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建议及思考

时间:2022-10-14 04:38:57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建议及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件举国瞩目的大事,课改对整个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使整个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如果课程内容不能被有效地评价和测量,那么教育的有效性便难以保证,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否则设置的课程目标就很难落实,也就是说“只有当评估体系在观念和取向上与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保持一致时,课程改革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理论界普遍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既不能“以教论教”,看教师在课堂上的“独角戏”唱的怎么样,也不能“以学论教”,只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而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考虑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教”。

然而,在当下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中,许多方面都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思想。现有课堂教学评价缺乏深度,单纯以定性方式来衡量课堂教学效果、发展性,忽视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和作为社会人的发展性、差异性,以单一评价标准评判多样的课堂教学和有效性,现有评价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未达到课堂评价的真正目的。

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当前的情况,谈谈如何科学地制定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

一、在评价功能上,注重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结合

有效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不应局限于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而要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和进行整体性评价的依据,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起点,对课堂的教学结构从教法的总体构想、学法的指导、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教学组织调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也要对教师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方面及其显性和隐性工作进行评价。教师的显性工作容易体现和量化,而隐性工作常常难以计量,其结果也往往一时体现不出来。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学校往往把显性工作内容列入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以一定的数量表达出来,而忽视对隐性工作的评价。但就实现学校教学目标,促进师生发展而言,二者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是显性工作与隐性工作有机结合的结果。

二、在评价方法上,坚持评价过程的定性与定量的统整

由于课堂教学活动的不可控性和突发性因素很多,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既要看到定量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要看到定量评价的不足。因此,对复杂的课堂教学现象也适当进行定性分析,比单纯的定量描述更能恰当反映实际情况。如可以以开放性的问题接龙来进行,在评价中既可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也可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记录、分析评价标准之外出现的问题,这样,作出的评价才会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有利于弥补量的评价中“纯数字”的机械性与孤立性,使评价结果更加深刻、细腻,更有血有肉。有利于弥补质的评价逻辑的缺乏,提高评价内容的丰富性与逻辑性。使教育评价在继续发挥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同时,提高教育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有利于评价功能的拓展。

三、在评价标准上,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教学强调多元,主张开放,尊重个性,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更多突出开放性,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探究与发现,鼓励学生有独创的思路。不能用绝对统一的标准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空间。可结合上海市、陕西省等地指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来实现这一目的,从总体上看一般都包括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等级等。其中上海市和陕西省的评价表中分设了一级和二级指标。上海的评价表中的一级指标包括:学生行为状态、教师行为状态。其中学生行为状态又包括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情感状态;教师行为状态包括教学态度、使用教材、注意中心和教学艺术。陕西的一级指标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和课堂学习效果两部分,其中教师教学评价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师生关系;课堂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参与状态、思维状态、达成状态、教学评价和生生关系等。

四、在评价内容上,构建全方位的评价内容

由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可知,每个人都是七种甚至更多种智能的结合,它们共同构成人的能力系统。这也就提示我们有这样的思考:对主体的评价应是对各种智力因素或能力各因素的评价,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单一评价,应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全面考核,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内容要着眼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进行多元、全面的评价。如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将每位学生一年中的努力记录在案,让学生看到代表成功的实实在在的样例。这样让学生体会到评价与自己的关系,对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效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在评价主体上,积极倡导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结合

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使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调查、探究活动,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项的活动,从外部的转向内在的,从形式的转向实质的,从被动的转向主动的。这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形成了友好、民主、平等的评价关系,从而真正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进行教师教学指导的双重目的。

上一篇:环境化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