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华经典文化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时间:2022-10-14 07:23:02

利用中华经典文化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1. 营造深厚的经典文化氛围。吉林省汪清县大兴沟镇庙岭小学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优秀学生。身临其境是学习的一个最好的辅助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我们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突出一个宗旨:即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随处都可以看到经典的古诗词、文明礼貌教育宣传标语、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剪影等等,还利用广播站、学习园地、图书角、墙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学生优秀作品,营造经典文化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培养优秀道德品质。创设师生员工和谐向上,校园环境美丽宜人,于无声处润童心的校园优美环境。

2. 让传统文化教育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为了保证经典文化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了让教师更好地理解经典文化学习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我们进行了教师科研培训,学校在《课程总表》上每周安排一节校本课程《阅读与写作》,要求教师在课前5分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或古诗,或格言,或名言警句,或故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旨在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学校重视学科渗透,将经典文化学习活动引入语文课堂。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大量的经典文化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凭借这些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情感、人格培养。老师们能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与经典相关的知识,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分析经典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学习中洗涤灵魂,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大家都知晓的唐代诗歌大多数积极向上、激情健康、关注现实,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有想象力、不畏挫折的人格美的代表。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出他的乐观、自信。屈原《离骚》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诗人虽身处污秽时代,却坚持九死不悔、永远求索的伟大精神。由于学生平日的学习积累,学生们学会了品味美景,学生们增长了智慧,学生们变得满腹经纶,学生们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处事态度,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学生们学会了感恩等等。我们就是这样,让经典文化在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熏陶,促使其良好美德的形成。

3. 把经典与德育活动相结合。能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一项活动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主要体现。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们感到传统的德育工作老师说的多,学生听的多。师者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姿态,以俯视的角度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应该怎样,不该怎样。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的感受是,如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觉其香,其结果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左耳听,右耳冒,达不到德育的真正目的。而经典文化的学习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感悟,自己体会,其意义与影响在许多先行地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因此,我们以经典文化学习活动作为突破口,使之成为德育工作的递进,拓展,补充与提升,使德育工作更具立体感。

我们结合传统节日教育、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活动等德育载体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合理安排并扎实开展学校德育系列活动,形成德育培养体系。通过经典文化的学习,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转变。学生在其中耳濡目染,身心经受着熏陶。学生们在积累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的积淀,积淀着知识,积淀着文明。

4. 用活动搭建特色展示舞台。我们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与经典相关的主题队会,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示范课、师生经典文化硬笔书法竞赛,教师经典文化朗读比赛、校内的经典文化美术展览、文艺汇演、唱红歌比赛等活动的开展,展现了传统文化对学生修养与品格的良好熏陶,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习的激情、在校园创设学习经典的良好氛围。

学校还把经典文化教育与学生特长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每周四的最后一节课作为学生的活动时间,根据学生年龄差异、文化差异的特点,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开设了硬笔书法、美术、折纸、象棋等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特长竞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上一篇:讲求策略,优化教学 下一篇: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