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菜园,屋顶上的童话

时间:2022-10-14 01:49:55

空中菜园,屋顶上的童话

绿色屋顶:青春,是生长的绿色

采草莓,追母鸡,逗山羊,包饺子,翻土锄草,倚着小篱笆晒太阳……这是2013年3月,黄柯的美好一天。而最神奇的是,这片闲适的乐土,高高居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之上,宛如一畦悬在空中的田园。

创造了这样一幅梦幻图景的黄柯,是一名剪着清爽短发、爱笑、热爱生活的女子,上海知名景观设计公司的项目经理。作为景观设计师,她做着给城市梳妆打扮的工作。

2010年,黄柯与团队参与了上海世博会环境景观设计,由他们设计的展馆绿色屋顶让人眼前一亮。黄柯马上冒出一个想法:如果在上海推广屋顶绿化呢?

是的,作为一个生命,对绿色的渴求是一种比赚钱更强烈的动力。

截至2010年,上海共有2900万平方米的闲置屋顶,恰巧“屋顶绿化”又是市政府“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的项目。天时地利人和,世博会结束后,黄柯组成了一支团队,决心在上海推广“屋顶绿化”项目。可她面临着很现实的问题:成本过高。

如何去除成本压力呢?他们想到了让绿化产生经济效益的模式——空中菜园。

屋顶种菜,听来容易,做起来很不简单。从硬件说,首先,要考虑建筑的承受能力,超过十层的建筑物顶楼就不合适。即使是十层以下的楼,也要根据建筑结构图,精确计算承载能力,才能科学地布置土壤、灌溉等等。

在农科员的帮助下,他们采用了便携式的种植箱,来替代地表布土。种植箱由泡沫制成,里面装的是有机土,产出的是都市人稀奇的有机食品。

生菜、西红柿、胡萝卜、西瓜……连同果树都可以在空中菜园种植,现实版“开心农场”不再是动动鼠标的事儿。

黄柯和她的伙伴,终于可以用青春点亮这个大城市的一抹绿色了。

空中菜园:屋顶,请给我来杯果汁

有了菜园的蓝图,可到哪里找屋顶呢?屋顶属于物权共有,要取得大部分住户同意并非易事。一番迂回曲折后,团队瞄准了企业。

随着项目推广,空中菜园引起了不少共鸣,浦江华侨城的一家企业把120平方米的屋顶让出来做“试验田”,激动的青年们赶紧挑选种子,搬来种植箱,为番茄和葡萄藤搭架子,忙得不亦乐乎。

二十天后,水灵灵的番茄已挂满枝头,绿色的生菜、红色的辣椒、橙黄的胡萝卜都已成熟。大家还搭起了木制的吧台,放上榨汁机和杯子。从沉闷的办公室出来,在这里拔拔草、松松土,再拌点生菜沙拉,来杯现摘现榨的蔬果汁……简直是一个微缩的现代农庄,他们就是快乐的农夫。

源源不断的资源随之而来。2011年,空中菜园入围首届英国大使馆绿色生活行动项目,作为中国赛区六强,不仅获得3万元的启动资金,也赢得了关注的目光。不久,他们又获得了上海市科委给予的80万元研发资金。

2012年4月,满城尽是春天的气息,家住大上海国际花苑的一位白领找到了黄柯。她是一位母亲,希望黄柯帮她在面积102平方米的露台上,打造一个亲子农场。

历时半个月,黄柯的团队设计出了一个家庭专享的娱乐、聚会、休闲的蔬菜花园。这个作品通过巧妙的空间设计、情景植入,提供了孩子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为小家庭增加了一份惬意和温馨。

创意农场:绿色,让生活更有腔调

同年5月,一次展会上,团队结识了一家具有创新意识的上市公司—-开能净水。了解到空中菜园的创意后,领导马上提出,要在四百多平方米的屋顶打造一个供员工休闲的农场。

最巧妙的是,开能净水设备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中,预留有营养成分,正好可以用来在屋顶进行灌溉。因此,空中菜园成了整个厂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了向参观者们展示产品的舞台。黄柯他们还利用应用智能化灌溉、太阳能、废旧物品回收改造等技术,将闲置屋顶整合成一个企业形象招牌。

员工可以在工作之余去楼顶伸个懒腰、喝杯蔬菜汁,在下班的时候,摘一把新鲜的叶子菜回家,这在大都市可是少有的福利。

2012年8月,已经有了“绿色屋顶”的现代能源集团找到了黄柯团队,希望减少绿化的后期运营成本。一个多月里,团队结合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时尚设计手法,将整个屋顶打造成了一个微缩的郊野田园。两百多平方米的地方,拥有菜地、果林、溪流、农田,甚至还有一口古井。

空中菜园不仅带来一种情调,还能降低温室效应、节能减排、改善生态坏境、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黄柯说,她刚建设了一个儿童创意农场,旨在让更多孩子体会到参与劳动、学习社科知识、享受大自然的快乐。农场现有三头羊、两只鹅、六条狗、很多只鸡,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黄柯说如果能增加两只小猪、四只兔子,再有一匹小马或骡子就完美了。届时,她想在农场弄一个“萤火虫复育计划”,这样的夏夜才比较有腔调。

上一篇:度室内色彩预测 下一篇:把国粹传播神州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