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措施研究

时间:2022-10-14 07:46:35

强化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措施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融资成为了一个集资,促进企业发展的好方法。很多企业开始将眼光投向投融资,但是,这个方法并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一旦失败,企业将会出现融资困难,体制瓦解等恶劣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对投融资进行深刻研究,将企业的投融资管理进行加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就对投融资管理的一些方法措施做了简要探讨,希望能为相关财务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投融资;管理;措施

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在经济发展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了能够使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大量企业开始把眼光投向投融资板块,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试验。投融资是一种新兴的能够吸引大量外资流入的方式,但是却不容易被人掌握。投资形式虽多,真正引资成功的却很少。究其根源,是相关财务人员没有很好的对投融资管理方式进行掌握。引资失败后,很多企业开始存在经济债务,与银行关系紧张。而企业得不到融资,也成为了限制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些年来,笔者对于投融资的管理方法也进行了一些考察和总结,下面就根据笔者调查结果,对如何对企业投融资管理进行加强做出探讨。

一、谨慎选择管理投融资的方式

一个正常的企业,通常会将自己的经济利益放在前面,而它对物品的投出或者接受也会符合这个原则。按照性质对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接受投资、融资租赁等资金进行划分,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债务性资本以及权益性资本。所谓债务性资本,指的是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或者借入资金的方式对所需资金进行筹集,这些资金的用途也是促进企业发展,但由于它的来源是租借,所以性质也就是债务。而筹集债务性资金的方式主要也有两种:长期负债或者短期负债,其中包括发行债券、长期借款、融资租赁等等。而所谓权益性资本,指的是企业投资者往企业里投入的资本,投资者对它拥有着相关的权利,它的主要来源是发行股票、接受投资、内部融资等等。这两种融投资方法形式不同,管理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正确的方式。

1.使用和筹集经营性的资金

在对企业年度或者阶段性经营、单项业务的资金需要量进行估算的时候,必须要符合企业里面业务增长量不得低于资金需要量的要求。企业在进行资金筹措之前,必须征求企业工作人员的意见,在工作人员赞成的情况之下,才能够进行筹集工作。对于项目使用资金,企业要制定相关制度对其进行进度追踪,如果有相关条件,应该将每一笔项目的资金进行单独记录。企业资金一旦在使用上出现风险,应该及时的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企业只能够进行股票发行,而不能向个人兜售设备或者拆借资金。

2.使用和筹集消费性的资金

企业对于消费性资金的安排和筹集,应该符合节约使用、经营之后再消费的原则。使用资金时,应该对各种消费性支出以及项目编制进行充分的考虑。如果企业状态属于亏损,那么企业领导一般不能给企业员工购置工作房屋,也不能用公费给企业员工购置电话、轿车等消费性产品。如果企业领导想为企业员工修筑像是员工宿舍这样的非经营性设施,那么一定不能擅自挪动经营性资金,只能利用其他资金。企业如果擅自发放超过既定数额的工资或者是巧立名目散发企业资金,那么相关部门应该按照制度规定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追究其责任,如果企业并未建立该方面制度,则需要尽快进行完善。

二、要对资金筹集、对外投资的原则进行明确,严格的对数额以及权限进行审批

企业对外投资的前提是必须保证拥有足够的资金对国家的各种法定税额进行缴纳,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的命令。但是,就算满足了以上的条件,在对外投资时也不能运用以下几种物质:第一、国家专项储备或者指令经营的物质;第二、申领的相关配额以及出进口的许可证;第三、国家所规定的,不能用来进行投资的相关物质。

企业在对筹资进行相关决策的时候,必须要坚持将企业资金需要量事先合理确定下来的原则,保持最低成本筹资的原则;选用最佳组合筹资的原则;对筹资方式进行可以转换的原则等等。要认真对所筹集资金使用的风险大小、方便程度、成本高低以及弹性期限进行研究,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经济利益最大的,风险最小的资金筹措方式,最后形成资金筹措的最优结构。

