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14 12:39:56

激励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高中教学中,物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当学生面对比较系统、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以及高中巨大的学习压力时,学生往往会需要一些激励。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不断改善激励教育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树立起物理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激励教育;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研究

激励教育,就是使用教育管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一、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物理普遍有一种厌烦心理

高中的物理相对于初中来说,更加抽象与系统,就会更不易于理解。而高中生面对高中课程中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巨大的升学压力,本就已经对学习产生了一种厌倦情绪,当面对高中课程中较为难懂的物理时,这种压力也就更加凸显。

2.物理教师对学生缺乏激励

在我国传统教学方式中,往往遵循的都是“严师出高徒”这一思想,所以教师都会以严肃、严厉的教学模式为主,要求学生认真听课,最终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从而感觉物理枯燥、乏味。

二、进行激励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味地给予他们严厉的评价、甚至是批评,就很有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极为负面的情绪影响,从而产生不可预测的可怕后果。

三、物理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

1.经常使用激励性的语言

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这说明在教学中进行激励才是真正的教学艺术。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在物理作业本上写下简短的激励性的评价话语。多进行正面评价激励,在评价中扬长避短,增强学生自信。

2.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在实现目标中对学生进行鼓励

为学生设置一个可以努力的目标,带领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完成任务,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具有非常重大的激励意义。但是目标的设置要因人而异,注意学生之间一些比较细微的区别。

3.分小组合作,小组成员相互激励

分小组合作,组内成员不仅可以相互约束,相互影响,还可以各尽其能,互帮互助。在小组中实现各成员的优势互补,并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而小组成员个体也就会对小组产生依附感,从而获得来自小组内部的激励。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物理教师要想实现素质教育,就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激励教育,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我国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王华.浅谈初中物理激励性教育模式[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2(2).

(作者单位 江西省德兴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对策 下一篇:武昌地区集居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