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发展趋势及其职业教育改革初探

时间:2022-10-14 09:30:43

工程造价发展趋势及其职业教育改革初探

摘要:工程造价在我国已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文章通过对国内工程造价发展现状、问题、趋势进行总结分析,并就如何深化工程造价行业及其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进行思考,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工程造价 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工程造价的“五算”,即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及竣工决算,其造价计算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工程造价的计算、管理与控制,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1 我国工程造价发展现状

1.1 实行了造价师执业资格制度

我国自1997年起实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全国取得造价师执业资格的人员至今已达百万之众。这些造价师是工程造价领域的中流砥柱,为我国近年来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2推行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我国于2003年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对统一国内建筑行业工程量计算规则、提高招投标透明度等意义深远。但由于建筑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目前我国仍是“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主,定额计价并存”。我国应逐步建立统一的工程造价体系,使工程价格与价值规律相吻合。

1.3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法律法规体系远未健全,由于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导致工程建设中,工程发包常被扭曲,议标串标现象仍很严重;由于制度约束不够,建设单位不遵守行业规章制度,不严格履行合同条约。因此,加快行业立法已成当务之急。

1.4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造价咨询业发育不全

目前,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职业操守有待提高。另外,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很快,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咨询机构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等[ ]。

1.5 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的工程造价行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特别是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水平,跟发达国家不在一个层次上。比如,当中国的造价工程师追求把项目投资压到最少而达到技术经济效果最佳时,国外同行已在追求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 ]。

2 行业发展趋势

2.1 计价方式更加规范

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一种更为合理的计价办法,其在技术上提高招投标透明度。推行清单计价,是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1]。将来,工程造价价格形成机制将愈加市场化,招投标透明度亦将不断提高。

2.2 从业人员及服务机构渐趋专业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社会对咨询服务机构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不断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队伍整体素质也将不断提高,政府也会逐步完善咨询服务机构行为规范。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建设工程造价领域必将走向有法可依的法制轨道。

2.3 行业竞争白热化,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逐步走进国际市场,并逐渐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惯例计算工程造价。该领域的竞争将愈加白热化,工程造价行业将转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为基础上来,真正做到企业自主报价和市场形成价格。

3 对深化工程造价改革发展的思考

3.1 应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

建设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确定造价的基本前提。我国建设项目虽按基建程序办事,但常忽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上,因此常出现投资超限、资金缺口大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未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项目决策缺乏依据。同时,要更新观念,将造价控制重点转移到项目建设前期阶段[ ]。

3.2 充分发挥造价师作用

《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确立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独立专业地位,工程咨询机构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参与造价管理。但由于注册造价工程师依赖于单位,其在企业中尚无独立地位,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造价工程师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应从法律上规范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中造价师的独立职能,明确其权利、义务,提高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3.3 应积极但有区别地推行清单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减少了招标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规范了行业行为,有利于公平竞争,应积极推行,但必须充分考虑国情,不能脱离当前市场发育和完善的实际一哄而上。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主体各方行为还不规范,工程担保制度尚未建立,亦未建立系统的报价资料,在此情况下要完全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或会造成不正当竞争。因此,工程量清单报价要结合国情,由国家统一规则,地方制订适合本地实际的细则,逐步推行。

3.4 实行信息化管理并引入新的工具

人工、材料价格随着市场行情而变化,建设各方受信息渠道限制,未必能及时了解最新信息以指导计价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将最新的价格信息上网,有利于提高工程造价行业水平,规范行业管理。

同时,不断为工程造价咨询业引入新的工具,用于创新,创造新的市场机遇和打造本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为工程造价行业树立了榜样[2],RICS率先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倡导工料测量师(QS)采用新的咨询及管理工具——价值管理及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VM&LCC)。

3.5 建立有形工程造价咨询市场

当前,限于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监管的局限性,政策法规的实施主要靠管理部门和咨询单位自律。因此,应建立有形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同时扩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形成新的监管机制。有形市场的建立不仅能为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提供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还能有效遏制外企不公平竞争[3]。

4 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教育改革浅谈

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技术过硬并具有国际眼光的高素质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才,是加快工程造价发展、缩小与国际差距的重要引擎。尹贻林教授认为[2],首先应从工程造价高等教育入手,引入发达国家造价工程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场景模拟和工作坊的作法来培养本专业的学生,使他们具备核心能力,满足行业生存和发展需求。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下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索,以抛砖引玉。

4.1 目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该专业横跨工程技术和经济领域,其专业人才应掌握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法律知识等。而当前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理论课程不完整,跟不上行业发展趋势,教学内容重复;实践教学深度不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2)学科本位思想模式尚存: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计划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模式[ ],没有完全向能力本位转换。

4.2 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因此,应根据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确定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应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标准应涵盖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而且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又能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一张或多张职业资格证书。

4.3 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考

课程体系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开发,是较好的方式之一。对此,可以首先组建由相关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的课程开发项目组,然后进行专业岗位调研、确定专业方向,其次分析岗位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再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行教学计划动态管理,构建职业型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5 结语

我国虽然改革了计价模式,规范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但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差距甚大。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应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充分发挥造价师作用、严格监理、实践创新、规范管理。而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是加快工程造价发展、缩小与国际差距的重要引擎。因此,应加快工程造价专业职业教育改革,为工程造价行业发展铺路。

参考文献

[1]陈裕宏.谈工程造价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2(6).

[2]天津理工大学IPPCE研究所.工程造价新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朝辉.深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吴全利.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5]何宗花,裘汉琦,陈利.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及其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上一篇:关于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分析 下一篇:岩溶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