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机构ISAAA

时间:2022-10-14 01:55:34

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机构ISAAA

ISAAA(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的全称为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机构。这是一个非盈利的国际性组织,成立于1991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州伊萨卡的康乃尔大学内。ISAAA的任务是,通过建立南半球公益机构与北半球私人公司之间的伙伴关系,促进从发达国家获取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成果,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输送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技术成果,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业收入,减轻贫困,特别是减轻资源贫乏地区农民的贫困,最终实现农业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007年10月9日~16日,本刊总编辑李振中在菲律宾工作期间,对ISAAA组织高级官员RANDY先生作了专访。

记者: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生活水平较低,农民收入不高,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你们在改变发展中国家贫困方面作了很多工作,请你先简单介绍一下ISAAA的成立背景。

RANDY:ISAAA是在生物科学领域取得巨大进展及其成果已应用于传统植物育种中并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的形势下诞生的。80年代中期,生物技术发展势头看好,数亿美元的资金投向植物科学新技术的探索和开发中,其中大多数技术是在隶属于学术机构的私人公司中研制和开发的,具有知识产权性。但是这些技术基本上由发达国家的私人公司拥有,其投资份额约占全球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投资的75%。由于在政治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受到长期的限制,加上资金的缺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享不到这些先进技术所带来的收益。

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取和应用具有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成果,在纽约资源发展基金及其资助者和日立基金的共同资助下,创建了一项国际生物技术合作计划。就是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公益机构和私人公司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并把这种伙伴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上,实现生物技术成果的转让。

记者:ISAAA的战略计划是什么呢?

RANDY:一是重点放在发达国家已经试验过的且成功可能性很大的生物应用技术的引进上;二是突出提高食品、饲料和纤维作物的产量,特别是提高资源贫乏地区作物生产力,致力于可持续农业,优先考虑园艺和林业;三是集中在组织培养、诊断技术和转基因植物这3种植物生物技术产品开发上;四是优先考虑评价发展中国家发展生物技术的益处和约束性,包括引入重组基因产品的生物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评估,社会经济评价,知识产权和抗性基因的开发。

记者:ISAAA组织一般都提供哪些服务?服务对象是哪些人呢?

RANDY:ISAAA组织的服务内容采用五个战略步骤提供服务的试验计划:一是帮助发展中国家确定需要的生物技术、优先应用的项目以及评价潜在的社会经济影响;二是监督和评价发达国家的专利生物技术成果的可用性;三是提供“诚实经纪人”服务,在需求者与优秀的专利技术之间建立联姻;四是筹措捐赠机构的基金向许可生物技术产品应用的国家投放,并提出实施建议;五是提出发展中国家使用生物技术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的技术建议,为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制定以及生物技术产生的各种影响的评价等方面提供帮助。

ISAAA组织的服务活动,最初重点放在12个发展中国家:亚洲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非洲的埃及、肯尼亚和津巴市韦;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之所以选中这些国家是因为他们具有推进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能力,并且政府将支持生物技术的应用。ISAAA在区域合作计划的框架内也为其他邻近国家提供生物技术各方面的服务。特别是近几年跟中国有了越来越多的合作,中国这几年在生物技术的发展方面进步很快。

记者:ISAAA组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想肯定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吧?具体来讲都有哪些呢?

RANDY:目前ISAAA大约有12项计划被开发和实施。第一项计划的成功范例是为了控制马铃薯品种的病毒病由盂山都(Monsanto)公司向墨西哥捐助的外壳蛋白基因,并由洛克菲勒基金提供资助,用于技术转让和对墨西哥的科学家进行培训。由墨西哥科学家培养出的第一代转基因马铃薯于1993年开始在田间试验,随后在1995年~1997年连续在全国大田试种,很有发展希望。同时为了测试和引进重组基因产品,该计划还帮助墨西哥建设基础设施、制定生物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管理办法。

