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逆境应对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时间:2022-10-15 04:29:40

大学生逆境应对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而竞争与挑战所带来的"逆境"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增多。无形的压力时刻伴随在人们周围。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挫折的调适能力不强,其主要表现在思想上失导、发育上失衡、情绪上失控、学习上失趣、交往上失度,因此必须帮助大学生正视挫折、缓解压力、优化环境、修正目标、磨练意志,有效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和战胜逆境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笔者旨在回顾与分析国内外大学生逆境应对能力影响因素,以为促建大学生逆商教育提供参考。

1逆境应对能力的相关概念界定

逆境应对能力即逆商,AQ(逆境商数)[1]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最新的智能及应用工具,保罗·史托兹博士自从1987年在美国成立PEAK学习公司,便致力推动及研究AQ理论。AQ理论是他经过20多年研究,根据数十位顶尖学者划时代研究和全球1500项调查为基础后提出的实用方法,用以全面改进人类面对逆境时的反应能力,从而增进个人和事业生涯的整体效率。逆商的核心是意志力,保罗o史托兹认为人生的成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逆境商。把AQ值的高低作为衡量某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忍受逆境、战胜逆境的素质标准。AQ分为4个维度[2]:C、O、R、E,即控制感,起因和责任归属感,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简称CORE(核心法则)。

"C"(控制感):控制感是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信念控制能力。面对逆境或挫折时,控制感弱的人只会逆来顺受,信天由命;而控制感强的人则会凭借一己之力能动地改变所处环境,相信人定胜天。

"O&O"(起因和责任归属):造成我们陷入逆境的起因大致可以分成2类:

①内因:因为自己的疏忽、无能、未尽全力、亦或宿命论。往往表现为过度自责,意志消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②外因:合作伙伴配合不利、时机尚未成熟、或者外界不可抗力。

"R"(影响范围):是指逆境中的负面影响范围。高逆商者,往往能够将在某一范围内陷入逆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仅限于这一范围,并能够将其负面影响程度降至最小。

"E"(持续时间):逆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既有影响范围问题,又有影响时间问题。对于低逆商者,他们往往会认为逆境会长时间持续,所发生的一切也正如他们所想那样。反之,高逆商者则会认为逆境很快会过去,通过努力事情会发生改变。

2逆境应对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2.1在研究方面,西方学者针对不同人群的进行了较多研究,她们往往更侧重于实际研究和数据分析来揭示逆商水平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不同个体、群体之间的逆商水平及哪些客观因素影响人的逆商水平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2.1.1对于不同人群逆商水平的研究 Abejo通过对58.94%的来自圣约瑟书院教员进行逆商水平测试,结果表明在男女教员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老教员逆商水平更高。Vlliaver[3]通过对105名来自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女教师进行逆商研究,结果表明公私立学校的女老师逆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Markman Gideon对199名专利发明人的逆商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造新事物的技术发明人和只为部门工作的技术人员,他们的逆商水平有所差别。

2.1.2对于影响逆商水平客观因素的研究 Rochelle D'Souza[4]对学生在校表现和学校风气对学生逆商水平的影响,通过对3所学校600名学生进行研究,运用学生表现问卷、ARP问卷、组织氛围量表进行测量,经统计数据表明不同学校之间的学校表现与学校风气之间没有显著差异。Williams对校长在教育中对逆境的反应与他对学生获得成就影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5],主要通过访谈校长和老师、学生测验标准分数和APR问卷进行的,结果发现在学校具有较高成就的学生其校长也具有较高的逆商水平。

此外,还有研究归个人的归因风格和逆商之间的关系,Steinberg研究体育教师和教练如何在通过鼓励学生采用积极的归因方式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克服逆境。那种积极的归因方式包括个人归因风格的维度,归因风格的类型,在每个归因方式中失败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2.2在我国,关于逆商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很多,但内容相对西方比较单一 从整体的角度上看,刘卫平[6]运用逆商测量量表和耐力冲击测验,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专生进行AQ的测量,结果表明学生在逆境的心理素质明显偏低。翟怀远[7]等人则在逆境商的基础原理和某高校"校园逆境事件访谈调查"运用逆境商量表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校大学生群体的逆境商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和年级等都会结果产生影响。

