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软件登顶秘籍

时间:2022-10-14 03:49:54

【前言】行业软件登顶秘籍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010年,广联达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一步步登上了建筑行业软件企业营业收入老大的宝座。 在实现登顶的过程中,广联达学会了更加地开放和包容,广联达总裁贾晓平开始主动拥抱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他深知如今已经进入“用户制造”产品的时代,不再像以前软件企业...

行业软件登顶秘籍

互联网的核心基因就是开放,处于拥抱互联网阶段的广联达,

必须以更加包容的心态,融合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

在通用软件利润急速下滑的情况下,行业软件该如何保持增长力?

20年来,中国软件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却在2013年遭遇了低谷,金蝶、用友等通用软件企业持续亏损,这些企业无疑正遭受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模式和新应用的强烈冲击。

不过,15年前,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联达)却没有选择走风光正盛的通用软件企业路线,而是专注于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的建筑领域。那时候,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滞后给广联达的业务经营带来了天然的屏障,但是广联达更多地凭借少有同业者竞争的环境,完成了资本的积累和业务的拓展。

2010年,广联达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一步步登上了建筑行业软件企业营业收入老大的宝座。

在实现登顶的过程中,广联达学会了更加地开放和包容,广联达总裁贾晓平开始主动拥抱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他深知如今已经进入“用户制造”产品的时代,不再像以前软件企业先调研用户需求,然后自己关起来门来做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现在广联达需要的是和客户共同来打造产品,共同创造产品价值。

在回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常务副总编李强强的访问中,贾晓平表示,云计算实际上给建筑行业软件企业带来了机遇,很多公司都开始用云的方式提供服务。他提出了4MC模型的理论,即项目管理、建筑信息模型、数据服务为管理、移动应用服务和云计算,他认为云计算代表的是建筑行业的未来,在行业拥抱云计算的过程中,广联达的公司战略也会急速转往这个方向。

云计算代表行业未来

李强强:有行业专家认为,软件行业的用户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广联达如何调整产品以及战略去满足多样的、个性化的用户需求?

贾晓平:这也是我理解的互联网和云计算带来的变化。过去,产品的研发、设计都是先调研了用户需求,然后自己关起门来做产品,现在我们需要和客户共同来创造产品,共同来打造产品,共同创造价值。

云计算正好符合这个特点,它具有应用碎片化、个性化、互联网的特征,它的反应速度、修改速度要比传统软件方式快得多。那么这样的话,它就逐渐能够支持和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李强强:两年前,广联达对云计算的看法还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当时广联达希望通用软件企业承担起教育市场的责任,行业软件企业则是看情况而跟从。现在广联达已经把云计算放到了重要的位置,这个想法是如何转变的?

贾晓平:首先,现在整个社会发展云计算的氛围已经形成了。云计算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变化,随着行业云的逐渐深入,行业内肯定也会有人去尝试,那么这个过程,不是自己革自己的命,就是等别人来革你的命。不管从内还是外,从社会的还是到行业的,这个时候它就会显得很重要,也显得比较紧迫。

而且,在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云计算已经成为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方说上海中心大厦工程所有的文件,存储的信息量已经达到60G,但是一定还有没存储的。我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建筑物理想上有100G的信息量,一些大企业一年有上几千个项目,而且在运维过程中信息量还会越来越大,这么大的数据量只能由云计算来承载。云计算的优势就很明显了,那客户也开始愿意接受这种方式。

李强强:作为一个传统的行业软件企业,你如何理解云计算模式对广联达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你感觉到压力没有?

贾晓平:如果我们站在过去立场上来讲,这种模式肯定是冲击,如果是站在未来的立场,那么我认为它是个机会。

李强强:机会大于挑战?

贾晓平:我们在互联网方面有布局,我们的广材网确认就是完全按互联网的方式来做得,我们的一些投资者也开始关注到这个网站了。而且我们以后做的一些软件,按照过去传统意义上来讲它可能就是个单机版软件,但现在已经对接到云上了。

其实云计算本质上还是互联网更深入的应用,包括行业内的电子商务,我们也都在布局,包括后期的运维阶段、建造阶段,很多公司都开始用云的方式提供服务,从这个视角来讲它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

我觉得云计算更多代表的是行业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广联达公司的战略往这个方向去转,而且转的速度会加快。

李强强:未来2~3年内,广联达在拥抱云计算的过程中,从资源配置、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等方面,还需要做出哪些调整?

