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现状与策略建构

时间:2022-10-22 08:07:59

论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现状与策略建构

摘 要:伴随着我国电视媒体事业的发展,纪录片也呈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纪录片拍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在构建产业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和缺陷,影响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构建步伐。基于此,本文将对当前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几点有效的构建纪录片产业链的策略。

关键词:纪录片;产业链;策略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26-01

一、当前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现状

(一)产业链的完整性不足

纪录片的产业链构成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市场调研、内容制作、成本控制和包装品牌等等,这些内容公共作用之下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纪录片产业链。而之所以说我国的纪录片产业链完整性不足,就是因为在这些构成部分中出现了很多制约因素,甚至还缺失了很多重要的环节,使产业链出现了断条的现象。

首先,由于受到资金和体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的记录片拍摄难以实现跨区域的经营,造成产业链的规模小,并且各个地区之间的产业链衔接相当不紧密,断条现象相当严重,限制了地区产业链的发展和构建。

其次,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纪录片拍摄在利润回收方面是比较脆弱的,使纪录片拍摄的供给资金不足,难以支撑纪录片产业的发展,通常以中小型的纪录片拍摄运营模式为主,这就导致我国的纪录片事业发展步伐在地区和各个环节中受限。

(二)体制老化,创新能力较弱

在纪录片的拍摄和产业链的构建中,国家充当着指引方向、把握基调的重要角色,但是,当前我国的纪录片事业发展中却没有完善的拍摄体制来作为保障和支持,使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方面比较单一,缺乏创新。这不仅造成纪录片的质量缺陷,难以满足受众的需要的现实状况,同时也使资金的回流成为制约纪录片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缺乏专业人才

当前我国的纪录片拍摄和制作工作,通常是以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而纪录片的拍摄工作要求是极高的,只有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才能保证拍摄出质量较高的纪录片,而这些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对各个环节和设备的运用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缺陷,难以拍摄出质量优秀的纪录片,限制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形成。

二、构建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纪录片拍摄体制

紧靠市场的调节作用,我国的纪录片是难以实现繁荣的,因而必须要国家进行宏观的调控,并制定出全面的产业发展体制,为纪录片的拍摄和纪录片产业链的构建指引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纪录片拍摄事业不断朝着更加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因此,为促进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应该建立健全的纪录片拍摄体制,并且国家还应该加大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对纪录片产业的支持,为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二)吸纳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人才是推动我国纪录片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不断引进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较强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够为我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以人才来带动纪录片拍摄质量的提升、带动纪录片产业体制的完善、带动产业结构的创新,以及带动纪录片产业链的构建和进一步加强。因此,应该不断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吸纳,促进我国纪录片产业链的构建。

(三)进一步完善纪录片的市场化模式

完善纪录片的市场化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来完成:

第一,在纪录片的拍摄和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引进先进的拍摄技术、优化产业结构、采取制播分离的模式、打破地区之间的限制等等,以标准化、系统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模式,真正的将我国的纪录片推向市场,构建出完善的产业链,并且逐渐朝着国际化进军。

第二,应该将满足受众要求来作为刺激纪录片拍摄和带动纪录片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以满足观众的需要来增加纪录片的收视率,为纪录片产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解决纪录片产业发展中资金回流方面的瓶颈。但是,务必要把握好受众的程度,若过分的追求受众,必然会造成纪录片拍摄质量和社会效果的下降,无法体现纪录片作为传播文化载体的重要意义。

三、总结

综上所述,纪录片作为宣传我国优秀文化的媒介和平台之一,在电视媒体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我国在构建纪录片产业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限制了产业链构建的步伐,因此,务必找到有效的对策来构建更加完善的纪录片产业链,以更好的促进我国电视媒体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军,毛阅.中国纪录片产业链现状分析及策略构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0(15):90-101.

上一篇:刘辰翁词中的颜色词语 下一篇:对《乡愁》的“感”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