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应用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探讨

时间:2022-10-14 01:14:29

元认知策略应用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探讨

摘 要: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计划、监控和评价。在高职听力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元认知意识以及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可以教给学生有效的学法,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高职 英语听力教学

一、引言

2000年,在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出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其要求把听、说放在了"一定"的位置,注意到语言发展的规律,加强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此外,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实用人才的教育,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加强英语听说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要想提高学生英语听说交际能力,首先要提高听的能力。因为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实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际活动的核心,是发展其他一切语言技能的基础,良好的英语听力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

然而,我国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依然往往过多强调视觉输入(阅读)和语法教学,忽略听觉输入(听力),从而导致大多数高职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很差,严重影响语言的吸收,影响交际能力的培养。[1]

其中一方面体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听力策略训练指导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还是比较注重语言体系、知识面以及语法概念的传授,而在听力技能和学习策略的训练方面不成系统、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听力课教学的方法存在弊端。如许多听力课教学的程序很简单:教师放录音,学生边听边做练习,最后老师对答案,稍加解释,一篇听力材料的训练就算完成了;有的教师只要求学生多听,不教学生怎样去听,因此学生即使听的多,进步也很小。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自然而然地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关注要点。

二、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

关于学习的探讨自古有之,但教会学生学习的学习策略研究却是近二十年来才兴起的新鲜研究课题,特别是关于学科学习策略的研究时间相对更短。学科学习策略即指与特定学科知识相联系,适合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许多语言习得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学习策略都进行了定义,其中O'Malley&Chamot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策略划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而元认知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FIave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意义是人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一般认为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种成分。[2]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元认知知识是进行自我监控活动的基础,元认知体验是学习成功的动力,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水平的外在表现,制约着元认知知识的获得程度。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个整体,从而保证认知活动的顺利完成。由此可见,对学生来说,元认知实际上就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自己、学习任务与学习方法的认识,来准确地体验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主动地有效地发展自己。而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在学习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控制,以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证实,元认知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效率高,学业成绩好,反之亦然。[3]

其中,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大致可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估策略。计划是指提前了解学习任务的具体状况、组织学习任务,为成功的语言学习做好准备;监控是指监控执行任务的过程、监控策略的运用、监控信息的理解;评估即可以指监控过程中对信息理解正误的评估并随时做好管理与自我调节,也可指听的任务结束后对听力理解的自我检查、信息反馈和概括总结。[4]

总的来说,元认知策略就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认知和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监控和调节,这也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对运演的运演"。[5] 学习者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成败。

三、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听力的关系

听力内容一闪即逝,英语听力理解既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一种元认知活动过程。英语听力理解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过程既具有明显的层次阶段性和瞬时性特点,这一过程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音、字、词、义的辨析和意义的重新建构。听者要想成功地完成这个过程,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方面的能力,还必须要有意识地对听力理解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控和评价,并在发现问题后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听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属于元认知活动,因此也就需要把元认知策略应用到听力中。

在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元认知策略对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个听力理解过程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Vann Abraham早在1990年就曾研究发现,学习不成功并不缺乏具体的认知策略和技能,其失败关键是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该在什么时候、在哪种情况下采用哪种策略或技能。[6]

围绕学习策略和元认知,中西方教育心理学领域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学习策略的元认知训练,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元认知训练被成功地运用于学科教学实际,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理论性研究方面:周英根据元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可分为课前策略、课堂策略及课后策略三个阶段,讨论了通过采用自我检测检查表和自我评估表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听力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林琼借助心理学有关认知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听力理解与学习者成功的监控能力有关,而英语听力不成功者因其较低的元记忆能力和不良的人格特征抑制了其对自身认知活动的有效监控;陈家旭把元认知理论引入多媒体外语听力教学中,通过加强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控制的培训,达到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目的;在实验研性究方面:田星通过内省法对实验班级进行元认知策略训,比如要求学生通过写周记、口头汇报找到他们听力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有的放矢采取最需要的、最合适的学习策略,发现在听力教学中加强元认知培训是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必要和有效的途径。[7]

四、结语

总之,在高职听力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元认知意识和技能以及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就是要改变学生听不懂、耗时多、没成效的现状,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这样,不仅英语教师找到了一条省时省力且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而且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将对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对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阳,张为民.大学英语学习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J].外语教学,2006(3):59-62.

[2]窦洪庚.发展元认知与实施自我评价[J].化学教育,2004(11):10

[3]丁桂红.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培训[J].长春铁道学院报,2008,(2):181-182

[4]杨坚定.听力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培训[J].外语教学,2003,(4):65.

[5]武和平.元认知及其外语学习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0,(2):17.

[6]杜爱红.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写作[J].重庆大学学报,2004(10):91-95

[7]周晓玲,何茂勋.回顾与反思:中国英语界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研究成果的总结[J].高教论坛,2006(6):35

作者简介:韩薇(1982-),女,山西芮城人,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上一篇:民族中学学生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下一篇:通识教育培养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