三、将现有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

1.投资固定资产

企业所有资金,应该优先满足经营项目的需要,在对其进行满足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对企业科技的改进以及对企业经济的提高,选择适合的投资产品,不能盲目跟风。凡是经营不善或者只能勉强的对简单再生产进行维持的企业,一般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项目投资。未经上报审批,擅自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经营者,应按照法定程序对其追究相关责任,而且对投资资产进行其他处理。

2.投资与开发房地产

企业对于房地产的经营与开发,不管到底在其中投资了多少,规模有多大,资金权利最终归属于谁,都要按照相关法定程序往上面报告审批。不能利用部门或者国家的专项资金来进行对房地产的经营性开发与投资。

3.投资期货与证券

企业只有通过企业工作人员的集体决策之后,才能进行期货、股票等等方面的有价证券的投资,再没得到决策结果之前,是无权进行个人操作的。财务部门对于这方面的财政状况,要按时记录以及清点。

4.投资无形资产

对于企业里面的专利技术、捐赠接受、投资资金、商标权、商誉购置、版权等等的无形资产,企业管理在进行投资时,应该先邀请相关社会中介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在确定其价值大小之后,再根据财政记录对其进行投资,不得自行估价。

5.投资融资租赁

企业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利用码头、房地产、站台、大型机械设备以及车船等等进行对外投资的时候,也应该先邀请相关社会中介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在确定其价值大小之后,再根据财政记录对其进行投资,不得自行估价。

6.调整和变更经营方向

对于影响企业经营的,比如产权变更、对外捐赠、债转股、企业合并、股东变更、投资人变更、股东持股比例变更、股本结构变更等等,企业负责人必须及时向上汇报,进行审批。

四、处置投资损失的方法

对于审批、责任追究、损失鉴定、审查等等制度,企业应该及时建设并且予以完善。如果处理金额超过全年100万或者一次性20万以上的,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申报,予以审批。对于因为企业领导擅用职权,无良管理而造成的企业经济损失,除了要对其追究相关责任之外,还必须要实行严格的经济处罚。

五、财务管理以及相关要求

1.在对企业无形资产、现金以及事物等资产进行投资时,评估差额应该录入资本公积金。

在债券方面,券面净额与实际支付所产生的差距,应该在债券到期前进行转销或者以及分期摊销。而股票方面,对于在支付时已经含有发放股利的,应该收取股利差额作为企业的对外投资。

2.除非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否则企业所拥有的投资资本不得超过本身资本的一半

如果企业对外投资所产生的利益不能超过银行年贷款所产生的利益,或者企业生产资金不能够维持企业工作的,不允许进行对外投资。对外投资超过三年以上,但没有拿到预计利益或者说利益没有超过企业本身资金利益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对对外投资做出清理,并且写好相应的书面报告。

3.管理投资收益

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在交纳过相应税金之后,应该实时录入公司账本,不能因为长期的存留而成为公司的流动资金或者追加投资。如果投资项目收益效果明显,企业有意加大投资,也应该先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在某一项目的收益不录入公司账目的时候,企业不能对另外一项项目进行投资。

4.损失上报

如果以往投资项目有所亏损,企业想要将挂账损失以及年度损失的盈余公积金、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以及投资额进行核销时,应该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上面,获取审批。

5.对投资项目进行档案管理

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该对每个项目建立相应的档案,进行资料收集。资料应该包括最新的营业住址、合同、审计资料、重大经营活动、业绩评估、注册资料、聘用派出人员考核、财务报告、管理责任制度等等。这些资料应该谴派相关专门人士进行管理,并且定时进行检查,补充,查漏以及数据,资料的更新。

参考文献:

[1]张振波: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三位一体”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2011.

[2]张冀芳: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以广州市为例[D].2010.

[3]潘芳芳:管理层自信程度与成本的关系研究――基于实物期权投融资互动的方法[D].2012.

[4]霍培红:新制度经济学下金融环境变迁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D].2012.

[5]杨照君:基于理论的上市公司投融资关系研究――国有、民营上市公司的比较[D].2011.

上一篇:我国城镇化建设对地产发展影响研究 下一篇:关于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