贾晓平:从技术上来讲,我们的PasS平台已经逐渐完善了,上面做了很多的SasS应用,包括一些云加端的方式已经调整了。技术畅通后我们逐渐和一些合作伙伴合作。

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有可能在内部,如何让原有的文化和基因尽可能不要影响到新的文化和基础,因为毕竟它是两个套路。我们既然已经意识到了,公司的战略上也会重点投入,会在内部管理、措施、机制方面有所区分,有所隔离。

李强强:以前广联达主要是产品型的业务,占比达到了80%~90%,而项目型业务只有10%~15%左右,现在这个结构有没有发生变化?

贾晓平:这个结构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在互联网方面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大约再过一年,互联网能够占到10%,我们期望在未来5年之内,互联网能够成为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比到50%~60%。

行业的软件专家

李强强:你现在更愿意给广联达树立一个建筑专家的形象,还是一个软件专家的形象?

贾晓平:这正是行业软件公司最纠结的一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建筑行业的特征,首先建设方都是围绕着具体项目工作,如果说离开了项目,我们的工作方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或者有可能不称之为工程建设项目。

其次,我们每个项目最终都会交付实实在在的建筑,我们在企业开展中,存在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这个数据量非常庞大。我们这个行业经常会在现场,特别是在施工现场,或者经常出差,要考虑如何处理办公管理方面的问题。

所以,通用软件的公司做个软件专家就行,但是行业软件公司还必须得懂本行业,所以广联达更多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做行业的软件专家。

李强强:广联达以前收购的北京梦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兴安得力软件有限公司,都属于横向的收购,有没有想过在纵向去拓展业务,即上下游整合?

贾晓平: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广联达公司会变得更加的开放,更加的自信。毕竟我们从刚上市到现在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适应从一个私人公司变成公众公司的过程,需要适应一步步成为这个行业营业收入上的老大。在实现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会显得更加的开放,更加的包容,这是这两三年之内发生的内在变化。

开放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我们正处于拥抱移动互联网的阶段,互联网的精神本身就是开放的。如果你还是一个封闭的状态,公司就不可能做好,就像你讲的基因。

绿色建筑变为刚性需求

李强强:两年前,在绿色建筑方面,广联达提出了企业应该关注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但当时并不能很好地被客户接受,现在情况好转了吗?

贾晓平:现在应该好多了,根据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的数据,建筑的能耗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现在提倡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上,2020年欧盟碳排放要达到零排放。如果我们把时间再拉长一点,经过第三次工业革命,建筑将不再是高能耗的建筑,而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体。每个建筑都可以产生能源,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建筑行业的从业者该如何应对这个变化?答案就是智慧建筑,在设计、施工、生产、监管时候都更加智慧一些。

智慧建筑或者智慧建造,我们尝试用比较专业概念去定义它:就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设方与使用者之间改变,提高交付的效率,加大交付的灵活性。让我们对建筑有一个更透明的感知,让监控更深度智能化,最终实现绿色的、智能的建筑。

特别是从去年出现较严重的雾霾之后,所有人都关注污染这件事了。大家通过数据分析污染的原因,发现建筑物(包括建造的过程)是最大的污染源,这个时候大家就开始接受绿色建筑的概念了,心态也变得更开放一些,愿意去接受和改变了。

李强强:客户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接受了?

贾晓平: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要避免一些不好的现象,这涉及到创新的问题。美国的创新最大的特点是他对创新很包容,其认为新技术的发展会有一个过程,愿意尝试新技术,等它有价值了以后再不断推行。

但是我们国家的情况不同,在接受新技术的理念后,人们希望新技术立马成功落地,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你只能是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教育客户过后,你还得按照客观规律来走,速度再加快一些,没有别的更好地方法。

李强强:绿色建筑逐渐从柔性需求变成刚性需求,广联达的生命周期管理从策略上是否有改变?未来有哪些打算?

贾晓平:在绿色建筑建造过程当中,信息化将支持建设行业,我们就要考虑信息化如何支撑绿色建筑。

建设信息化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项目和运营深度集成、运用阶段。在项目管理当中,BIM(建筑信息模型)就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第二个阶段是BIM+PM(项目管理)+DM(数据化管理)。第三个阶段是进入到整个4MC阶段的全面应用,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化的理论,有可能在局部方面还有移动应用或者互联网应用。

现在,在项目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项目的信息化水平。在建筑实体上,我们要用BIM不断提高建筑信息的模型。在数据方面,我们用BIM数据管理提高数据的管理水平。在经常出差方面,我们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支持,用云计算提高我们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建筑行业信息化的特征。我们简称是4MC模型。

4MC也是这个行业信息化的最明显的特征,它主要是项目管理、建筑信息模型、数据服务为管理、移动应用服务和云计算。广联达的发展和业务定位,产品的研发、布局、市场推广都在往这个方向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

上一篇:涞水的“大七环”机遇 下一篇:西门子的“工业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