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子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探讨

时间:2022-10-15 12:28:55

对女子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探讨

一、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1、思想上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教练员和运动员对预防运动创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或麻痹大意有关,没有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会导致发生运动损伤。如在今年4月份,我校举重运动员尹利娜在练习抓举时,由于天气寒冷。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在抓举75kg时,下蹲支撑用力过猛,75kg对她来说不算重,但由于杠铃向后的速度快,她用小臂往回拉了一下,所以造成左肘关节骨折,致使停训时间达3个月之久,对于这次损伤其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的强度安排不当,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功能活动的规律。

3、技术上的错误

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的力学原理而造成创伤。如在举重抓举训练中,当提肘甩臂动作完成后,杠铃已举过头顶,两臂已伸直,正确的技术是杠铃上升路线应该是先贴身,后向上进行。但如果撑杠铃时,杠铃上升的惯性向后上方滑行,杠铃已经从运动员头项上方后移,此时应顺势将杠铃后撑,如果运动员坚持做锁肩动作,其肘关节非常容易脱臼。

4、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如在一次举重训练课中,上拉动作安排过多,每天都集中安排,宽拉、宽硬拉、窄拉、窄硬拉、垫人拉、垫铃拉等上拉动作,急于提高上拉力量,是必会造成腰部肌肉负荷过重,导致发生腰部肌肉拉伤,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5、身体功能和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时

例如:通常在8月份省青少年比赛后放假20天,当收假归队时,运动员各项力量指标已经下降,此时若冲击95%以上的强度时,则很容易受伤。还有许多组织方法不当,技术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欠缺,不良气候的影响等,都是可以造成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外界因素。

二、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1、应合理安排运动量。月计划:一般采用二周大一周小,该调量时,则须降低训练强度及总负荷量,如果一味盲目坚持大运动量,在运动量安排上没有训练节奏,等待运动员的不是提高成绩,而是受伤。

2、身体出现疲劳,体力下降时,不可以冲击极限强度。

3、遵循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等训练原则和训练规律。

4、在专业教练员指导下进行训练。

5、加强医务监督,定期进行身体机能测试。

三、建议

1、在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中加强预防和医务监督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社会体育活动的普及,参加体育锻炼和参加竞赛活动的人数日益增长,那么发生受伤的概率也会增加。由此而引发新的问题,就是由谁负责承担医疗费用,譬如在学校受伤总是要求索赔医疗费用,这是一个新的法律问题,也是我校经常发生的事件。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但如何维护锻炼者和体育单位的利益,建立公平的机制,应引起思考和重视。

2、在目前采取到保险公司为运动员投保,是可行和必要的。一旦发生运动损伤,由保险公司为其支付费用,可以减轻受伤者和体育院校的经济负担,有关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解决,责任明确,可避免发生经济纠纷。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践行创造教育思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