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14 09:20:36

桥梁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桥梁的养护管理是指对桥梁的日常保养、维修和改善等技术措施的总括。桥梁养护的基本任务是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维持桥梁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治理桥梁的病害和隐患,提高桥梁的抗灾能力;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已不能满足当今运输要求的路线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或增建,逐步提高桥梁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桥梁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桥梁是确保公路畅通的咽喉,要使桥梁处于完好状态,满足其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其中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日常的经常性检查、维修、养护、管理,防止病害的扩大,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和完整,掌握桥梁的技术状况和安全状态,并有计划地对旧桥、危桥进行维修加固。反之,桥梁产生的病害、损坏因得不到及时维修而逐渐扩大,不但导致桥梁的提前破坏,甚至会造成塌桥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加强对桥梁的养护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桥梁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桥梁养护管理缺乏细致到位。目前,养护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着养路不养桥、重建轻养的思想,造成桥梁失养。诸如,引道路面与桥衔接处不够平整,导致桥头跳车;桥栏杆损坏;伸缩缝填塞损坏;桥面保洁问题;泄水孔堵塞问题以及由于施工和交付使用出现的变位、沉陷空洞、裂缝等毛病,在日常养护中得不到及时修补,造成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活动支座失去活动能力等病害。这不仅降低交通安全舒适水平,而且其发展直接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寿命。

2、认识不足,基本养护得不到保证。不少管理人员认为桥梁是永久性的建筑物,不养护可以照常行驶车辆,造成桥梁失养。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使得养护管理人员对桥梁养护重视程度不够,桥梁养护无规划、无计划、无周期性,各类检查不到位,检测手段落后,并在桥梁养护中重视新改建工程,轻视局部维修,加剧了隐患程度。由于“小病”没有引起养护单位的足够重视,未能及时给予处理,从而导致部分桥梁病害严重。

3、全区各地缺乏桥梁养护检测设备,只能对桥梁作一些常规检查,对特殊结构的桥梁也只能凭肉眼观察,很难达到病害检测的目的。同时由于以前设计时几乎没有考虑养护管理的特殊要求,对特殊结构桥梁未提出专门的养护管理指导意见,对一些关键部位的检查与养护未从构造上进行设计。

4、桥梁养护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资金短缺严重。一是桥梁养护行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不高,很多基层养护工人未经或缺乏正规培训,一些养护者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不成比例,管理人才的数量更是微乎其微。二是由于收入不高,桥梁养护人员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养护行业往往留不住人才,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养护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三是养护资金短缺问题严重。桥梁养护资金严重缺乏,远不足以完成所有桥梁的维修加固需要;待养任务和到位资金不成比例,往往造成了某些养护任务的一拖再拖。

二、加强桥梁养护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桥梁养护管理质量

首先,明确桥梁养护质量控制依据。(1)养护规范:应严格遵循桥梁养护技术规范,未经主管工程师同意,不可引用其它标准。(2)养护设计:应严格按照桥梁养护设计图纸、文件中的相关规定控制桥梁养护质量。(3)合同条款:是养护规范与养护设计的法律保障,应在合同中对桥梁养护质量责任做出明确的界定。第二,明确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内容。为了加强对桥梁养护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明确各工程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可将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1)事前控制阶段是桥梁正式养护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在于养护准备工作。组织准备是审查桥梁养护组织资质,建立桥梁养护工程质量控制组织及质量体系;技术准备是审查桥梁养护方案,桥梁养护新技术把关;物质准备是桥梁养护设备的检测、试验与鉴定、桥梁养护材料的订货、验收等;场地准备是控制网、水准点的预测,养护临时设施的准备等。(2)事中控制阶段是桥梁养护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3)事后控制阶段是对桥梁养护的成果进行质量控制,即桥梁养护工程质量评定及建档。

2、开展经常性的检查

管理单位要组织基层管养、桥梁管理单位的相关人员对所管辖路段进行检查,主要对桥面设施、上下部结构、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一般应不少于每月一次,重要的桥梁应每周一次,旨在确保结构功能正常,使结构能得到及时的养护和保养或紧急处理,对需要维修和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报告。经常检查采用目测方法,使其检查人员能有机会在各种天气情况下对桥梁进行观察,因此检查人员应注意下列情况的发生:(1)桥面是否整洁,有无杂物堆积;(2)桥面是否平整,桥头是否跳车;(3)桥面泄水孔、管是否损坏、堵塞;(4)人行道铺装是否破损,栏杆、护栏是否破损、断裂,装饰材料有无损坏;(5)伸缩装置是否堵塞、变形、漏水、跳车,联结件是否松动等;(6)上下部结构是否有异常变化;梁、板、柱是否有可见裂痕,是否有漏水痕迹;(7)墩台、锥坡、翼墙、桥台后背墙有无局部开裂、破损、塌陷等;(8)声屏障是否倾斜、破损,屏板、隔音板、安全网的固定端是否松动;(9)标志、标线、照明设施是否完好;(10)其他部位是否有较明显的损坏。

3、建立专业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团队和养护团队

通常情况下,很多从事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人员都不具备很强的技术能力,他们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的能力也是不足的,这对于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也是有重要的影响的。所以,在桥梁的养护管理方面,应设置专业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同时还要保证他们的工作是绝对稳定的,不会轻易的被调动。而他们的工作职责就是制定桥梁的年度定期检查计划,还要组织实施其辖区范围内所有桥梁的检查工作。建立了养护工程师团队,还应建立养护团队,现阶段我国养护工作的能力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专业养护。这就要求了各级交通路部门要高度重视此工作,为满足桥梁养护工作的需求,逐渐培养技术骨干,从而建立一支专业的养护团队。

4、加强桥梁养护的智能化管理

桥梁后期维护保养是桥梁工程领域最常见,工作量大,最繁琐的工作内容,每年投入在该项目上的人力、财力及物力都十分惊人。我国目前的桥梁养护工作手段落后,管理系统滞后,还存在管理手段机械化,资料管理台账化的静态管理状态。因此,应利用新技术实现桥梁的智能化管理。(1)计算机技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技术的进步,使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展示了出来,人们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的能力大大增强。(2)数字化仪表仪器的广泛使用。数字化仪器仪表的广泛使用使得信号处理变得十分方便。数字化仪器仪表的使用使数据测量和分析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用演算数据有时候比使用原始参数更易于发现和解决问题。(3)智能技术本身的进步。人工神经网络解决了人工智能在环境中自主学习的问题;遗传算法的出现解决了混合变量全局最优化的自主选择问题。上述技术的发展,为桥梁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及技术工具,为我国桥梁的养护智能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桥梁的建设与养护工作同样重要,我们必须尽快改变那种“重建设,轻养护”的错误思想,本着“安全第一,顺利交通”的服务理念,真正重视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全面推进公路桥梁的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 王鑫.目前仍存在的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6)

[2] 周励平,曾献军.浅谈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0(20)

上一篇:浅析公路沥青路面产生病害的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市政道路中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