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堂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时间:2022-10-14 08:22:27

通过课堂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数感就写进了美国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课程目标之一。在学习中体验、感悟、提升、发展、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核心所在。如何去发展学生的数感,已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很多老师都执教过,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够10根捆成一捆”呢?课堂上,当老师提出问题“12根小棒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你摆了多少根”时,学生摆的方法很多,但是把“10根捆成一捆”的学生却极少。学生大部分是用1根1根摆、2根2根摆等方法。当学生交流、比较各自的摆法时,也没有达成这个共识,只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才接受了“够10根捆1捆”这种方法。学生通过训练“记住”了知识,“记住”了数的组成,但不理解十进制的意义,也没有建立数位的概念。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必须通过加强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1.设计课堂操作活动,建立数感

数感是不能传授的,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领悟到的。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在《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不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实物操作(摆小棒)到表象操作(在脑中摆小棒)再到符号操作(看数,直接说组成)的过程,从而建立起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的数学模型。

2.调控课堂操作活动,增强数感的培养效果

儿童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非常突出,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其能力发展的水平不同。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操作的程序、方法生疏,加上低年级学生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往往出现学具操作的主次不分、目的不明、兴趣转移等现象。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必须进行恰当的引导与调控。我力求在组织数学操作活动时,把该掌握的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根据需要将全班操作活动、分组操作活动、个别操作活动等,合理互补于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操作。

3.选择合适的操作时机,提高操作的实效性

在《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中,设计出数位表,渗透位值制的思想,即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不一样。课中在摆13时,学生出现了左边摆1根、右边摆3根的摆法。我利用这一资源在全班展示,让学生思考这个方法可以不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请用这种摆法的学生讲解,使学生感受到同样的小棍,表示的意思不一样,怎么能让别人明白呢?引出数位表。告诉他们,右面的第一个格叫个位,右面的第二个格叫十位,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小棍在不同的格中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4.进行操作后的有效指导,凸显操作的作用

操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亲身体验,使其积聚的感性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理性知识。学具的操作,仅仅是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从而准确地抽象出理性的结论,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操作后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认真总结,准确归纳,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实现具体动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认知规律正是“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可以说,动手操作活动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是经验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也是数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上一篇:减负从减轻学生的作业做起 下一篇:在小学规范化建设中打造优秀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