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生态环境质量整治实施意见

时间:2022-10-15 04:03:21

环保局生态环境质量整治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意见》精神,现就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质量第一,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主线,以质量效益为核心,抢占城市竞争发展制高点,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夯实质量工作基础,积极构建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质量工作体系,切实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作为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根本宗旨。

2.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的原则。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质量责任,加快技术进步,推进自主创新。通过制定鼓励和扶持政策,为全面提高质量水平营造良好环境。

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把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质量问题、全面增强*市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努力提高社会整体质量水平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4.全民动员、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共筑质量大堤、共享和谐生活”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目标

(一)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到2010年,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农产品、食品、药品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主要工业产品90%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国家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5%以上;主要工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争创25个中国名牌产品和200个省名牌产品,拥有15个中国驰名商标和230个省着名商标;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0个,争创20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名牌;主要工业产品的能耗、物耗、水耗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扩大出口免检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居全国前列,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排序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前5名。

(二)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实现服务质量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逐步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层次和质量管理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到2010年,在交通、邮政、通信、商贸、旅游、卫生、金融、保险、会展、中介、物流、房地产等行业全面推行标准化服务,争取建立3个国家级、10个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使全市服务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争创25个国家和省级服务名牌。

(三)不断加强工程质量。完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环节上严格实施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终身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重的原则,以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为基础,积极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到2010年,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50%,争创鲁班奖建设工程3个以上。

(四)优化改善环境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监管体制,建立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能耗标准、节水标准、节地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解决能源环境质量问题,全面改善城市与农村的环境质量,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污染物减排标准,实施清洁生产。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比20*年降低22%和14.5%,主要污染物SO2、COD排放量比20*年削减12%和18%。

三、工作重点

(一)大力开展源头质量监管。一是综合运用生产许可、强制认证、注册备案等手段,严把市场准入关,进一步提高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产品的生产许可条件和市场准入门槛。二是建立严密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加强对食品、药品、农产品等质量安全的监管。食品要着重加强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药品要着重加强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切实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农产品要着重加强产地环境和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及包装、贮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工业产品要着重加强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和产品出厂等环节的控制。三是加强进出口检验检疫,大力规范出口市场秩序,严格依法检验,严厉打击出口商品逃漏检行为和非法出口。

(二)突出发挥名牌战略的带动作用。按照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从指导思想、体制机制、规划导向和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做好名牌创建的规划和培育工作,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能级,创建一批行业先进、服务领先的名牌集群,实现名牌由少到多的转变。要积极为名牌企业落户、研发、生产、积聚和扩展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知名品牌企业来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名牌创建工作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名牌产品评审委员会的作用,有效整合资源,力争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等产业,培育和创建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名牌。

(三)加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共资源的整合,建立完善技术标准、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和检测服务平台。加强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建立标准化组织管理体系,推进人才、专利、技术标准的协调共进,探索形成自主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标准研制推进高端研发、标准应用促进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加强技术标准的应用和研制,大力开展以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为主的工业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支持企业参与和制定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准。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国际接轨的方针,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水平,提高标准化在企业效益增长中的贡献率。

(四)强化生态环境质量整治。进一步细化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实施总量控制定期考核和公布制度,确保全市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量,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逐年削减,促进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切实加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土壤等重点污染防治,加大对重化工工业区的环保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实施重要生态功能区恢复重建,逐步调整不符合生态功能保护要求的用地。以饮用水源保护、污水治理、垃圾处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中小企业环境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

(五)加强质量技术服务工作。

1.以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强全市检验资源的配置。加快计量测试、质量检验和标准化服务等3个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资源集聚、效应显着、专业优势明显、服务功能完备和信息化程度高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打造*市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检验基地。对重大质量攻关项目,在立项、规划和用地等方面予以支持。对获得省级以上资质的检验检测中心、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要参照《*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2.进一步加强计量检测体系建设,提高计量保证能力。积极引导、鼓励和帮助企业按照国际标准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建立计量检测体系,切实提高计量保证能力;全面实施能源计量保障工程,提高计量工作在能源统计和审计、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中的作用;推进民生计量放心工程,发挥计量工作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加快建设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完善新产品开发、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渠道,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改造落后装备和工艺,完善技术保障手段,加快全市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能级换代步伐,切实解决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从根本上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强持久性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4.建立和完善质量中介服务体系。按照市场规则,积极培育质量咨询管理、认证认可、品牌策划等质量中介市场,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规范中介组织行为,不断增强中介组织的服务能力。

(六)强化质量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组织企业开展质量攻关,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围绕重点产品开展质量振兴攻关计划,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精心组织质量攻关和群众性质量控制活动,切实解决一批重点产品和项目的关键质量技术问题,加快产品升级换代。进一步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质量工程师、注册计量师、设备监理师资格考试制度。加快培养标准、计量、质量等专业人才,有重点地引进和培养一批在行业中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和储备,通过建立质量人才的引进、交流、晋级等机制,构建质量人才高地,把优秀人才集聚到质量工作中来,提升全市质量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加快培养具有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鼓励企业家参加各类高级管理培训班学习,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自主创牌中的核心作用。

(七)大力加强质量平安建设。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质量和品牌的乱评比活动和虚假广告。重点查处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以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为重点,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和宣传教育。积极发挥各类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自律。把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作为衡量诚信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诚信档案。对守法经营、质量过硬的企业要加强宣传,提供优质、便利服务;对管理薄弱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和巡查力度;对制假售假的企业,要依法处理,并向社会曝光。大力普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质量意识和防假辨假能力;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八)集中力量搞好专项整治。各监管部门要统一行动,重拳出击,形成强大声势,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食品为重点的质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对达不到质量安全卫生基本条件的要限期整改。严厉查处使用非食品物质和回收食品作原料、滥用添加剂等行为。同时,鼓励大企业帮助小企业、小作坊提高生产水平,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和食品放心乡镇、食品放心社区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已成立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质量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把质量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深入开展质量兴企、质量兴业、质量兴县(市)、区活动。各级各部门都要将质量兴市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管理职责,落实政府质量工作责任制,在引导、协调、监督、服务等方面为质量兴市创造良好条件。要落实企业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确保其生产、销售的产品符合法定要求,对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安全负责。

(二)强化考核监督。市政府对质量兴市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定质量兴市考核指标,由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按年度组织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各县(市)、区政府和部门考核体系,并定期向全市通报。根据考核结果,对质量兴市做出突出贡献的县(市)、区政府进行表彰。

(三)加大质量工作投入。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具备国家级资质的质检中心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组织重点质量问题攻关和质量改进等工作给予支持。积极引导企业增加投入,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四)落实扶持奖励政策。完善质量奖励制度,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省着名商标的企业及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修)订的企业按照《*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及国家免检产品要优先列入各级政府采购目录。将省名牌产品、着名商标纳入有关部门优先培育范围,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行列。鼓励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加大对名牌产品、驰名、着名商标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

(五)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决策、执行、监督3个体系,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上办公,健全行政问责制,强化行政监察,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建设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服务型政府。

(六)加强质量宣传工作。要加大对质量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畅通公众质量投诉渠道,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参与质量、人人监督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上一篇:施工进度项目管理论文 下一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