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的新措施刍议

时间:2022-10-14 01:13:19

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的新措施刍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日渐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中面临的生存困境愈发凸显,这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构成了新的挑战。建筑施工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长期处于活跃的地位,但随着建筑房地产市场的趋冷,以及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改善自身经营管理,创新经营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本文将就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就如何进行创新经营管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新举措

一、引言

前些年,我国的房地产业经历了迅速扩张的发展时期。现阶段,施工企业面临的经营成本压力骤增,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并进而自身的发展,都是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重大难题。施工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施工企业必然面临的选择。

二、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完善

从近些年来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来看,相关的制度不健全是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优劣的根本性因素。在内容和监督方面,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制度都还不完善和健全。在有些管理项目上,为了削减投入,降低投资额度,对相关人员和部门的设置任意进行裁剪,也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甚至存在让不相容岗位由同一人担任的情形,如果长期下去,对建筑施工企业建筑的质量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2.人才的缺乏

一方面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巨大的缺口,一方面是我国的人才市场不能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服务。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保障性因素。如果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无法满足施工管理的需求,或者说对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序,施工质量的控制了解的不够深入,那么,可能导致相关安全的隐患遗留,也就无法切实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

3.意识的匮乏

意识的匮乏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很大的问题。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成熟,建筑市场的容量越来越大,我国的很多建筑商为了承揽建筑施工企业,不惜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承包建筑施工企业,进而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的下降,而这主要是发包方意识匮乏的体现,为了节约投资成本,不惜牺牲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另外,有的建筑商为了牟取更大的利润,不惜采取偷工减料等方式,破坏建筑施工行业的整体形象。近些年来,发生的多起建筑施工企业质量事故,为相关各方敲响了警钟。

4.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施工企业的良好经营管理的表现之一就是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保证业务流程的流畅和严格执行。但在实际中,很多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形式重于实质,很多管理人员甚至认为“走流程”就是走形式,而忽略了业务流程控制的意义。或者有的施工企业存在领导个人权威凌驾在公司制度上的现象,公司制定的各项制度均处于随意变动和更改的状况中。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够,阻碍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提高。

另外,目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还有组织结构僵化、创新动力不足、新环保措施缺失、重施工轻管理、成本高居不下、资产周转率低下、高负债、现金流短缺等等。

三、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的策略

1.树立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经营管理意识,丰富管理手段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各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意识,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经营管理层可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方式,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予以转化成为符合具体实际的管理制度。当然,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主体和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还应当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从理论中脱离出来,从实践中提炼出管理的精髓,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管制度

从监管方面着手推进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加大监管力度,是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规范的外在推动力。一是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当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行政职能,加大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制定出相关的全面的监督制度,形成定期检查的制度,并对检查的对象实施动态的监管,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及时予以纠正,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予以处罚。

3.创新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创新意味着对旧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对某些不适应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制度和方法适时进行淘汰,并且根据实践经验进行实时的动态调整,让制度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例如,应当确立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终身质量责任制,对于发现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找到相关责任人,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从而形成权责利相对应的良性制度,构建动态的经营管理体系。另外,减少管理机构的设置,让机构实现扁平化,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让经营管理工作开展起来更有活力,提高施工的质量。

4.加强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人才是处于第一位的生产力。为了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突出的问题,有必要通过相关的手段和举措吸引人才,并就如何培养人才形成一定的制度,只有让先进的知识和管理经验具体贯彻到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来,才能改变行业的现状,也才能全面落实相关政策和法规,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维护社会大众的利益。

5.提高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环境

第一,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降低有些施工企业股权过于集中带来的一股独大的负面影响,保证施工企业中小股东的利益。完善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下,施工企业监事会、内部审计部门以及独立的董事的作用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一是完善监事、独立董事的选举机制,确保监事会成员和独立董事能够对董事会的决议形成有效地制衡。二是强化董事会的职能,要保证董事会成员与经营管理班子之间的重合度保持下一定的比例之下,才能确保董事会更好的发挥作用。

第二,优化施工企业组织结构。施工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的前提是对组织结构进行梳理,将组织结构梳理之后,再按照组织结构中岗位的设置对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并划分,避免职责出现重合,也要防范岗位空位的出现。施工企业要保证任何一项业务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人,这样才能避免管理效率的低下,促进管理效能的提高,而且还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方便员工在自身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还是存在着相对较多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其中的意识不强、监管不力等因素,对于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明显的负面作用,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创新发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局面下,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从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各经营管理层意识,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优化组织结构,改善内部经营管理环境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的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尹穗.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J].科技信息,2009(23)

[2]齐宝库,郭亮亮.建筑施工企业多元化经营探析[J].建筑,2010(04)

[3]李彦君.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26)

上一篇:运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下一篇:仿用句式,提升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