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和她的“丽媛style”

时间:2022-10-14 07:07:08

2013年3月22日,“第一夫人”陪同主席首次出访时,跨出机舱的那一瞬间,她沉稳大气、端庄得体的服饰惊艳了全世界,被网友称为“丽媛style”。由此,所着服装的品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为设计制作服装的设计师马可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

个性十足的设计师

现年42岁的马可出生于吉林长春市,17岁考入苏州大学,主修模特专业。1989年,该校在全国首开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在老师的鼓励下,马可学起了服装设计。

从苏州大学毕业后,马可被分配至广州一家小型服装公司,走上了职业服装设计师之路。1994年,马可参加了“第二届兄弟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当时,赛场上云集了16个国家的大批优秀设计师。令人颇感意外的是,马可的设计主题居然是“秦俑”。制作“秦俑”战袍的面料选用的是山民手织的土夏布,经民间传统工艺染色、山涧清泉漂洗、暴晒,使其古色古香;制作盔甲的材料是山中的老梓树,将其锯成长条薄块,经山溪淤泥浸泡成古铜色,又用细砂纸打磨得光滑亮泽;头盔是用岩石缝中经过霜打的细棕毛制作的,那金灿灿的黄红色折射出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雄浑;手镯是经专塑神佛的巧匠精雕细刻而成,粗犷硕大,又玲珑剔透;还有那紧扣头盔随耳吊于胸前的串珠,像夸大的耳环,似张扬的项链。

“真是个性十足的经典佳作。”评委们不禁赞叹。最后,“秦俑”系列Exception组装获大赛唯一金奖。至今,马可仍是获得该奖最年轻的纪录保持者。

同年,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马可又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亚洲风”亚洲十佳服装设计师作品展,并以“秦俑”系列服装摘取唯一一枚金冠。当时有评论说此作品一出世,随即改变了中国人一提传统服饰文化必言旗袍的习惯。

开创“例外”品牌显实力

在这之后,马可就退隐江湖了。她认为设计师的本职是设计,应该在自己的行业内埋头苦干,而不应该像明星一样到处抛头露面。

不久,马可在广州遇见同为设计师的毛继鸿。这位湖南小伙子不仅人长得帅,而且才华横溢。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意气相投的两人走到了一起。毛继鸿认为马可是一位奇女子,性格中反传统意识极强,凡事喜欢创新。与马可相识后,他说自己在艺术风格上得到了一次升华。

就这样,毛继鸿毅然放弃了香港大公司的优厚待遇,开始和马可一起在广州创业。当时,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他们发现,中国服装市场尽管品牌繁多,但大多是“舶来品”,原创设计品牌定位低,高端品牌极少。两人便暗下决心,一定要设计出国内的高端服装品牌,寻求属于自己的“例外”。

过去,时装只适合模特们在舞台上表演,一般人很难穿着它在大街上行走。马可创建时装品牌的初衷,就是要离经叛道。她说:“要让人们知道有这样一种‘例外’的时装,能美化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着装品位。”

1996年冬天,马可将自己设计的第一批大衣带到一位朋友的街边小店寄卖。结果,3个小时就售出了6件。后来她回忆说:“我永远记得当时人们看到‘例外’衣服时惊奇的眼神。在那个年代,‘例外’的风格对大家来说就是个意外。”这给了马可、毛继鸿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他们坚信,纯正中国血统的服装能给“中国制造”带来新的生机。果然,“例外”品牌服装一上市,便以流行、雅致的高品位受到都市女性的青睐。

毛继鸿在北京服装学院研修设计专业时,是班上最具艺术范儿的学生。他设计的衣服有些纯艺术味道,天马行空的,别人很难认同。而马可的作品,则能做到雅俗共赏。因此,他们约好,“例外”由马可负责设计,毛继鸿则放弃设计师的身份,专门负责市场和运营。

