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5 02:51:48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研究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怎样的措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目的,对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问题。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主要就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助益。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82-01

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学方针的不可以缺少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新课程不断的发展,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起来。体育教学的有效修性主要通过是体育课后教学质量的反馈、身体素质提升、心理健康以及运动机能等方面提高成为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最终体现。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者主要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进行了论述,现总结如下: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保证小学体育教学顺利开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出了教学行为准则和要求,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具有指导和导向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的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课前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精心的准备,合理的制定和学生切身实际相适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减少教学过程中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切实提高教学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好课前导入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设计一些精彩的内容,在教学之前是通过合理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教学之前可以进行动手锻炼,让学生练习之后,在进入到课堂教学,这样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进行一些跑、跳、攀、爬等综合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语言形象化,用具体的事物举例导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将学生逐渐引入到实际的教学情景中,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将游戏融入到教学环节中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游戏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涉及到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及生动活泼的内容,在教学过程最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和年龄特点,灵活融入进游戏教学,在实践活动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准备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从而达到体育热身的目的,从而全面保证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体育活动中。例如,在练习球类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球,拍球作为竞争的游戏,让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充满了欢声笑语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心的学习,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3.举办班级体育竞赛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好胜心是他们这个时期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争强好胜,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渴望得到成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十分喜欢具有竞争性质的活动。而体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竞争性,十分符合这个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班级的学生,制定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通过这种竞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有着很强的激励作用,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保证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三、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师生活动的良性关系

1.师生互动,调节情感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敞开心扉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尤其是对于在体育练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加强交流和关心,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多帮助学生,让学生逐渐的信任你喜欢你,从而转变为尊敬你,这样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喜欢你的课程,消除学生学习体育的消极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教学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全面尊重就学生的自尊心,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保证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良好的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推动力。不管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在当学生对某一个学科产生兴趣之后,就会促进学生对该学科学习产生巨大的驱动力,这个驱动力就会促进学生去积极的探索。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体育技能的教学应该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设备和教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自觉的将学习到体育运动技能运用到体育锻炼中。例如,在耐力长跑训练过程中,训练的方式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不太喜欢。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的练习,通过教师指令做各种动作,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不在那么的枯燥乏味。

结语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这样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在小学体育课堂的指导作用,从而全面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喜宏.小学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分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3(14)

[2]陈玉兰.让小学体育课堂充满活力――浅谈如何让音乐在体育课堂中发挥灵魂作用[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24)

[3]段陈涛.抓住小学体育教育特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18)

[4]刘东渝,卢永雪,蒋利明. 阿坝州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 新西部(下半月). 2007(08)

[5]张玉英.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芜湖县农村小学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 2009(09)

[6]杜明来.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方式转变的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04)

上一篇: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下一篇: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