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神开窍针法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155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4 07:51:39

[摘要] 目的:评价脑血管病在醒神开窍针法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5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治疗组用醒神开窍针法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并设立应用血栓通注射液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2.05%(25/78),显效率为34.62%(27/78),好转率为32.05%(25/78),总有效率为98.72%(77/78);对照组治愈率为27.27%(21/77),显效率为28.57%(22/77),好转率为36.36%(28/77),总有效率为92.21%(71/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醒神开窍针法;血栓通注射液;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 R74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7(c)-110-03

脑血管疾病是指一切在供应脑的血管壁病变或血流障碍的基础上发生的缺血或出血,及其引起的短暂或持久,局部或弥漫的脑损害[1]。今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后遗症是神经内外科患者的常见的并发症,致残率较高[2],大量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表明醒神开窍针法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管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症状的恢复疗效确切。另据大量报道血栓通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疗效尤为突出,我科自2008年以来对155例脑血管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55例脑血管患者均符合第2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3],同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出血、脑梗死和静脉窦血栓。经降颅内压、脱水、降血压等急性期治疗3~7 d,待患者病情平稳后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50 ml加血栓通15 ml,0.9%氯化钠溶液250 ml加胞二磷胆碱0.5 g。二者均为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颅内压高者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者配合降压、降脂、降糖药,若系糖尿病患者,则以生理盐水代替葡萄糖为溶剂。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醒神开窍针法,其针刺手法以毫针为主配以电针、头针。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

1.3 毫针刺法

1.3.1 中风(脑血管病)先兆

①治法:气血双调,通经活络。治疗时机:立即配合针灸。②取穴:督脉与阳明经穴为主。③处方:百会、四神聪、印堂、肩、头维、曲池、足三里、阳陵泉。眩晕为主者加风池、太溪;烦躁者加太冲、合谷、行间。④操作:百会、四神聪平刺,印堂斜刺,施捻转提插补法,肩提插泻法,曲池以麻胀感到达食指为度,足三里提插补法,阳陵泉提插泻法,风池捻转补法,头维捻转泻法,合谷、太冲(行间)呼吸泻法。⑤方义:百会、印堂升阳益气,醒脑调神改变元神之府的失用状态;肩、曲池、足三里、阳陵泉相伍,可奏舒筋活络之效。

1.3.2 中经络(脑血管病轻症)

①治法:醒脑开窍,疏通经脉。②治疗时机:立即配合针灸。③取穴:督脉与阳明经穴为主。处方: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印堂、本神、肩、曲池、合谷、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太冲。手指握固者加八邪。④操作:内关施捻转提插泻法;继刺人中,用雀啄手法;三阴交、极泉、合谷、尺泽、太冲、委中提插泻法;足三里施捻转提插补法;其余穴用平补平泻。⑤方义:内关为心包络之络穴,人中属督脉,相配以通窍醒神;三阴交育阴潜阳;极泉、尺泽、委中三穴配伍,疏通上下肢经脉;合谷、太冲泻法以开四关,阳明经腧穴具有调节气血、祛痰通络的作用。

1.3.3 中脏腑(闭证,脑血管病重症)

①治法:启闭开窍。②治疗时机:缺血性脑血管病为发病1周后(病情稳定时)。出血性脑血管病为发病2~3周后(病情稳定时)。③取穴:督脉、心包经、阳明经腧穴为主处方:处方一取内关、人中;处方二取十宣放血;处方三取风府、气舍。若有半身肢体活动障碍(患者神志不清,可根据刺激时的动作判断),则配合患侧肢体部位腧穴(阳明经穴为主):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印堂、本神、肩、曲池、合谷、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太冲。④操作:内关、人中刺法同前;十宣以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每穴出血1~2 ml;风府直刺2~2.5寸,施提插泻法。患侧肢体部位腧穴操作同前。⑤方义:处方一取内关调神开窍,使心神复明;人中调节督脉。处方二取十宣处放血,为通调十二经脉以开关通闭(适用于闭证患者)。处方三取风府通调督脉、振奋阳气、转复神机。阳明经腧穴具有调节气血、化痰开窍的作用。此外,脱证患者,病发后立即配合灸法(取关元、气海、足三里)。

