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4 08:08:30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是由新型的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和噻嗪类利尿剂组成的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本文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04例,分别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商品名:依伦平)和厄贝沙坦(商品名:吉加)治疗,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4例,均符合2005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病史者,妊娠哺乳,已知对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过敏者及不能合作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02例,男54例,女48例,年龄62~74岁。病程1.0~85年,平均6±3年。对照组102例,男56例,女46例,年龄57~75岁。病程10~75年,平均7±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商品名:依伦平,含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1片/次,1次/日。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商品名:吉加)150mg/次,1次/日。两组均以4周1个疗程,且在治疗期间禁用其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治疗前7天,每天测血压1次。用药后的第1周内和第4周内每天测血压。测血压时取坐位每天8:00~9:00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

疗效判断标准:降压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舒张压(DBP)下降≥10mmHg(1mmHg=0133kPa)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②有效:治疗后DBP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20mmHg,或收缩压(SBP)下降30mmHg以上;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检验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140mmHg(186kPa),舒张压≤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2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1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ARBs近年来被推荐为抗高血压一线用药。与其他药相比,除了有效降压外,ARBs还具有心肾保护功能。ARBs选择性的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中的AT1受体结合,阻断AngⅡ介导的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及醛固酮分泌等,从而降低血压,增加肾血流,保护心肾功能。氢氯噻嗪为噻嗪类利尿剂,通过排钠利尿,可以减少血容量而降低血压,但是在降压的同时可能会引起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合用有协同降压作用,比单药降压作用更强,对血钾无明显影响,能阻断RAS系统,逆转与利尿药有关的钾丢失。本研究结果显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的总有效率980%,厄贝沙坦组的总有效率7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合用除增加降压效果外,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小鹰,主编.最新心血管病用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

2李雪峰,李丽,乔智力.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5861-5862.

上一篇: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下一篇:实施临床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