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10-14 02:15:32

胶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中等职业教育已面临严峻的挑战。90年代上职业中学是很荣耀的事,普通的初中学生望尘莫及,时过境迁,职业中学毕业生原有的特殊优势已不复存在。中等职业教育由热降冷,期间历经了社会经济、用人制度、学校就业分配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使职业教育学校面向市场办学,优胜劣汰,它给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一、胶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生源不足,质量较差

家长送子女读职业学校是为了争取一个分配工作指标,让子女早日抱上个“铁饭碗”,因此,历年来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十分充足。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原来的"铁饭碗"被打破,加上大学生毕业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普遍追求使用高学历人才的"拔高"政策,使得处于较低学历的中职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职业教育学校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另外,社会力量办学的增多对职业教育冲击很大,这些原因都造成普通职业教育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尽管现在初中毕业生较多,但由于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以及中国人旧有的面子问题,许多家长宁愿让孩子复读,也不愿意将孩子送往中等职业技术院校进行教育,这就造成了普通高中的生源供大于需,而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则需大于供。现在的职业教育学校招收的都是普高的淘汰者,生源总体素质大大下降。由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不能够接受所谓的正规的高中教育,甚至于即使复读也很难上普通高中,同时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提供的中专——大专——本科的受教育方式,使得许多家长抱有侥幸心理,将自己的孩子送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教育。这样,在成绩优异的学生上普通高中,成绩中等的学生复读上普通高中,成绩差的同学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模式下,越来越多的成绩差的同学被输送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也给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都增加了困难。

(二)经费不足,发展困难

尽管近年来胶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但目前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总体投入仍然偏低,投入的资金还不够用于学校基础建设,对于学校教学所需的设备和实习材料基本没有财政资金投入,全靠教育自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办学条件改善步伐缓慢,突出表现在实验器材、实训设备配备率低,与现代职场要求差距很大。

(三)师资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高质量的专业教师不足

1、高质量专业教师缺乏。由于胶州市职业学校大都是由普通高中改制而来的,因此目前职教师资队伍中,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专业课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而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教师更少。

2、教师补充困难。在师资补充问题上,由于面临职校教师福利待遇普遍低于普高,教书无成就感的窘境,以致于不仅无法吸引外来优秀教师外,还造成了部分有能力的骨干教师流向重点普高等问题。同时,专业教师的聘任也比较困难。目前高职师范本科毕业生较少,市场前景看好的专业学科教师十分缺编,普通师范生又难以胜任。

3、教师培训机制滞后。由于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加之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培训陷入两难境地。不培训则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适应教学需求;外出培训人员“过多”的话,经费怎样解决、专业教学怎样安排?现在虽然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参加青岛市及其以上级培训,或者到企业实践锻炼等途径来提高自己,但这部分教师所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较小,大部分专业教师得不到良好的培训机会,导致知识结构的更新、专业技能的提高、综合素质的优化都受到很大影响,不能较好适应教学和市场要求。

(四)职教与外部关系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职业教育与经济部门和劳动就业关系的直接性,决定了职业教育涉及部门多、受制约的因素多等特点,远比普通教育复杂,它需要与社会之间,与各类教育之间,特别是与行业、企业之间紧密联系,构成有机整体,才能充分发挥效益,保持其健康发展。目前,胶州市职业教育协调外部关系的机制不够健全,没有成立一个相关组织进行指导和协调,导致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不够深入。现在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办学所依靠的是以前建立起的良好用人关系和个别企业的热心,缺乏机制保障,难以在所有专业实施,更难以长期合作。

二、胶州市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方法

职业教育以培养“现代技能型人才”为重点,服从社会大局,服务经济发展,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我市率先抢占“拥湾发展”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以布局调整为重点,推进“中心校”建设

按照全国职业教育关于“规模调大、结构调优、专业调强、特色调明”的精神及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加大投入,并点合校,面向区域,服务市郊,强化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五校合一”(职业中专、职工中专、职业高中、电大和成人中专)、建设“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校”的蓝图,提前完成职业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新校建设已列入我市2009年重点工程,计划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努力争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

(二)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继续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全面实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互利双赢”的做法,推进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坚持“三个零距离”的办学方针:即学校与社会零距离,专业与企业零距离,技能与岗位零距离。强化为行业、企业服务的意识,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为企业服务的水平。建立企业接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制度,职业学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并由企业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体、兼职为补充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职业学校的骨干、长线专业教师,主要从应届毕业生中选聘;对非骨干、非长线专业所需专业课教师,从社会上聘任兼职教师。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教师接受校本培训、到大学深造、下企业顶岗锻炼、出国进修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制度,使专业教师每年安排2周以上的时间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建设实训基地,培养实用人才

充分利用好青岛市“现代制造业实训基地”,提前做好充分论证,认真做好教学内容、实训计划的衔接及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确保外出实训工作安全、有效;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资,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结合职业教育中心校建设,集中力量筹建一处公共实训基地,用于全市职业、成人学校学生实习实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其它成人教育短训,重点建设机电、焊接、数控、汽修等专业,建筑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培训工位达到1000个。同时,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实习就业前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加强与部门、企业、行业的沟通与联系,共同做好培养培训及安置工作;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择业观等,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上一篇:工民建及高层住宅施工的工程管理 下一篇:做好车辆调度工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