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面的故事

时间:2022-10-14 09:47:40

剪刀面的故事

“剪刀面”是山西省四大特技面食(削面、剔尖、一根面、剪刀面)之一。形美色艳,入口滑利,吃着滑润,嚼着有筋,是中国面食之佼佼者。剪刀面在山西省各大、中型城市皆有售,唯临汾市唐宫面来香有限公司制作的颇有特色:“两头尖尖中间胖,根根条条五厘长,配料得当色泽艳,味出厨房十里香”。无论是浇卤,还是炒食,深受各方宾客的青睐。所以,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全国餐饮业科技创新奖”。2007年4月中国烹任协会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临汾市唐宫面来香有限公司颁发了科技创新一等奖。

说起“剪刀面”的故事来,还真有点苦、辣、酸、咸。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黄河东岸的渡口住着一户人家,男的是位能工巧匠,人称十二能,女的心灵手巧,人称巧媳妇。夫妻二人膝下无子,只有一个聪明伶俐有眼达实的女儿,年方16岁,取名巧姑。巧姑从小在父母的严教熏陶下,学得一手剪纸花的绝技。她剪出的鸟兽花草、锦绣山河精美绝伦,特别对十二生肖剪得更是精益求精。如:玉鼠娶亲、犀牛望月、虎啸风生、嫦娥奔月、龙凤呈祥、银蛇出洞、八马骏画、十羊九牧、群猴捞月、金鸡报晓、天狗吞月、一猪九种等纸花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父母对她视如掌上明珠,爱屋及乌。可是好景不长,巧媳妇和十二能先后得病去世。这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降在了一个十六岁的姑娘头上,真乃心酸。无奈,街坊邻居为巧姑找了一家富户子弟为媳。过门三天后新媳妇下厨房做饭这是黄河边祖传的规矩。婆婆要考验新媳妇的手艺,就让她做“手擀面条”让全家人吃。这一下可难住了巧姑,因为她在家里娇生惯养长大的,母亲没有教会她厨房的本领,所以做出的面条厚薄不均,粗细不匀,而且吃起来少盐缺醋、没滋没味,被婆婆骂了个狗血喷头,吓得巧姑泪水只好往肚里咽。好心的邻居大娘、大婶们来到她家,说了婆婆,又说媳妇,并不断过来到厨房教巧姑做面条的手艺。巧姑为了感谢大娘、大婶的好意就不断地剪些纸花送给她们。婆婆见了生气地说:“你天天剪花呀!剪鸟呀!顶个屁用,有本事剪出碗面条让我尝尝”。骂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剪”字,提醒了巧姑。于是她下厨房挖了两碗白面粉,用适量的水和成面团,稍饧后,揉成圆锥形,一手持面团,一手拿剪子麻利地由右向左一条一条地剪入开水锅里煮制,真是“剪不离面面不离剪,剪刀飞走面团转。根根下落月宫里边,条条银鱼翻花浪。”等面条煮熟捞入碗里,又配上绿豆芽条和红绿色蔬菜条炒拌均匀,乘热端给公婆先吃,公婆一见巧姑端来两碗两头尖中间粗不足三寸长的面条,婆婆惊喜地问这是什么饭?巧姑说:“这是我用剪子做的 ‘剪刀面’,你二老尝尝看好吃不好吃。”公婆一吃,拍桌叫好,筋道滑利,香气扑鼻。巧姑笑了,婆婆笑了,一碗剪刀面消除了婆媳之间的隔阂。不久,黄河河东岸边的运城、平阳一带摊贩听说有了“剪刀面”,纷纷前往渡口找巧姑学艺。后来这种剪刀面又传遍了整个三晋大地城镇乡村各家各户,成了山西四大特技面食主食的肴馔。

上一篇:合理烹饪与合理膳食 下一篇:遏制优良传统 烹饪技艺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