其他计划有:对亚洲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病害(黑腐病)的非放射探测技术;玉米病害的几种诊断工具的研制和转让;番茄病毒病的监测网络,木薯的选择性标记基因的转让等等。随着ISAAA东南亚中心1997年的建立,一个宽广的计划投资组合正在形成。可以说,ISAAA计划取得的成就证明了把具有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成果转让到发展中国家的可行性。

有人说,生物技术只对大农场主有利。事实上,生物技术同样将为世界范围内小规模和资源有限的农户带来可观的利益。就我们掌握的情况看,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500万采用Bt棉的小农户所经历的情况已证明这样一个事实:生物技术将许多优越的性状嵌入了作物的种子中,而这些作物非常适用于小农户致富。据ISAAA 2003年11月6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菲律宾种植Bt玉米的农民,去年纯收入平均增长了34个百分点。研究表明,无论从单产产量、生产成本、利润率还是满足农民家庭生存需要的能力方面,Bt玉米的杂交产品都要优于相应品种传统型培育玉米的杂交产品。应该说,推广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经。

记者:中国在推广种植转基因作物上有没有比较成功的例子呢?

RANDY:自从诞生起,转基因作物就招致了怀疑、拒斥和争议,但是在世界许多地方,它的种植面积不断增长。据 ISAAA的统计,2006年全球22个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达到了1.02亿公顷,比前一年增加了13%。

有些农民就说,他们其实也知道围绕转基因作物有很多争论,但是千真万确的是,它提高了收成、改善了种子质量并帮助农民改善了生活。

尽管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之间就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道义性问题争论不休,许多农民还是与科学家一同默默地工作,克服着他们在利用这种新兴技术时遇到的种种小问题。

但是转基因作物的优势却是十分明显的:最常见的转基因作物是把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通常缩写为Bt)中的一个基因添加到植物基因组中,这个基因会在作物体内表达一种毒素,能杀死鳞翅目昆虫的幼虫。鳞翅目害虫是很大的一个昆虫种类,包括棉铃虫和水稻螟。科学家已经证明这种转基因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无害。

中国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协会的会长祖茂堂是第一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中国农民。他说:“我种植转基因作物也是因为长期以来被棉铃虫折磨得没有办法。”90年代中期,许多中国农民无法用常规农药来控制棉铃虫。“这些小虫对农药的抗性太强了,成虫居然能在杀虫剂溶液中游泳。”祖茂堂回忆道。他跑到北京的中国农科院求援,经人介绍认识了著名农业生物技术科学家郭三堆。祖茂堂回忆说:“当我第一次目睹了棉铃虫在吃了抗虫棉的叶子后死掉的情景,我既高兴又震惊,觉得试验转基因棉花的风险值得冒。”

两年后的1997年,政府批准了郭三堆的抗虫棉。那年,祖茂堂用郭三堆的种子取得了棉花产量翻番的佳绩,而且使用的杀虫剂和花费的工时要比以前少得多。

记者:目前全球推广转基因作物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RANDY:据我们的董事会主席克里夫・詹姆斯先生透露,目前美国以及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和中国依然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种植国。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以13%的速度迅猛增长,首次突破了一亿公顷。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户数量也迅猛增加,首次超过1000万户。

据了解,200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户获得的纯经济效益估计为56亿美元,1996年到2005年的累计效益高达270亿美元。2006年,仅美国就种植了5460万公顷(占全球生物技术作物总面积的53%)。22个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包括11个发展中国家和11个工业化国家,前8个国家的种植面积都超过了100万公顷――这为全球转基因作物在未来实现增长奠定了广泛、稳定的基础。去年,超过90%即930多万转基因作物种植户都是发展中国家资源匮乏的小型农户,其中大多数都是中国农户。

目前,全球共有13亿人正在经受贫困的折磨,有8.52亿人遭受着饥饿或营养不良的困扰,而传统种植方法已经难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尽管基因产品和转基因作物不是万能的,但却非常重要。所以说,争论归争论,依靠生物技术解决日益增长的吃、穿问题,正在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

上一篇:超越是一种态度 下一篇:未来10年濒临消亡的10桩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