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那根刺

时间:2022-10-14 06:32:59

祸不单行

婆婆离开的那个周末清晨,我和顾平正像往常那样在床上欢爱。

噩耗是老家人打来的,第一句话就让顾平的脸色变得煞白,眼神瞬间空洞而悲伤。他呆呆地转过头,给我重复那句话:他们说我妈,我妈脑溢血发作,去世了。

我的头“嗡”的一声,竟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尽管之前和婆婆有矛盾,但死亡的消息可以抹去一切恩怨,再如巨石压得生者喘不过气。

几分钟后,顾平回过神,泪流满面地穿衣下床,收拾简单的行李,准备驱车回老家。我赶紧叫醒正在熟睡的儿子,兵荒马乱地给他穿衣洗漱,拖着他跌跌撞撞追赶急匆匆的顾平。他走得那么快,我们一个趔趄,母子俩拉扯着从六七层高的台阶上滚下来。

顾平终于停下,往回走了两步,他心急如焚,却不知该拿嚎啕大哭的儿子怎么办。干脆冲我挥挥手,叹息道:“我先回,你回屋看看都摔到哪儿没有。如果没事,明天再回来吧。”

那一惊一乍,却让三岁的儿子当晚惊厥,发起了高烧。顾平打电话来催时,我正为温度计上的40.5℃焦头烂额,“求你别催了行吗,我保证孩子烧一退就回来。”顾平沉默了一会,淡淡地“哦”了一声。烧退却是两天后的事了。我半是愧疚半是紧张地告诉他“我们马上就买票回来”,电话那头,他的话在嘈杂的背景声里像飘渺的烟,随时会散去:“不必了,下午我妈就出殡了。你来了也找不到,我也顾不到你们。不如你就在家把孩子照顾好。”

往事的回味

整整四五天,顾平都没跟我再联系,打过去也是关机的提示。

我隐约察觉到一点什么,虽自责,却赌气地认为自己不该受到这样的待遇。

五天后他回来了,人瘦了一圈,眼眶凹陷颧骨高凸。我赶紧提过他的行李,准备给他安慰的拥抱。刚揽过他的头,顾平抖了一下,侧身避开:“我很累,想休息。”

一连好几天,我们的交流几乎为零。他常常加班到凌晨才回家,倒头就睡,连孩子也不想看一眼。我告诉自己:他失去了母亲,我失去了最能安慰他的时机,现在更应该尊重他发泄丧母之痛的权利。可一周天天如此,我终于忍不住了。那晚我一直等着顾平回来,在他进入卧室前拉住他:“妈走了,我们都很难过,但我希望你能振作起来。”

就是这句话引爆了顾平,他怒睁着眼:“你别假惺惺地装好人了,我妈死了你开心了?”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用这样的口吻对我说话。我目瞪口呆,不懂他为什么要用看仇人的眼神讥讽我:“你以为你委屈

啊?现在才来哭,我妈死的时候,你为啥不去?为啥不伤心?扫把星!”

他怨恨我,恨我在婆婆去世时没回去。

被蒙蔽的现实

我在沙发上枯坐了一整宿,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想一件早该明白的事:我凭什么认为顾平不会发火?认为我才是他心里最重要的女人?就因为恋爱结婚这9年里,他上进勤奋、工作优秀,顾家疼我疼儿子?

我怎么能犯这么大的错!因为婚姻被蜜糖包裹,就忘了结婚最初时的婆媳大战?婆婆一直都反对顾平和我在一起的。她晚年得子、丈夫早亡,非常溺爱儿子。想到儿子要为个城市小妞去异地工作、生活,再也无法时常见面,做母亲的得多难受。

顾平第一次忤逆了他的母亲。婆婆气得痛心彻骨,我这个媳妇就是最大的靶子。那年除夕夜,我和顾平为一点小事争吵。事毕,我居然听到婆婆在她屋里鼓动顾平和我离婚:“那个狐狸精勾引你,对你指手画脚,妈听了好伤心。要不是这个烂货,你怎么会离开我,要不是她不愿意你跟我住,你怎么舍得留下我孤苦伶仃的一

个人。”

那些字眼像尖刀直内心。隔日,我哭肿一双眼离开顾平老家,他知道母亲过分,二话没说陪我回城。从此我与婆婆井水不犯河水,除了结婚和生孩子时她来家里小住一阵,一直没什么交集。

