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如何扩容增效

时间:2022-10-14 02:55:26

谈“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如何扩容增效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正在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青睐,很多老师纷纷转变原有的旧的教学观念,大胆地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笔者也不甘示弱,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尝试“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一段时间过去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之初,都会遇到一些接踵而至的问题。而笔者最大的困惑就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有时反而课堂容量小了,课堂效率低了。

课后,笔者深入到学生中去进行跟踪了解,一部分学生纷纷说:“老师,我总觉得这节课学的知识还很模糊,没来得及消化巩固”:“老师,合作讨论的时候我们不能善始善终”“老师,你上课时要求我们合作学习的内容我会了,可课后做题目还是不会”;等等。

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呢?思虑再三,笔者认为,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的一些弊病:第一,学生课前对课堂内容缺少及时的必要的预习,只能课前时间课上补;第二,学生不会合作学习,合作低效,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第三,课上缺少必要的反馈提升,没有紧张感,拖沓低效。

经过思考和探索,笔者充分认识到重视预习、重视高效合作、重视反馈提升能最大限度地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活动单导学”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使小课堂有大作为。

由此,笔者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重视预习。

首先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预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预习的效果好差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其次,让学生明确预习什么。笼统地来说预习主要是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把要学习的知识浏览熟悉,对自己通过自主预习已经明白的和依旧不明白的知识,做到心知肚明。最后教会学生一些具体的预习的方法,告诉学生方法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文而定,在预习的过程中不拘一格地学习问题。发现问题。

例如预习一篇文言文,笔者一般要求学生做到熟读文章,了解文章所讲的大体意思,把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不能理解的部分,包括字音、字义、句读等等,用不同的标记注明,留待课堂上合作解决。

通过对预习环节的重视,节省了很多在课上不必要花费的时间。笔者要求大家把自己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整理出来,由每组选派代表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如果有些小组提出来的问题是相同的,就可以不用重复讲解,而绝大多数小组都提到的这个问题,笔者也就可以知道这是应该重点讲授的部分,也就能够切中肯綮,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了。让课堂时间得到最大利用,也就能进一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了。

第二,重视课堂的高效合作。

“合作”并不是我们简单意义上理解的三五一群,七嘴八舌,最后一哄而散。它应该是合作群体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齐心协力,献计献策,最终完成这个任务。

笔者总结了尝试使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之初的做法,发现在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时,有时使合作形同虚设。布置一个任务给学生们,大家肩挨肩、头碰头地聚在一起,站在讲台上满眼看上去,他们讨论合作得热热闹闹,当笔者走到他们中间去,聆听他们的讨论内容时,笔者发现要么他们讨论的内容已经离题万里,笔者只能给他们友情提醒,才能使他们“迷途”知返。要么他们就很拘谨地坐在那里,面面相觑,笔者耐心地询问他们讨论合作得怎样了,他们也只是赧然一笑。更有甚者,浑水摸鱼,装模作样地讨论合作,实则是在谈话说笑。这些合作显而易见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后来,每次在合作之前,笔者都反复强调大家讨论合作的重点是什么,在合作过程中,一旦发现有这样的倾向,立即“拨乱反正”,并在分配小组的时候,适当注意不同性格学生的搭配合作,性格活泼的可以带动性格内向的,使他们主动地融入到小组合作中来,性格内敛的可以约束性格外向的,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游离到学习范围之外。另外笔者把自己也当做是他们中的一员。一方面进行必要的监督,而更多的是参与他们的讨论。当他们对某个问题莫衷一是时,笔者或宛言一笑不置可否,或旁敲侧击,或友情提醒,为的只是他们能够通过合作,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捕捉到瞬间的灵感,寻找到破解问题的密码。

通过对合作环节的重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的确提高了,他们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自身的课前预习,加之老师适当地提醒),全神贯注地融入合作学习中。很快就完成了合作任务,这样一堂课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多得多了。这也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大家感觉自己在单位时间内解决的问题多了,自信心有了,成就感足了,积极性高了,合作讨论的劲头也就更强了,时间没有变,还是短短的45分钟,但大家的作为却大了。

第三,重视反馈提升。

反馈提升是被笔者忽视掉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初,使用“活动单导学”这种教学模式时,笔者只是片面地理解为主要就是让学生活动,让他们多说、45分钟时间,大半时间讨论得轰轰烈烈,可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终,就形成前文所说的那些困惑。

有一次去听一位老师的课,前面的各个活动环节都安排得很紧凑,最后他还留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大家进行反馈提升训练,通过这个环节的设置,学生们的困惑就迎刃而解了,而笔者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它不仅可以总结一堂课大家所学到的知识,还可以让老师明白自己的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有效地制定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琼,托马斯说过:“课程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老师”。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前。笔者果断地取他人之长,改自己之短,每一节课上都尽量留下时间给学生们进行反馈提升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们有了紧张感,知道老师会及时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在意老师会注重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久而久之,课堂学习也就不敢怠慢了,学习效率也大为提高了。

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促进笔者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其推行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要在尝试中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地进行创新。在运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同时,作为教者。还要进一步完善它。如果把它比做是一艘船舶,我们坚信,这艘船舶一定能乘风破浪,越行越稳,越行越远!

上一篇:“教学公平”模式在城郊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应... 下一篇:让语文教学回归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