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询问货物在目的港的交付情况承运人不应保持沉默或不予回答

时间:2022-10-14 08:09:58

〖案情〗

原告:常州市东华对外贸易有限公司

被告:太平洋物流有限公司

被告:上海锦程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被告:现代商船有限公司

2002年11月7日,原告委托上海锦程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程公司”)报关和订舱出运一批服装。出口货物明细表要求由锦程公司出口,由SAFE-DECK LINES LTD(以下简称“S公司”)出提单,托运人为原告,收货人凭汉城银行指示,通知人为SANG ZO TRADING CO.。此前,锦程公司已通知原告将货物装箱并将全套报关资料送交锦程公司。同年11月12日,涉案货物出口报关,报关单记载的经营单位和发货单位均为原告,运输工具名称为MINA 008E,提运单号为HDMUQSBU630787,结汇方式为电汇,成交方式FOB,货物名称为棉制男裤、男上衣,数量为2 125件,包装为纸箱,货物总价值为114 816.80美元,运抵港为韩国釜山。同日,锦程公司要求原告确认提单内容,原告对货物名称、签单日期作了修改和确认,并要求由S公司出单。S公司承运人太平洋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公司”)签发了涉案货物的一式三份正本提单,提单编号为SHJC2102742,提单记载的托运人为原告,收货人凭汉城银行指示,通知人为SANG ZO TRADING CO.。货物数量为2 125箱,毛重为28 230公斤,装一只20英尺集装箱和两只40英尺集装箱,运费到付。提单记载的签发日期为2002年11月10日。同年11月13日,锦程公司要求原告确认有关货运费用,共计人民币18 185元。

2003年2月28日,原告向太平洋公司致函,向其陈述了涉案货物出运后提单被银行退回,原告再三询问货物情况,太平洋公司均保持沉默的经过。原告要求太平洋公司接函后三天内就有关集装箱的下落给予回复,否则原告将依法追究其责任。该过程及信函内容经江苏省常州市公证处公证。

2003年8月11日,原告就本案提讼。被告为太平洋公司、锦程公司和现代商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商船”)。原告诉称,经韩国收货人指定,原告与锦程公司联系出运等事宜。锦程公司接受委托安排出运,实际承运人为现代商船。经向实际承运人了解,涉案提单项下货物于2002年11月21日被提走,最终导致原告提单被退回,原告无法收回货款。经查询,原告发现涉案提单及其承运方、签单方均未在中国境内依法进行登记、注册,且锦程公司系太平洋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原告认为三被告违反了我国海商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未能恪尽职责,认真履行应尽义务,从而导致原告损失。原告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连带赔偿货物损失114 816.80美元及退税损失人民币161 420.94元。

被告锦程公司未提交答辩状,但当庭辩称自己是涉案货物的货运人,已经依约履行了货运义务,没有过错,不应当承担货损赔偿责任,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庭审中,锦程公司还确认其收到原告支付的包干费和海关查验费人民币16 800元,但称该费用不包括海运费。

被告太平洋公司和现代商船未在法定期限内答辩,经法院依法传唤亦未到庭参加诉讼。

〖裁判〗

上海海事法院认为,原告东华外贸与太平洋公司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依法成立。被告太平洋公司接受了原告委托出运货物,并签发了提单,有义务将原告的货物安全出运,并在目的港凭正本提单完好地交付。原告通过公证机关致函太平洋公司,要求其接函后三天内对有关集装箱货物的下落予以回复,否则原告将依法追究其责任。作为一个善意的承运人,太平洋公司理应对此予以回复,并将有关抗辩的证据提交法院。被告太平洋公司既未向法院提交有关货物下落的证据,又未到庭应诉进行抗辩。据此,法院作出对被告太平洋公司不利的推断,推定货物已经灭失或无单放行,太平洋公司应当赔偿由此给原告造成的货物损失114 816.80美元。