马可相信,所有的东西,如果用足了料、用足了心,人们就一定能感受得到。有一次,一位在艺术界声名显赫的女歌唱家穿过“例外”后,对一家百货公司的总裁说:“这衣服的滚边等做工,一看就很过硬,一点儿也不比以品质过硬著称的意大利顶级品牌MaxMara差。”这话给了马可很大鼓舞,也使她认识到很多成熟的消费者对着装要求很高。

马可与毛继鸿的辛勤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例外”问世一年就卖出了1亿元。

打造“丽媛style”,惊艳全世界

处在创作巅峰期的马可并没有在商海中迷失,她把创作当成漫长的修行。喜欢行走在农村的她发现,农民都有些如数家珍的衣服,每件衣服都有一个故事。她想重拾这些即将消逝的“无用”的传统技艺去做些事。

2007年,马可创立了自己的另一个品牌“无用”。无用并非平庸,而是回归服装的朴素魅力。她介绍说,“无用”的服装从纺纱、织布开始,所有材料包括染料都是纯天然的,有时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一条裙子。

2008年7月,巴黎高级定制服装周时,马可带着她的“无用”在巴黎小皇宫的露天广场上演了一场名为“奢侈的清贫”的中国剧。她把农村的织布机搬到皇宫后花园里,让贵州的织女在那里纺纱织布。40多名瑜伽修炼者穿上农民下地劳作时穿的衣服,在蒙古族女歌手空旷的歌声中舞蹈。之前,她用半年的时间走访了西南农村,跟农民一起生活。然后,用了8个月时间,跟合作者亲手织布、染色,缝制出所有的衣物。

这场“压轴戏”的演出震惊了巴黎,法国《世界报》在头版位置报道了这位东方奇女子的事迹,称她是“来自中国的天才设计师”。美国知名行业报纸《女装日报》形容这场服装表演“流露了中国田园乡村的诗意”。

然而,马可并不甘心自己所创的时装品牌仅仅是一个志得意满的本土设计师品牌,她渴望自己设计的每一季服装都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与艺术家特质的时尚主张。

马可的工作室在一座民国时期的园林里,园里遍地是植物,连家具都是树木本色。曾经,马可也和众多爱美的女性一样,拥有过上百件衣服、几十双鞋子。但创立“无用”后,她将自己的衣服送出去了2/3,后来,干脆连香水、首饰、化妆品都不留了。马可相当低调,几乎不在媒体上公开露面,甚至“例外”品牌举办庆典时,她也经常缺席。

在众多服装设计师纷纷把自己打扮得生怕人家看不出是设计师的今天,马可却经常穿着一件带帽子的休闲衫、一条宽松的休闲裤,简简单单,像个学生。从一开始,马可就坚持独特的设计理念,不顾潮流,也不关注流行趋势,只做自己的创意设计,形成了特立独行的服装精神。

陪同主席首次出访时的服装,全部是马可设计制作的。马可带领自己的团队设计了近百套款式,手工赶制了3个月才完成。

在俄罗斯,身着深蓝色双排扣风衣惊艳登场,珍珠耳环、淡蓝色丝巾、腰带的系法、风衣与裙子长度的比例、鞋子的高度等细节也一点儿都不疏忽,展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典雅与大气。在坦桑尼亚,又以靓丽的春装赢得了好评。

有人说,以前人们看到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礼服,就会想起华裔服装设计师吴季刚。这次,“丽媛style”将马可的作品推上前台,前景不可估量。

在“无用”品牌中,几乎所有的衣物都采取了超码、做旧处理,显示错乱的缠绕和粗糙的缝制。欧洲著名设计师Nefate评价说:“马可的设计总是显得与现代都市相去甚远,她的衣服都是纯粹手工与天然制成。通过自己亲手缝制的衣服,她提示人们抛开消费的态度,珍惜手工之物的稀有性与感情。与其说‘无用’这个品牌只是一个概念,不如说这是马可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摘自《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3年5期)

上一篇:自制酵素饮 轻盈过夏天 下一篇:论奥运备战与参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