付出的代价很大,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更有甚者。

教师感慨,家长无奈,这难道是智力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是情商教育不到位。

情商是什么呢?情商是一个近几年才提出来相对智商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的非智力活动的重要指标。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一个有远见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关心孩子的智商教育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情商教育。班主任要把对学生的情商教育贯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一、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明白饱经风霜、遭遇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有作为。我每周通过周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把学生反映的心理问题进行分类,根据学生心理的思想实际,及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我们教室的后墙上挂了一副标语“你今天收获了多少”,我要求学生每日睡前自问。为什么要挂这样一副标语呢?原因是当前不少中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给学生灌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不是常立志,而是立常志。

二、培养学生宽容的心境和互助的精神

人具有群属性,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在社会上,要生活就必有交往。中学生往往个性很强,喜欢一切从自我出发,对别人不同的性格、意见、态度难以容忍,以致自我封闭,缺少合作精神,或者动辄相互攻击。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问题,把握机会,利用班会课、个别谈话等形式,灌输“有容乃大”、“宽以待人”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合作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是当今和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宽容心境和合作精神的人,才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他人团结协作,共同把事情做好。

三、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

情绪每个人都有,所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首先是引导学生抱平常心,做平常人。指导他们对自己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凡事尽最大的努力和作最坏的打算,太苛求易失望。其次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控。教育他们面对成败得失都要处之泰然,真正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满招损,谦受益”等哲语的道理。再次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解脱,帮助学生调控心理情绪,使学生胜不骄,败不馁,乱不惊,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转移不良情绪,舒缓心理压力,真正从过度的悲喜中解脱出来。总之,要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人生的道路上永不言败。

四、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美德和感恩的精神

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之说。一个人有再大的本事,也不能忘记养他的父母,教育他的师长,以及所有帮助过他的人。但现在这些传统美德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上面举的事例绝不是个别现象。如果我们教育出的学生只是成绩好,其他一无是处,那只能算是失败的教育。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引导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

1.教育学生尊敬父母

在和学生接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竟然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因此我向学生提出,尊敬父母的第一步是要了解父母,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和经历,只有深入地了解父母,才能体会到父母的含辛茹苦,体会到父母这辈子的不容易,也才能更懂得去尊敬父母。

2.教育学生尊敬老师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男儿膝下有黄金,但有五种情况是要拜的,“天地君亲师”,拜天,拜地,拜君,拜亲,拜师。现在不要说拜了,见面打个招呼就不错了。班主任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纠正其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不良品行,让学生从最起码的做起,遇到老师主动问候,进老师办公室要报告等等,这都是小事情,却反映素质问题。

五、班主任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垂范作用

最后一点尤其重要,对于教师而言,最好的教育是现身教育。因此我们时刻要注意自身的垂范作用,我们要有爱心,要学会自我调控,学会宽容等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稚气未脱的学生,犯错误是常有的事,作为班主任,要能容忍学生犯错误,不要一棍子敲死学生。而要学会倾听学生,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积极地与学生的想法共舞。

我们学校的办学目标是“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我理解这种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这种成功是一种高层次的成功。因此,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生活的能力等等。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也许学的知识会有所忘记,但是一旦拥有了稳定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学习生活能力,将受益一生。

上一篇:浅析初中思想品德中的快乐教学 下一篇:以实践探究课“茶文化”为支点发展特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