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时间:2022-10-14 08:29:59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其内容及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对高中物理教师和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期盼能对提升高中物理教学实效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78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放到首位,注重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较,虽大幅度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问题

目前,高中物理教学,虽大力推行新的教学理念,但不少学生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仍不擅长总结、归纳学习方法,死记硬背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由于适应了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常常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极少主动学习,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当前我国虽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完全遵照新课程改革所制定的标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一部分教尚未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让新课程改革浮于表面。其中,从教学内容分析,这类教师仅仅改变了教学形式,“换汤不换药”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这也是导致新课程改革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二、新课程理念下提升高中物理教学实效的对策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原理及各类物理题的解答方法,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会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要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只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思维后,才能在面对物理问题时,脑海中便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提升高中物理教学实效。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稳步提升

新课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注重对学生心理层面的教育。为此,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及个性特点,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模式;其次,应该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设问的方式与学生沟通。通过设问,合理地将多节课的内容衔接到一起,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概念,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3.运用多媒体技术,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适当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其视频、图像和声音等功能,不仅能增添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升高中物理教学实效,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4.将物理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积极革新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学好物理的重要性,以便学生能够合理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其中,由于高中物理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此望而却步,甚至有学生认为物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大部分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物理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将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良好的生活教学情境,从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物理思想方法。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上一篇:基于冲击模型方法的自然保护区可靠性研究:以草... 下一篇:图像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