2.2.1客观因素对于逆商的影响 戴玉琴[8]等人通过对302名本科护生发放逆境商量表和满意度量表,统计数据得出,本科护生逆境商总分处于中等水平,表明本科护生易产生挫折感,原因可能是因其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缺乏逆境的磨练,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致使他们逆境商整体水平不高,其中归因因子得分最高,这可能与本科护生绝大多数是女生,会把逆境归因于自己,更容易产生过多的具有破坏性的自责;控制得分最低,提示本科护生应对逆境时意志不坚定,与女性情感脆弱,易情绪化,易随逆境事件规模的大小发生变化有关。周峰、李芳成[9]等人则通过随机抽取安徽省某高校大学生200人进行发放问卷,得出大学生逆境商的总体水平较好,但仍有3%的学生在控制和延伸因子上处于低水平;通过进一步的差异检验得到:不同年级的学生及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逆境商数的总体及各因子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男女生在控制因子上及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在忍耐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2.2.2外部因素对逆商的影响 马跃、陈长香[10]等人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唐山市3所高校在校本科生431人,采用路西量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方式为开放式的占43.9%,且学生得分偏高,有统计学意义;经常受到表扬和人际关系融洽学生分值偏高,且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对就业乐观者比非乐观者得分偏高,有统计学意义。黄心华则认为逆商培养的难点在于教育体制中的弊端 、激烈的社会竞争 、失衡的社会结构等。

2.2.3心理因素对逆商的影响 田茜[11]等人通过对285名护理大专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逆商量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大专生对逆境的控制能力不高,其随逆境事件规模大小而发生变化;护理大专生不能够对逆境原因深入客观分析,且易推脱问题责任;护理大专生在自身心理脆弱或承受能力较差时,易将逆境的影响范围扩大;护理大专生虽在面对轻中度挑战时尚能保持信心,但在面对重大挫折时,自我感知到的逆境持续时间就会增长。

此外,心理干预也会对逆商产生影响,刘乾惠[12]等人对新进护士的逆商也进行了研究。采用了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50个新进护士进行研究。先通过情境教学,角色扮演,虚拟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体验不同的角色所面对的具体场景和心理状态,并相互协调配合,不断交流讨论,探讨如何才能以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面对困难与挫折。接下来对于AQ 低者,聘请心理学专家作定期心理干预,疏导不良心理反应。并且巩固护理专业思想教育,通过评选"星级护士",增强其职业自豪感。帮助她们做好职业规划,设置科学合理的阶段目标,提高成就动机以增进AQ。结果表明培训前后,逆商明显发生变化,培训后明显AQ分数高于培训前。何梅[13]对某大学四年级29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路西量表,具体方法为通过记日记的方法,记录每天强烈的积极体验、感恩记录和回忆美好时光,帮助他们构建快乐有意义的生活,增进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干预前后都用路西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表明进行积极干预后,学生的逆商数明显上升。

3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可能

①我国针对大学生逆商的关注度还不够多,研究范围狭窄,主要还是集中在体育教学上,没有创新性;②在我国针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主要还在理论层面上,缺乏实证研究,因而对大学生逆商现状了解还不够全面;③对于逆商影响因素来说,都只是停留在一些客观或者外部的原因,很少涉及一些个人能动性或是内归因的一些原因,研究的层次和深度不够;④我国高校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逆商教育的对策,只是零星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学尝试,不具有系统性和普及性。

4结论

逆商是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国内外现在对此都关注度比较高,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对此展开研究。但是从发表过的文献上看,我国的相关研究多停留在现状和一些客观、外部的影响因素来研究,因此,建议把对大学生逆商的研究多转向一些内归因方面,比如个人动机,激励因素或是心理因素等;还可以通过比较多种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案,以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逆商。同时,我国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逆商的教育,将逆商教育系统化、普及化。

参考文献:

[1]保罗·史托兹.AQ逆境商数[M].姜冀松,译.天津人民出版杜,1998:8.

[2]李炳全,陈灿锐.逆境商量表在中国606名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8):605-607.

[3]Villaver, E. Adversity Quotient levels of Female Grade School Teachers of a Public and a Private School[EB/OL],2008.

[4]Rochelle D'souza, Adversity quotient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relation to their school performance and the school climate[EB/OL].2008-06

[5]Williams, M.W. The relationship principle to adversit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EB/OL] ,2008,6

[6]刘卫平.535名高护生逆境智商的调查与培养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2006,19(3):93-94.

[7]翟怀远,宋守信,张颖.基ARP大学生群体逆境商的调查及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9:72-74.

[8]戴玉琴,段功香,申海艳,等.本科护生逆境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16-718.

[9]周峰,李芳成,丁彩玲,等.当代大学生的逆境商数及培养对策研究[J].金山,2012,8:54-56.

[10]马跃,陈长香 ,张妍娜, 等.影响大学生逆商的外部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38-239.

[11]田茜,范秀珍,孟珠,等.护理大专生应对逆境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502-504.

[12]刘乾惠,刁晓兰,龚嘉惠.挫折能力培训在提高新毕业护士逆境商中的作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3):57-59.

[13]何梅.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逆商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9):852.

上一篇:临床带教实习护士的心得 下一篇: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