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10-15 03:20:00

论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讨论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实施相关手术的患者200例,根据患者自愿,在切口缝合时选择的生物性可吸收缝线或普通缝线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142例和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发生感染的几率,患者满意度,随访6个月,比较切口平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发生感染少,患者满意度高,切口平复效果好,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应用中,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对身体的伤害小,平复率高,经济实用,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妇产科;普通缝线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是利用生物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糅合为一体[1],研发制成的手术切口缝合用线,其与人体组织的融合度高,在不同温度下的伸缩牵拉等变化小,机械性能稳定,在临床首先应用于外科手术,尤其是妇科手术应用较多,术后不用拆线处理,减少患者的痛苦,切口瘢痕小,患者满意度高,现将相关临床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2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实施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2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3-35岁,平均年龄28.1±2.5岁;包括剖宫产术86例,子宫肌瘤切除术21例,卵巢囊肿切除术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0-37岁,平均年龄26.4±2.1岁;包括剖宫产术41例,子宫肌瘤切除术7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相同,即相同消毒方法、麻醉方式、手术方法、切口位置等,对照组在手术完成后用普通缝线缝合;观察组在手术完成后,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进行锁扣式密闭缝合,缝线型号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皮下脂肪的厚度选择,缝后不打结,仅将线尾拉紧。缝合时注意松紧适宜,不留任何死腔遗漏[2]。

1.3观察要点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发生感染的几率,切口平复情况和患者满意度。

1.4切口愈合标准将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分为:优秀:切口愈合良好,平整美观,无明显褶皱瘢痕,患者满意度高;良好:切口愈合尚佳,比较平整但欠美观,无明显瘢痕,患者比较满意;中等:切口愈合一般,欠平整美观,患者满意度一般;差:切口愈合不好,有明显瘢痕褶皱影响美观,患者不满意。总有效率=优秀率+良好率+中等率。

1.5统计学方法将计数资料用%表示,将计量资料用均数±表示,方差用 χ±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当P

2结果

2.1切口愈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缝合后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见表1。

2.2观察指标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发生感染的几率,切口平复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见表2。

3讨论

自从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应用以后,临床的使用率占90%以上,受到多数患者的欢迎,并且因为缝线的物理特性,应用比传统缝线方便、易操作,也受到医生的喜爱。本次临床应用对比的200例病例中,发现在讲清两种用线的优劣后,患者选择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的有142例,占71%,有绝对优势,说明此线的使用已深入民心。总结相关资料,分析两种缝合用线的优缺点如下: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的优点:由利用生物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制成,产量大,型号多,能满足不同类型手术切口缝合的需要;与人体组织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即容易吸收,应用后能长时间保持强度,并在切口部位的组织和细胞完全贴合后降解吸收,无明显异常的热源反应和抗原过敏情况,使用后无毒副作用[3],在进行资料统计和查阅相关文献中,未发现相关过敏的报告;物理特性好,性能稳定,无论温度、湿度等变化,强度、弹性和柔韧性均无明显影响,容易牵拉,所以在妇产科应用中,在剖宫产、会阴切开术、子宫切除等多个术式中均可应用,应用范围广;手感好,结实,软厚,柔顺、均匀,表面有油涂层,无滞涩,能顺利穿过需封闭的组织,并保持良好的张力,切口撕裂绽开的几率低。缺点:在缝合时要注意将切口部位完全缝合,不能有遗漏部分和死腔,否则容易因关闭不严产生不良反应;缝线的牵拉松紧适宜[4],太紧容易造成表面皮肤的褶皱,愈合后凹凸不平,影响美观,太松容易脱漏,封闭不严进入空气造成感染,所以,在比较肥胖、皮肤表面张力高于正常2倍或以上的患者要谨慎应用;缝线结束不易打结,容易滑脱,为关闭严密,一般多打结,但预后打结处容易被脂肪或组织物包裹形成的硬结,容易感染,也影响美观;对术后的消毒操作要求更严格,敷料如有污染要及时更换,每天用碘伏为切口消毒,包扎。

传统缝线的优点:缝合过程不需全程缝合,可进行间断式或续断式缝合,更适合肥胖皮下脂肪层厚的患者;缺点:术后要进行拆线处理,为患者带来紧张感,并有疼痛,一些患者不堪忍受,这也是促使更多人选择可吸收缝线的原因。

综上,加强对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的研制,生产更多型号的,对身体的伤害小,平复率高,经济实用,可以适合各种人群的缝线,便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丽萍,程桂平,张晋.可吸收缝合线体外降解及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4):6417-6420.

[2]农玲红.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3):63-64.

[3]胡颖兰.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8):129-130.

[4]于波,何玲.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8):7209-7212.

上一篇: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的常见原因与防范 下一篇:105例呼吸科门诊老年男性COPD患者营养状态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