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4 11:22:51

【摘要】目的 分析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口服氯沙坦钾治疗,在服药治疗后4周、12周进行血压、血肌酐含量、24h尿蛋白含量、肌酐清除率的检测,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第4周后患者的血压、24h尿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较大,P

【关键词】氯沙坦钾;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57-01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也叫做慢性肾炎,是一种原发于肾小球的炎性反应相关疾病[1]。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病理类型多种多样,是临床常见疾病。慢性肾小球起病缓慢,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现象。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应采取及时、积极的治疗措施是延缓病情的有效途径。目前,医学上尚未研究出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特效药,因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以控制尿蛋白量、延缓肾功能恶化、缓解临床症状和预防合并症为主。我院采取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小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排除免疫系统疾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重大疾病。患者的血肌酐含量均小于300μmol/L,尿蛋白含量均大于1.5g/24h;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为34.2±6.4岁;其中中度高血压31例,轻度高血压59例。

1.2治疗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口服氯沙坦钾治疗。每天服药1次,每次服用50mg。并在用药治疗前、服药第4周后、第12周后分别对患者的血压、血肌酐含量、24h尿蛋白含量、肌酐清除率进行检测,然后进行疗效对比,所检测的值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降血压的目标值坐位DBP≤11.4kPa,若治疗4周后为能达标,则加服13mg~22mg氢氯噻嗪片。服药治疗共12周。

1.3统计学处理

2.结果

对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服药第4周后,患者的血压、尿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

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s)表一

注:治疗前后,血压、24h尿蛋白的变化较大,P0.05。

3.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免疫介导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因而目前暂无特效药治疗。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缓解或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为治疗原则。由于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的重点是控制患者的高血压值。这对于减缓疾病进度、缓解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多采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缓解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展进度,此类药物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压,同时还能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压力以及蛋白的过滤,从而有效减轻肾小球的硬化,以达到抑制慢性肾小球肾炎进一步发展的目的。氯沙坦钾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它能有效降低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质的通透作用,使肾小球的高压值逐渐降低以恢复至正常水平。不过使用氯沙坦钾质量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情况,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些争议。

使用氯沙坦钾能减少尿蛋白量和使血压下降,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同时有效减少营养的浪费,但却难以提升肌酐清除率。因此,临床上使用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能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如阿魏酸钠、脉络宁等。氯沙坦钾对于患者的血肌酐的改善一般只在初期能稍稍达到提高的效果,但在用药治疗的第4周至第12周中血肌酐的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用药后第4周的水平),这对保护患者的肾脏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使用氯沙坦钾也会引发咳嗽或荨麻疹等不良反应情况,不过一般概率不大,对不同阶段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的依从性。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服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在服药的第4周后,检测患者的相关指标,其中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较大,P

参考文献:

[1]孙殿波,刘碧坚.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6).

[2]狄君斐,郑道国,王国刚.氯沙坦钾联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5).

上一篇:冠心病心绞痛采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 下一篇:氩气高频电刀在大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