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促“教”变“鱼”以“渔”

时间:2022-10-14 09:08:56

尽管现在一再强调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而且研究性学习已列入中学新课程计划,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教师只是为让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教师在教学中属于主动的主体,而学生则为被动的客体,这显然有悖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不适应新课程改革,如果不改变这种观念,历史学科本已岌岌可危的地位,可能更会得到进一步的削弱。

因此,我们要即使地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更引导学生“会学”,所谓:授之以鱼,不与授之以渔。也就是课堂教学,教师要变“教”为“导”,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历史重现它迷人的一面。如近来兴起的“发现法”教学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一、 终身学习,充实自己,迎接历史挑战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育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论“必修模块”还是“选修模块”都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课程改革的成败归到底取决于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因此,作为新课程的教师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体的“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它对历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知识、拓展思维、迎接挑战。

1、拥有广博的知识毋庸质疑,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否则是不可能教好该学科课程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对本学科的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教师还应对本学科的发展史以及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语云:只知经,则不足以通经也!正是此意。所以,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历史教学除了史学之外,还应了解其他诸多相关学科,尤其是地理和文学。有人说,地理学和文学是历史学的两只眼睛。以历史与文学为例,新课程明显突出了科技文化这一块的内容。要上好这一必修模块的内容,良好的文学功底必不可少,古人曾云:“文史相通”。如《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一些文学作品也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为了了解开元、开宝之际的历史面貌,杜诗就不可不读。至于世界史,以法国为例,则有巴而扎克、大仲马、雨果、莫泊桑等的大量作品。它们反映了法王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和英王查理一世的统治、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七月王朝、1848年欧洲革命直到普法战争等历史阶段的政治斗争与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高度评价巴尔扎克;列宁曾赞扬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同志曾指出《红楼梦》的社会意义。可见,文史是相通。历史教师要做到博而专。

2、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涉及内容极广,跨度极大的学科。具有研究对象的联系复杂性、空间多维性、地域广阔性、时间漫长性等特点。而新课程的标准里面的模块几乎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很难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借用多媒体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多媒体可以将文本、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编交互性、实用性强课件,便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它具有: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分析、运用能力;增加容量、突出重点;及时反馈等优点。因此,历史教师学习和掌握一般的电脑操作技术、上网搜寻信息的技巧、制作课件本领无疑是十分迫切的。

简单而言,在新课程下,终身学习不再是一个口号,历史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实际上,很多历史教师一直都在不断学习。学习的途径有多条。可以参加进修班学习,可以参加培训会,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进行自学,还可以到其他学校听其他教师上课观摩学习等等。但是,最有效的学习,或说是高层次学习,是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进行的学习。因为在进行历史教育过程中,需要理论支撑,就要学习;需要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就要学习;碰到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要学习,等等。可以说,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伴,在取得研究成功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 集体备课,群策群力,深入学科教研

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之大,可谓“面目全非”。任何个人的力量都很难完全正确把握新课程课堂教学。因此,进行合作,发挥历史组的团体力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历史组的组员之间要分工明确,每个组员负责攻克一个模块,或一个专题,甚至多个组员负责一个专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及早准备。唯有如此,才能把新课程教好,很难想象一个人既要准备政治史,又要准备文化史,还要准备战争史,这样做,只会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如:新课程中选修模块中的中外历史任务的述说、探究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三块,在旧的教材上几乎一片空白,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因此共同积累、集体备课、细心留意、有意识的收集都是很有必要的。否则的话,深为历史教师的我们,也是要被历史所遗弃的。

三、 学生参与,改进方法,发挥学生主体

仔细分析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思路第二点就明确提出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题地位,唤醒学生的个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一个颇值得研究的问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作初步探究:

1、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要会“燃情”,要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历史课的教学活动中。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让学生们的情绪悄悄被点燃。如:讲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的时候,按组分成两派,进行一个简短的辩论,学生对这一节目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给予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都必须通过主体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凭借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通过自己的摸索去发现,教师将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的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有更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这一点,在高一上选修课时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本人就尝试过一些选修内容让学生自己来上,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言辞犀利,观点新颖独到,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力、想象力和创造意思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实践证明,其效果是相当可观的。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标准,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常常只注重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忽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它造成了学生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信赖倾向,无形中抵制或扼杀了学生的思考与创造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努力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中国边疆的新危机一课中,让学生先看书,然后提出问题,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为什么英国看中了这个穷地方,为什么选中这一地方侵略,就颇有闪光之处。

简单而言,我们应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这一点,在新课程改革中是很重要的。

总之,新课程改革必将给中学生教学带来极大的震撼,必将引起教学思想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历史教师,新课程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古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形势下已经不能适应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早日准备。相信是完全可以胜任新课程的。

(作者单位:枞阳县钱桥中学)

上一篇:让作文批改生动鲜活起来 下一篇:教师应学会蹲下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