1.3.4 兼症及后遗症治疗

13.4.1 口眼斜(中枢性面瘫)①治法:益髓充脑,疏调经筋。②取穴:水沟、风池、太阳、下关、地仓透颊车、健侧合谷。僻日久且局部肌肉萎缩者,在萎缩的局部刺络拔罐。下关、颊车加灸疗。眼睑不能闭合为主者,在上下眼睑施围刺法,每隔0.1寸一针。③操作:水沟,用雀啄泻法;风池施捻转补法;太阳透向颊车;下关捻转泻法;地仓透向颊车,施提插泻法;合谷捻转泻法。④方义:风池益髓充脑;太阳、下关、地仓、颊车均为足阳明经筋分布之处;健侧合谷健脾化湿、疏解经筋;刺络拔罐疗法意在祛瘀生新;下关、颊车施灸,为鼓舞血运、荣养肌肉。

1.3.4.2 失语①治法:调神开窍。②取穴:处方一取上星透百会、风池、印堂、通里、舌尖(部位);处方二取金津、玉液、天柱、通里、廉泉。③操作:风池、上星、百会、印堂刺法如前述,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廉泉施提插泻法,通里施捻转泻法,舌尖毫针散刺。④方义:处方一取风池、上星透百会、印堂作用同前;处方二取天柱益髓充脑,配金津、玉液、廉泉利舌机。

1.3.4.3 上肢不遂①治法:疏通经络。②取穴:风池、极泉、尺泽、合谷、八邪、肩、曲池、外关。③操作:风池、极泉、尺泽刺法同前;合谷针尖方向先透向大指,继透向三间处,施提插泻法;八邪施提插捻转泻法;肩、曲池刺法同前,外关施提插泻法。④方义:风池、极泉、尺泽作用同前;合谷、八邪为局部取穴法,以疏解经脉;肩、曲池、合谷相伍,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

1.3.4.4 肩关节痛①治法:疏筋通痹。②取穴:肩、肩内陵、肩外陵、人中、肩贞、肩中俞、肩外俞、条口、痛点刺络拔罐。③操作:肩中俞、肩外俞,平刺捻转泻法;条口做捻转提插泻法;人中刺法同前;肩、肩内陵、肩外陵、肩贞均施提插泻法。④方义:人中调神止痛,肩、肩内外陵、肩贞、肩中俞、肩外俞六穴为疏缓局部经脉,条口为上病下取,通痹止痛;刺络拔罐可活血通痹。

1.3.4.5 下肢不遂①治法:疏经活络,培元补肾。②取穴:委中、三阴交、梁丘、足三里、丰隆、环跳、阳陵泉、昆仑、风市。③操作:委中施提插泻法,三阴交的刺法同前,环跳以电击感到达足趾为度,阳陵泉提插泻法,使针感下行,昆仑捻转泻法,风市提插泻法。④方义:三阴交补肝脾肾之阴;环跳、委中、风市、阳陵泉、昆仑诸穴相配,培元补肾、疏经活络。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

1.3.4.6 足内翻①治法:平衡阴阳二跷。②取穴:解溪、丘墟透照海、筑宾、昆仑。③操作:解溪捻转泻法;丘墟透向照海,捻转补法;昆仑、筑宾提插泻法。④方义:解溪、丘墟、照海均为局部取穴,近治纠内翻;筑宾可纠正阴急阳缓;昆仑强筋疏脉。

