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共生,让文言文课堂“重生”

时间:2022-10-14 04:53:15

三重共生,让文言文课堂“重生”

在目前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文言文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较难理解的内容。总的来说,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割裂开来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教学中,教师们发现语文的共生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共生教学方式,愈来愈受到语文教师们的喜爱。语文共生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共生理论来让不同主题协调或者共生。对于文言文共生教学来说,就是让文言文中的“文”与“言”这对共生关系更加的协调与融合。如何才能做好文言文共生式教学,让语文课堂“重生”呢?

一、以言读文,逐层开掘

文言文教学中,首先是要会阅读。文言文的阅读与现代文的阅读不同,文言文文章的阅读需要有策略和技巧。教师可以从学生入手,抓住学生心中文言文的难点,帮助学生们扫除“言”的障碍,便于阅读,引导学生们去逐层挖掘,深入理解文言文。

在讲述语文教材上《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言文时,通过课堂调查得知,学生们认为最不好理解的点是“宴”。所以,这篇文言文的讲述,首先是从“宴”字入手,解决学生们心中的难点,首先笔者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题目中‘宴’是什么意思?”学生们都积极思考,学生们回答,“是宴会的意思”,“是请客的意思”,“快乐的意思”等。学生回答完之后,笔者与学生们讨论,最终让学生们理解文中的“宴”是“快乐”这一意思。在领着学生们阅读全文之后,问到:“这篇文言文的题目中的‘始得’可不可以去掉?”通过对全文的理解,学生们纷纷回答“不可以”,紧接着笔者问到:“为什么不可以呢?”学生们窃窃私语,紧接着我引导学生们说道:“大家仔细寻找,看文中第一、二段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哪一段作者才有‘宴’这一情感?”学生回答“第一段写的是山水,第二段写写西山”,“第二段才有快乐的情感,第一段没有”笔者解释道:“文章中作者的‘宴’之情感是从无到有的并且游玩到西山才出现,所以说,是不可以去掉‘始得’的”。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扫除“言”的障碍,对学生们的重大作用。共生教学的一大特点是从学生们的需要出发。以言读文,就是从学生们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们扫除文言文阅读中的障碍。逐层开掘,加深学生们对文言文内容层次的进一步理解。

二、以文解言,对比推进

对于学生们来说,在文言文的阅读中,对文中关键的“言”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决定着学生们对文章涵义的大体理解。另一种扫除“言”之障碍的方法是以文解言。以文解言就是在解读文章涵义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文言文中“言”的理解。另外,在以文解言的基础上,语文教师们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便于学生们深入解读文章意思。

以文言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例,笔者问:“通过对文章第二段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么了、做了什么呢?”一位学生回答道:“文中写出,作者‘颓然就醉’”,紧接着引导学生们“‘醉’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就是作者喝醉的意思!”笔者接着追问:“文章主要写了作者西山之旅的快乐,‘醉’字能表现出来这一情感吗?”学生们经过思考想到:“‘醉’不仅仅是喝酒喝醉,作者可能是因为西山的美景太美而陶醉其中。”之后,将“陶醉”与“喝醉”这两种情况进行对比,讲述给学生们,加深理解。通过对“醉”字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的想到“颓”字在文中不是颓废之意,而是作者陶醉后步子有点摇晃之意。

在上述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们在整体文章情感氛围的基础上来逐个攻破重点处“言”之障K,让学生们在理解文言文文意的基础上来深入体会文章中“言”的内涵,加深对“言”的理解,做到文言文的共生教学,以达到“以文解言”这一共生教学状态。

三、言文共融,拓宽资源

对文言文文章的学习,不仅要学习文章的意思,更要学习文章的情感和文化。言文共融,指的是将文言文中的意思与情感结合起来,深入体会作者要表达出来的内容,拓宽知识面。在文言文课堂上,教师们要做到文言共融,以达到“文意”与“情感”这一共生式教学。

以语文教材《长亭送别》为例,笔者首先带领学生们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文意,之后问:“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学生们回答:“写了兰亭聚会”、“写会稽山景美”紧接着笔者引导到:“贤人雅士、会稽美景、风和气轻,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情感?”学生答:“悠闲”、“快乐”笔者说:“体现了‘乐’之情感”通过同样的方式,引导出后两段中作者的“悲”之情感和“痛”之情感,让学生们达到文章情感与文意的结合。

中国古代文人诗人,大都寄情山水,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文章表现出来。所以说,让学生们体会诗词中作者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学生们也可以通过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总节推断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争取做到“文意”与“情感”这一共生关系的融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总之,共生式教学,让文言文的课堂更加有活力。文言文的学习中,教师们利用共生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兴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并不断传承。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对文言文的理解过程中,汲取古文化之精华,让学生们的心灵得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

上一篇:独辟蹊径,多角度解读小说文本 下一篇: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