幸福的日子过久了,我便忘乎所以地认为自己彻底地拥有了丈夫。可那是顾平的亲妈,她在时,一切都有回转的余地。可如今她走了,成了顾平心里怎么都无法弥补的愧。

活着的人如何能与逝者理论?除了对老人的内疚之情,为了这段婚姻,我必须也只能放低姿态,给出一个正式的道歉,对顾平,对婆婆。

亡魂成了刺

顾平却先道歉了。第二天,他居然准时下班回家,陪儿子玩,给他讲睡前故事。等到孩子睡了,他把我拉到客厅,“老婆,对不起,昨晚我太过分了。”他拽过我的手,抓得有些发痛,使劲往他脸上招呼。我挣扎着要抽回手,他松开,捂住脸,指缝里传出啜泣声。

我原谅了顾平,哭,代表他走出了阴霾。然而时间没有吹散顾平的痛,生活在走不出的循环里重复。只要我有一点错误,他就开始抱怨,冲我大吼大叫,甚至胡乱扔东西,遍地狼藉:“我……我对不起我妈,这些年都没有陪她。回去奔丧,我们家老老小小的亲戚都指责我和我媳妇,骂我不孝,讲我媳妇不肯为婆婆送葬简直大逆不道……”但第二天,他一定会向我道歉,那么真诚地祈求我的原谅。

婆婆的亡灵就像一根刺,卡在我们的婚姻里。我心有不甘:明明感情没有问题,明明就在几个月前我们还那么甜蜜,明明他还能道歉,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我,只要还能继续原谅,婚姻就还有挽回的机会。

原谅我和你

这是一个退无可退的战场。哪怕是形式主义,我也得让顾平看到我对婆婆的歉意和挽救。

顾平把他和婆婆的合照放在客厅,我每天擦拭那些照片,让相框一尘不染。我不再寻找那些最美好最能打动人的安抚之辞,

当他因怀念婆婆而流泪时,我便轻轻拍他的肩,安静地陪他。这样做,照旧只会招来他的挖苦,但他不再乱扔乱砸东西。离婆婆60岁的冥诞还有一周时,我开始安排另一件事。按照顾平老家的习俗,他必须在当天去婆婆坟前祭拜。只是以我们现在的关系,顾平多半不会带我回去。我暗地里准备好祭拜所需的物品、一些礼物和行李,等到婆婆冥诞前一天,顾平下楼发动汽车引擎时,我抱着儿子跟了出去:“我们一起走。”他本能地拒绝了我,我一手拖着行李,一手抱着儿子,站在车前与他僵持。半小时后,他木着脸,眼光掠过我看向不知名的前方,然后,我听见车门清脆的解锁声。

我们一路无言,只有儿子的叽叽喳喳――那是这个家现在唯一的生气。

回老家,这是一场更艰难的仗。亲戚们看我的眼光带着明显的不悦,我走到哪里都会被指指点点,“这就是那个婆婆死了都不回来的媳妇。”

为自己辩护再多,也不如行动更有说服力。祭拜时,我独自默默清理完婆婆坟前疯长的杂草,跟在顾平身后跪下,重重地磕了三个头。顾平的大舅舅站在一旁,什么都没说,可我分明感受到了一丝悄然改变的气息。不说,就是中立,就是给了我弥补的机会。

祭拜之后,我马不停蹄拜访了看着顾平长大的每一户远亲近邻,送上自己准备的礼物,不厌其烦地致歉,解释当初为什么没能参加婆婆的葬礼,表示愧疚,发誓一定会用加倍对顾平好,弥补已经离开的婆婆:“他是婆婆一个人拉扯大的,我知道他和婆婆之间的感情有多深,我一定会让他幸福,让婆婆在九泉之下放心。”

离开的前一天,我主动提议请亲戚们在镇上最好的酒楼吃饭,“大家帮了这么多忙,我们要感恩。”顾平很惊愕,但他没有反对,甚至按照我的“指示”挨家挨户通知亲戚们第二天中午赴宴。

席桌上,大舅舅终于表了态:“顾平媳妇,我外甥是我姐一个人带大的,你多担待点。”虽是客套话,可他的眼神不再尖锐,我心里的盔甲终于可以卸掉,如释重负。

我不指望这短短三天的回家之旅可以彻底修复与顾平的嫌隙。那根刺深深扎在他心底,倒刺像藤蔓,牢牢缠着他的心脏。拔刺的过程需要无尽的耐心,一点点剥开刺与血管、肌肉,那么疼痛,我却必须受住煎熬,一点一点将它挑理干净。

上一篇:广东粤电电白热水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方案 下一篇:10kv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及防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