1.4 电针疗法

取穴:同毫针疗法。操作:根据瘫痪部位,每次选2~3对穴,刺入后行提插手法,使感应向远处扩散,然后加电刺激,刺激量逐新加大,通电时间为半分钟,稍停后继续通电半分钟,可重复3~4次,使患者产生酸胀、麻电或热烫等感觉,并使有关肌群出现节律性收缩。这对脑血管病后遗症期肢体恢复自主运动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5 头针

①总则:选择有阳性体征的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取对侧顶颞后斜线、顶颞后斜线、足运感区,进针后捻转3 min,而且留针过程中配合电针。②运动障碍,取对侧顶颞前斜线:下肢瘫,取对侧顶颞前斜线上1/5,对侧足运区;上肢瘫,取对侧顶颞前斜线中2/5;头面部瘫痪、流涎、舌斜、运动性失语,取对侧顶颞前斜线下2/5。③偏身感觉障碍,取对侧顶颞后斜线:下肢感觉障碍,取对侧顶颞后斜线上1/5和对侧足感区;上肢感觉障碍,取对侧顶颞后斜线中2/5;头面部感觉障碍,取对侧顶颞后斜线下2/5;失语,选瘫痪对侧顶颞后斜线下2/5。④操作:留针过程中配合电针。

1.6 疗效观察

根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1.6.1 肌力分级标准

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以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在床面上水平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抬起。3级:肢体能在床面上水平移动,并能离开床面非常小的距离,有似离非离的感觉。4级:能对抗地心引力,但较正常为差。5级:正常肌力。

1.6.2 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治愈: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能徒步行走,生活能自理;肢体肌力恢复到4级以上;或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显效:肢体活动等症状明显改善,能徒步,肢体肌力恢复到2级以上,或饮水、进食无呛咳,但需时较正常延长。好转:肢体活动及其他症状有所改善,肢体肌力恢复到1级以上。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AS进行统计,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及t检验,以P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等级比较

见表2。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3。从表3可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治疗组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见表4。病程在7 d以内患者疗效明显优于8~14 d和15~28 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医认为脑血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4]。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当风、火、痰浊、瘀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窍”指脑窍、清窍,“闭”指闭阻、闭塞,“神”指脑神,“匿”为藏而不现,“导”指主导,引申为支配,“气”指脑神所主的功能活动,如语言、肢体运动、吞咽功能等。

醒神开窍法是在传统针灸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针灸中的醒脑开窍针法而创立的一种新型针灸疗法。该疗法紧紧围绕脑血管病的病因病机,在辨证针灸、辨病针灸、辨部位针灸的理论指导下,在调理气血的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手法,结合现代头针理论、电针理论,为临床疗效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针灸时机的科学安排,既符合相代医学临床实践的规律,又及时把握住了针灸的最佳时机,避免了单一西医学治疗的弊端,也避免了针灸对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的部分不良影响。通过临床对比发现,该针法疗效优于单一针法,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早期康复、减轻致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血栓通注射液是中药三七的提取物,其主要药物成分为三七皂苷,具有活血化瘀、消肿、通脉、止血作用[5-6],血栓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Rb1和Rg1,它们既能阻止细胞内钙离子内流,又能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对于防治脑缺血性疾病和某些退行性神经疾病有重要作用[7]。

通过本临床疗效的观察,笔者认为醒神开窍针法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179.

[2]徐茂云,卢兆桐,刘世君,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11):1379-1381.

[3]去昂第2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88,21(1):60.

[4]高颖,周莉.中风病中医药防治研究的回顾与现状分析[J].环球中医药,2009,2(1):15-18.

[5]宋海波,孟生泉,高秋菊.三七皂甙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6,6(11):507-509.

[6]陈大水.血栓通治疗脑梗死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6,3(7):313-314.

[7]李天威,孔乐凯,熊文,等.人参皂甙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O2-和H2O2损伤的保护作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24(2):130-132.

(收稿日期:2011-03-11)

上一篇: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作用... 下一篇:高血压与中年人记忆功能障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