原告主张锦程公司为涉案货物的承运人,要求其承担货物损失的责任,但未能够提出充分证据,证明其与锦程公司之间存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由原告提供的涉案出口货物明细表已明确要求由锦程公司出口货物,由S公司出提单。锦程公司在代原告进行订舱时要求原告确认提单内容,有关提单确认的传真虽使用了锦程公司的提单格式,但原告再次对由S公司出单作了强调。而原告据以提出诉讼的涉案提单表明,S公司系承运人太平洋公司签发了该份正本提单。锦程公司作为涉案出口货物的货运人,接受原告方委托进行订舱和报关,已经履行了有关货运合同约定的义务。原告要求锦程公司作为涉案货物的承运人承担有关货物损失依据不足。另本案无证据表明现代商船在运输和交付货物的过程中存在过错,原告要求现代商船赔偿货物损失依据不足。

关于涉案货物的退税损失,原告未在法定期限内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该项损失的成立及其诉请的合理性,故对其该项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太平洋物流有限公司向原告常州市东华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赔偿货款损失114 816.80美元;对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一审判决后,各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

〖评析〗

一、关于无单放货事实的举证责任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依照此规定,对无单放货事实的发生,原告方应当先行承担举证责任。航运实践中,货方要想证明承运人无单放货的事实并非易事。这类纠纷往往与贸易合同的履行受阻密切相关,而承运人为避免贸易合同纠纷的当事人转嫁损失,也不会轻易向货方承认其已经无单放货。鉴于原告方对目的港货物交付情况的举证存在诸多不便,而为此举证所需的费用以及对于以诉讼挽回损失的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都会影响到原告方对于承运人无单放货事实的举证力度和决心。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同时也规定了当事人及其诉讼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但是法院对于这一条的理解和把握是比较严格的,期望把举证所面临的困难全部交由法院代为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关于无单放货事实的认定问题

有鉴于此,在无单放货案件中,当事人对于无单放货的举证和法院基于相关证据的审查、认证,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无单放货事实的认定,就成为这类案件的审理重点和难点。而法院关于无单放货事实的认定,则直接关系到对于运输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划分。法院审查无单放货的事实,就是要查明承运人是否违反了运输合同的义务,未凭正本提单放走了所承运的货物。无单放货的事实是否发生、何时发生以及怎样发生,是审理无单放货案应予关注的重点。除非有证据证明货物实际并未放行,在一般情况下,下列证据之一即可证明无单放货事实的成立:

(1)原告在货物交付地提货不着的证明;

(2)原告持有货物的全套正本提单,而承运人或其人、受雇人确认了已经放货的事实;

(3)货物的买方或者其他相关方确认已经提货。

然而,现实生活中无单放货的情况复杂而多样,与此相对应的用以证明无单放货事实的证据也是五花八门,这对当事人和法院都是一个挑战。

本案中,法院认定承运人无单放货事实所依赖的证据和分析方法,较以往的案件审理具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原告通过公证机关致函承运人太平洋公司,要求其接函后对有关集装箱货物的下落予以回复。此证据通过公证机关的公证达到了形式合法及内容真实的要求,而原告也籍此达到了节省费用的目的,同时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谨慎、合理及妥善处理相关事务的义务。法院认为一个善意的承运人理应对此予以回复。原告询问货物在目的港的交付情况,承运人不应当保持沉默或不予回答,如果承运人没有实施无单放货的行为,就应当举证证明货物仍在其控制之下。无论承运人事实上是否对原告的询问予以回复,当法院依法传唤其到庭参加诉讼时,其也应将有关抗辩的证据提交法庭。本案中,被告太平洋公司既未向法院提交有关货物下落的证据,又未到庭应诉和进行抗辩,法院据此作出对其不利的推断,认定货物已经灭失或被无单放行,太平洋公司应当赔偿由此给原告造成的货物损失。

上一篇:走进深海洞穴 下一篇:新型舱盖真空密封装置 集装箱船装卸新方法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