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4 01:38:51

舒适护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舒适护理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的理论包括五个特点(最易懂、最务实、最实惠、最广泛、最迅速)、四个内容(生理、心理 、社会 、灵魂的舒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舒适护理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提高了护理质量,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关键词】舒适护理;临床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49-011 模式简介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更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全过程。弗罗伦萨*丁格尔强调病房必须空气清新、条件舒适、环境清洁及安静,其理论形成了早期舒适护理的萌芽。1995年Kolcaba指导[1]这一实践上升到理论,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的概念,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1998年台湾华杰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提出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式双C护理模式,他认为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的重点[2],强调护理人员除目前的护理外,应加强舒适护理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病人,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加注重舒适感受和病人的满意度[3]。

舒适护理理论包括5个特点:最易懂,即用简单方法可改变患者的不适;最务实,即通过临床操作,让患者立即得到较好的效果,让患者满意;最实惠,是让患者直接受惠最大的模式;最广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应用于多种疾病都受益。最迅速,应用简单的方法,可迅速改变其不适的感觉(减轻或消除),使患者迅速受益。4个内容[4]:促进生理、心理、社会、灵魂舒适的护理。本文结合舒适护理的理论,将该理论应用于临床整体护理的实践中。

2 临床实践

2.1 患者入院时的舒适护理

2.1.1 物理环境的舒适 病区需创造舒适的环境。舒适环境的管理是重要的护理活动[5]。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湿度能提高环境的舒适度。治疗环境应避免强烈的阳光、噪声以及强烈的气味,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定时进行空气净化及消毒。

2.1.2 人文环境的舒适 护理人员营造良好气氛:淡妆上岗、仪表端庄、精神饱满、举止稳重、行动敏捷,实行微笑、礼貌服务,并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于新入院的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笑脸相迎,以亲切的言语,和蔼的态度自我介绍,介绍其管床医生、护士,介绍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将患者带到病房,介绍同室病友,讲解入院各项检查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及时请管床医生来看病人,适时请治疗效果好的患同种疾病的患者现身说法,以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增强信心,配合治疗。护理过程中应提倡情感服务,经常面对面和患者交流,根据其情绪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采取温和亲切的方式传递关爱、安慰和鼓励,使之树立信心,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完成治疗。这样,舒适的环境,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使病人缩短环境的适应期,提高社会适应与调节自控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抗病能力[6]。

2.2 症状的舒适护理

2.2.1 减轻疾病及并发症带来的不适 减少疾病的不适,是衡量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有效标准,而舒适护理的护理活动+舒适的研究,最终目的是让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较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研究表明[7],将舒适护理应用预防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疗效显著,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感受到舒适与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增加了手术后获得最大程度功能恢复的可能性[8]。

2.2.2 疼痛的舒适护理 疼痛是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学者调查表明[9],住院患者在生理舒适需求中把无痛放在需求的首位。首先我们要认真评估患者,询问病史,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了解疼痛的时间、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伴随症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三阶梯止疼"方案的基本原则,同医师制定止疼计划,观察止疼效果,同时配合非药物止疼。方法:(1)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2)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参加一些活动,如听音乐作深呼吸,消除恐惧和焦虑;(3)作舒适护理,改变、针灸或药物等综合措施,从而及时消除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2.2.3 舒适的护理技术 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技术,轻柔的动作。尽量集中进行护理治疗,减少打扰病人的次数,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2.3 临终患者的舒适护理

临终生命质量在临床上已经越来越受重视,使患者在临终前达到无痛、舒适并维护其尊严。通常临终患者如癌症患者最后的家是医院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因此临终护理对护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力,维护患者的自我形象,保护病人的隐私,针对每个病人的特点,做好个性化护理,并且要具有癌症等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对其发生及所代来的痛苦又理性的认识,要掌握相应的护理理论及过硬的操作技术,对临终关怀知识要有系统的了解,并具备心理学常识[10]。还要有处理问题及管理等一些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有与病人、家属及医生沟通的能力,以保证临终护理的质量。

小结

舒适护理是对拓展护理领域服务的一种展现,但临床实践中还是一个初级阶段,作为一种模式的确商有争论,但它的内涵的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针对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整体护理,为患者解除痛苦,提高最佳舒适护理服务,同时又促进了舒适护理水平的提高[11]。他顺应了整体护理的发展,目的在于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社会、灵魂和谐统一的健康状态[12]。把舒适护理具体落实到各个环节中,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愿望,使其有一种温馨感、亲切感和家庭感,体现了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感受到舒适的照顾和关怀,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应用舒适护理也可使患者积极主动参加医疗护理活动,进一步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爱,充分体现了以人文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参考文献

[1]Kolcaba-KY,The art of comfort[J].Jmage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1995,27(4):287-289.

[2]杨洁.舒适护理模式之我见[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0):23.

[3]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410.

[4]艳丽,浅谈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3):219-220.

[5]Cameron BL.The nature of comfort hospitalzed medical patients[J].Journal of advanced Nuesing,1993,18(3):4230.

[6]邹询.现代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41.

[7]黄静莉,周红娣.舒适护理在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07.11(1):85.

[8]周演铃,宋红梅,俞素云.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与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11):28-29.

[9]陆烈红.病人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37-938.

[10]卢人玉,龚爱珍,肖清秋.宁养院临终关怀工作特点及护士素质要求[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5-6.

[11]张宏.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15.

[12]周芹,甘妙玲,唐坑珠.舒适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杂志,2006,12(19):852

上一篇:浅谈医院信息化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 下一篇:妇科恶性肿瘤应用紫杉醇化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