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迭部“道吾”供食节祭礼舞蹈初探

时间:2022-10-14 11:58:48

甘南迭部“道吾”供食节祭礼舞蹈初探

摘 要: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至今遗存着一种古老民间文化形态――藏语称“道吾”(意即供食节)。距今已有1250年之久。是现今唯一流传在迭部县境中部尼傲、旺藏、卡坝三村藏族群众中的一种藏族民间节日。“尕巴”舞“摆阵”舞是在“道吾”节日期间表演的民间敬神歌舞。舞蹈充分展示了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形态和审美意识,它综合了多种藏民族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当地群众继承至今的古老民间乐舞,对当今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将对“道吾”中祭祀乐舞的历史渊源、文化艺术特征、表演内容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道吾;“尕巴”舞;“摆阵”舞;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49-01

一、“道吾”供食节基本概况

“道吾”(意即供食节)。是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旺藏、尼傲一带盛行的一种藏族传统节日。在迭部已流传260多年历史。主要是祭祀神灵庆祝丰收而过的节日。在深秋季节,人们为了欢庆丰收祭祀神灵,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节日期间除了祭祀神灵之外还要跳“尕巴”舞、“摆阵”舞。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举行。是迭部藏族民间中一年一度的主要庆祝节日之一。关于“道吾”供食节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在当时,此节日流传于五大藏区,在1958年之前,也流传于迭部县所有村落。而现今,只流传于迭部县尼傲、卡坝、旺藏三个村。

二、“道吾”祭礼舞蹈的文化特征

信仰是人们对神圣世界的属性、组成及内动关系的表述。而仪式则是人们为他们面对的神圣世界而规制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准则。宗教史是通过人们对宇宙万物运作的认知解译和使其真实化,进而规制成一个能诱发(神圣性)情绪和动机的、既有影响力、感知力和延续力的符号体系,通过仪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凡俗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神圣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具有真实性的世界。

(1)群众性

舞蹈具有集体参与的特点,多半是以走村串乡,挨家挨户的表演形式为主。该舞男女老少都来观看,其间大家互对民歌,表演节目。

(2)娱乐性

舞蹈表演为男子扮演各种滑稽动作,或说笑杂耍,模拟动物。其中还有男扮女装演的抢婚哑剧。表演多运用夸张的语言道白和幽默风趣的表演动作使人开怀大笑,其中夫妻耕作,撒种子,驾犁拉套等表演动作表现了藏民族原始的农耕文化特征。“在很多地方,即使是最严肃的宗教祭祀活动之后都会以相对轻松地民间乐舞来结束。”这种现象似乎说明,在娱神驱鬼的同时也充满了自娱和娱人。

(3)象征性

在全民信教的地区,仪式性很强的的祭祀性舞蹈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们信仰的载体。“尕巴”舞在每年的供食节期间为庆祝收获和来年的丰收而跳的舞蹈。象征人民生活富足,对未来生活的祈福,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4)古老而神圣的祭山神、祭水神仪式

祭祀神灵和藏族远古时期的苯教文化有关。苯教是植根于雪域高原原始公社时期的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始。它起源于藏族先民对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等大自然的变化存在有着不可思议的神秘感,对于天灾、瘟疫、风雨、雷电等等现象不可理解,于是对自然万物产生了敬畏和崇拜心理,逐渐衍化成为宗教。

三、小结

仪式随着历史变迁而发生变化这是无法避免的,每一种现象与孕育它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背景都有着密切联系,决定现象的兴衰和发展变化,所以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整个地区文化圈的产物。而祭祀舞蹈作为具有祭祀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借助具体可视的人体动作,以鲜明生动的特殊意象,有效地将人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的愿望和文化精神形象的展现出来,故而成为祭祀的重要的手段。随着现代传媒的普及,“尕巴”舞的规模、参与人数越来越少,民间演出队纷纷解体,限制了它的传播,致使“尕巴”传播的文化空间日趋狭窄。现代文明的强力冲击,现代传媒的普及,老艺人的相继辞世,现在也很难找到能够完整演出“尕巴”舞的人,传承链已经频临断裂。为了这一民间藏族歌舞不面临失传的绝境,有关部门已经对其舞姿、唱词、唱腔、道具及音乐部分进行了挖掘整理。取材于无生物的造型艺术对高级民族所发生的意义仍可在低级部落间辨认出它的萌芽状态来;至于那活的造型艺术――舞蹈,其所具备的伟大社会势力,实在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现代的舞蹈不过是一种退步了的审美和社会遗物罢了。原始的舞蹈才是原始的审美感情的最直率、最完美、最有力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杨文才.多彩迭部.甘肃民族出版社.

[2]袁禾.舞蹈与传统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3]高慧芳.迭部藏族地区传统节日“道”及其节日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24卷,第三期.

上一篇:日语中的省略表达刍议 下一篇:当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及其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