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与互动

时间:2022-10-14 11:38:47

试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与互动

摘要 中职英语课堂上传统的 “满堂灌”教学是一大弊病,其结果是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交流互动式教学更新了教育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课堂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加强课堂交流与互动,从而提高中职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交流互动

一、中职英语课堂需要交流与互动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流互动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使用互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即在教学中,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中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一种“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创设课堂轻松愉快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中职课堂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不够积极,师生之间相应的教学互动不足,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有些课堂甚至是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自导自演,学生成了课堂上英语学习的看客,这样的课堂容易导致低效甚至是无效。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造成的,教师着眼于“如何教”,过于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的权力,强调学生的被动与服从,从而使教学走向没有学生的教学。这是一种“填鸭式”教育,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认识和改造过程。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源于学生,中职学生因为在中学时基础不好,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他们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与兴趣,以至于形成惯性的沉默不语。也有大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课堂学习能力,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英语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这样的课堂氛围让很多英语课难于继续下去,教师们感叹英语课真难上。

还有一个原因是英语在职校中是公共基础科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学生认为来职校是学技能,他们在专业课的课堂上和老师侃侃而谈,有互动,有交流,更有动手。而对于基础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认为学习英语根本就没有用,因为他们自认为没有机会与外国人打交道,或者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也不需要使用英语。因此认为只要将专业知识学好就够了。在英语课堂上他们只是被动地学习,也就没有交流互动的生成。

二、如何组织实施“交流与互动”式课堂教学

1. 更新课堂教学理念,确立课堂双主体地位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建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具备主体地位。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不同的是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者并不冲突。而且“双主体”的确立意味着师生双方的彼此承认,具有相同的地位、权利,双方人格的平等与机会的平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具有学习主人翁意识,利于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交流互动环境

在英语教学中,师生既然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也就自然成了课堂环境的载体,他们之间的交往决定了英语交际能力的实现与否。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里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师生交流中学到知识,那么师生间的互动是产生积极的正反馈 。

3. 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影响课堂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因素。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统一体,只有教师的组织意识,而没有学生的学习动机,无论如何是互动不起来的。学习动机是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4.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交流互动的生成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课堂交流互动的参与者,也肩负着课堂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监督以及评价等多项任务。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足,师生之间相应的教学互动不足, 就容易使教学成为单项传递的过程。如果教师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组织实施“交流与互动”,就能使英语课堂更有活力,促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4.1 启发引导,交流互动

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反对那种“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强调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在“引导―回应―引导”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设置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相适应的探究问题或任务,通过引导启发,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例如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尤其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相关背景知识,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并通过教师的课堂启发引导艺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动起来。

4.2 应用小组合作,交流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通过学生个体努力和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种信息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不是师向生的单向型互动,而是师生间双向型和师生与生生间的多边互动。英语课堂教学经常采用两人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交流、互相评价等形式,增加了学生在课堂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中,互帮互学,相互沟通,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方式利于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合作学习的轻松环境可以降低焦虑,增强信心,促进学生互动交流的欲望。而且在活动合作中,通过小组式的汇报发言、表演以及组际交流、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不仅提高了课堂英语的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3 使用多媒体,交流互动

多媒体是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乐、音效等数字资源整合在一起,具有视、听、说相融合的特性,把教和学的优点融合在一起,使枯燥的英语教学内容变成互动的双向信息交流,从而取得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可以创设和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和竞争性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调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学生可作为一个旅游者,在虚拟导游的引导下进行参观访问;也可作为一名服务员,在虚拟餐厅里进行点餐服务。多媒体还可通过图片和视频情境训练听说能力;通过视频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背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英语交流与互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4.4开展任务活动,交流互动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相互交流来展示任务成果的教学方法。它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布置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任务,使学生置于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活跃气氛中,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语言实践。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多角度 、多方向、多层面地展开,形成多维互动,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 ,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等。

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尽量真实可行的任务,激励、引导学生参与这些任务,他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还亲自体验了“做事”的经历和乐趣。当然任务的设计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未来职业需求,以及教材大纲的具体要求和学生个人的英语实际水平,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动”起来。中职教材《英语(基础模块)每个单元有个unit task, 如制作个人名片,设计生日宴会,组建俱乐部,模拟招聘会等,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课堂教学活动化、交际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结语

中职英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立足课堂,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使教学过程形成一种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实践的快乐,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并从中获取所需的知识。真正有效的交流与互动,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从而成就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郑金州《互动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刘宇惠 陈浩《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的话语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厦门市翔安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由近三年江苏高考试题谈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下一篇:用坐标关系判断图象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