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06-21 03:20:27

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 要】10kV配电线路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该配电线路直接链接到用电客户端。关系到广大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这部分线路通常处于露天运行状态,接线方式非常复杂,具有多点、线长、面广的特点,气候的多变再加上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加大了维持其安全运行的难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用户对于高效电能的要求也日益增强.这对于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实际经验,通过分析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防范措施

10kV配电线路在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10kV配电线路也出现了很多事故,从而给其使用带来了障碍。为了解决10kV配电线路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预防事故的措施。

一、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雷击事故。架空10kV线路路径较长,因其沿涂地形较空旷,附近少有高大建筑物,故在每年的雷季常遭雷击,由此产生的事故是10kV架空线路最常见的。其现象有绝缘子击穿或爆裂、断线、避雷器爆裂、配变烧毁等。

1、绝缘子质量不过关或存在隐患运行。尤其是P一15T、10T针式绝缘子质量存在制造缺陷,在雷击时易引起10kV线路接地或相间短路。

2、10kV线路防雷措施不足。线路所处区域空旷易招雷击,而10kV线路一般没有避雷线,线路直击雷或感应雷过电压就会在线路设施薄弱之处寻找出路,造成损害。

3、真空断路器动作整定值不合适。前级断路器与后级断路器同时动作,没有级差,所谓越级跳闸。

4、避雷器性能下降或失效。一些专变用户对避雷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配合供电部门进行规定的预试,使一些淘汰型号或耐压能力、泄流能力不合格的避雷器带病运行。

5、接地极不合格。接地装置年久失修,地下连接部位锈蚀,使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泄流能力低,雷击电流不能快速流人大地。残压高。

(二)因过电压以及线路穿过高污染区域等原因造成的绝缘闪络、爆碎,甚至绝缘击穿,设备损坏。

(三)外力破坏事故。砍伐树木安全措施不够;防护区内外的树木及其他较高的物体与线路安全距离不足;小动物钻入带电设备;破坏盗窃配网线路;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损坏等其他原因都会造成线路间歇性接地、金属性接地、相间短路。

(四)设备陈旧,使用年限长,运行维护不及时。

l、绝缘瓷件因老化而产生的绝缘下降、裂纹、折断等导致的线路接地及短路事故。

2、设备运行维护不及时,留下事故隐患,造成设备带病运行、直至故障发生。

3、因跌落式熔断器等开关设备的动静触头接触不良造成的触头烧毁、损坏及设备缺相运行。

(五)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由此导致引线间或引线与设备端子问连接不良,接触电阻较大,导致引线烧断设备端子,接线柱损坏;导线接头电阻较大,运行时因接头高温氧化而烧断。

二、防范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配网管理领导,把配网管理工作与责任单位、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考核。

(二)深入贯彻《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教育广大群众要自觉搞好线路的防护工作,加强宣传教育,着重指出在高压线路附近放风筝、违章施工对人身安全的严重危害性,并在线路杆塔上挂设醒目的禁止警示牌。

(三)认真开展每年的预防性试验及防雷工作。

l、每年要加强对10kV配网进行春季检修工作。对电力设施进行彻底清扫和检修,消除各类设备存在的事故隐患。

2、在经常遭受雷击或污染较为严重区域,更换、安装耐压等级高的绝缘子、复合绝缘子、瓷横担,以提高其耐压水平。

3、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称MOA)。可在空旷的10kV架空线路上安装线路型避雷器或避雷针,在配网设备如配变、柱上开关、电缆头等处也必须安装避雷器,逐步淘汰老式的Fs一10型碳化硅磁吹或阀型避雷器。

4、检查、整改接地装置。严格按定期检查测量10kV配网和电器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合格的要尽快予以整改。保证线路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配电变压器总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Ω,100kVA以下的不大于l0Ω,1kV以下设备共用的配变台架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5、正确配置真空断路器。正确设置动作电流,要采用有延时动作时间的断路器,注意在前后断路器间要有不同的时延,形成级差。这样即可以减少受瞬间冲击电流影响跳闸的次数,也可以避免不同位置上的断路器同时动作的现象,缩小停电范同。

(四)加强运行维护管理。

l、加强对配电线路的巡视,特别在夏天树木生产较快的季节,及时清理防护区内、外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树木及违章建筑。特别是在伐树、拆除和新建建筑物时在危及配网安全的情况下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在线路运行中,应密切注意10kV馈线的负荷情况,及时调整各馈线的负荷,严禁线路超载运行。特别是负荷高峰期到来前,要及时掌握配电线路及设备健康水平。对存在二类障碍的设备及线路进行登记,及时安排计划检修进行消缺。同时也可以为查找事故点和事故分析提供依据。

3、在配变日常运行维护中。须严格按额定容量配装高、低压熔断器,做好平时负荷测量工作,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如调整负荷平衡、增容等。

4、减少导线连接接触不良。在安装时应严格规范施工工艺。把好验收关。其次,每年要安排一次夜间巡视,重点检查各个接点的有无发热打火现象,绝缘子表面有无闪络,木横担有无燃烧现象等工作。

(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时排除故障,降低事故损失。

1、在10kV线路上安装短路故障指标器,用以帮助指示故障范嗣及性质。接地短路指示器,一般优先安装在车辆容易到达的T接点支路上;其次安装在步行容易到达的T接点支线上。

2、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变电所内设置的故障录波仪对故障性质及范闱进行比较精确的定位。

3、安装自动化装置。在双电源线路采用电压或电流时间型开关有效隔离故障线路,迅速恢复非故障段负荷;在单电源线路上要根据负荷及运行情况要适当加装分段真空,并设定好真空开关动作定值,做好极差配合;在主要分支线路和出现故障频率较高的T接点分支线路上也要加装真空保护开关。对负荷较大或经常发生故障的用户要加装“看门狗”开关,看住用户内部故障,就地自动解决,不影响干线运行。最大限度地确保设备健康和线路长周期安全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六)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开展经常性的反事故演习活动。切实提高配网维护管理工作人员对事故的快速反应性。

三、结语

10kV配网是电力系统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重要环节,点多线长面广,运行环境较为复杂。我们应重视t0kV配网管理,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并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预防线路故障发生,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基层环境监测分析能力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10KV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