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库环境生态的治理与保护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14 10:55:29

关于水库环境生态的治理与保护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

【摘 要】水库环境生态的治理与保护要求相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科学设计、合理规划相关建设项目,努力控制人类活动对水库环境造成的影响。笔者主要阐述了现阶段人类活动对水库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提出具体解决的途径,旨在为水库环境生态治理与保护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库;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引言

水库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人类在陆地上利用现有或筑坝的方式,阻挡水源而形成的集水面积。水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水体与底质,它们同时也是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生态系统不仅包括水体与底质,还与水库周围大环境下的气候、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目前,水库的治理与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在新时期下有效保护水库环境生态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汾河为例,首先对影响我国水库生态系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找出解决办法,为新时期水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略尽绵薄之力。

1、水库环境生态治理与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水土流失严重

目前。水库上游的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水质的流动带来大量流沙,造成水库底部淤泥大量沉淀,水库面积日益缩减。以汾河为例:汾河水库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只从1961年投入使用,因为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使汾河的有效蓄水量大面积缩减。具有关部门统计,使用40年,该水库淤泥面积达到惊人的3.71亿立方米,已占水库总体蓄水量的一半以上。

1.2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目前,我国水库水质富氧化日益严重。2008年爆发的“太湖蓝藻事件”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水库周围污染源日益增多,来自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业废水的倾倒,重金属、农药、化学物质的污染,已远远超过了水库的自净能力。一些富养物质、病原微生物进入水域,严重扰乱了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引发日益严重的水质性缺水。同时,由于水质改变,大量土著生物灭绝,已经破换了正常的食物链,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锐减。

1.3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受大自然的约束,水库在汛期和非汛期水位变化是很大的。在非汛期,水库水位的降低将会使大量河床外露,这些河床有很多最终被开垦为农田,这种不科学的作法导致湿地面积的缩减,严重影响了流域的生态平衡。再者,潮涨潮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人为的改变环境,将使物种结构像单一化方向发展,一些珍稀水生物种和敏感植被的消失,将严重破坏区域的生态平衡。

2、水库环境生态治理与保护策略

2.1科学规划治理目标

“十一五”期间,水源治理与保护是水利工作的重点。有关部门应借有利条件,科学合理的规划水库的治理和保护目标,加大水库保护和治理工作。在制定规划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内容:①对水库周边的生态系统加大整治力度,植树造林,有计划有目标的加大水库周边和上游植被的覆盖面积②加大对水库周边现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划定禁渔期、禁伐区、禁猎区,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逐步恢复水库周围脆弱的生态系统。③迁移水库周围移民,让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使水库周围湿地面积逐步扩大。④加大水库周围污染物治理力度,逐步提高向水体排放污染物代价,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数量。⑤大力开展自然资源开发和水体影响论证项目。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合理布局,对水体有影响的项目应进行保护性开采,对杀鸡取卵式、掠夺式开采要动用公权力的力量,坚决停止。⑥调整产业结构。对于那些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项目,尽量远离库区,同时还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

2.2建设生物缓冲带

所谓生物缓冲带指,在水库周边建设中,规划和种植一定面积的绿色植物,利用植物根茎加固堤坝。减少汛期洪水对堤坝的冲击,阻挡岸边垃圾、泥沙直接进入水库,使其充分发挥阻挡污染物的功能。该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对水库环境生态的治理与保护是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它不仅发挥良好的环境效益,而且对丰富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堤坝的美观程度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技术对植物的选择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本身的成活率。这说明在生物缓冲带的建设中,不仅要考虑生态系统,还要考虑经济和美观效果。

2.3发展生态河堤技术

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反思。很多发达国家在水库的建设和改造中大力推行生态河堤技术。所谓生态河堤技术指,在水库堤坝的建造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周围的生态环境和自然地貌,更要模仿自然状态下的水库堤坝,建造一条符合生物生长的高仿自然堤坝。可以看出,生态河堤技术相较生物缓冲带技术,对工程建设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在这一技术的发展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还有待改进。这要求工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努力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使该技术在我国早日得到蓬勃发展。

同时,在河堤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防止建筑材料进入库区,造成水质的破坏。在库区周边应加强宣传和教育,让人民群众了解破坏水土的责任,所承担的义务。在水源地周围悬挂明显环保标志,在水库周边地区大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人为对库区的破坏。

3、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我国库区生态环境污染源多种多样,对库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刻不容缓。水污染的特点决定了,库区一旦遭受污染将很难治理。在对库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时,应加大项目论证力度,做好库区污染应急预案。政府也应加大对库区管理与保护力度,对于库区工程建设,大力推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即环保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运用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多种手段,使环境保护与库区的开发利用协调发展。

上一篇:浅谈配网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作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