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

时间:2022-10-14 06:49:32

摘 要: 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应该运用教育机智,教给学生背书的策略,并采用有效的竞争机制,给学生创造背诵的环境,让学生深入其中,感受背书的乐趣,才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关键词: 背诵课文 方法指导 竞赛 思考

有人说“好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那天,那时,我对这句话有了真切的感悟。

“噢,太好了!”许多学生高兴地鼓着掌,欢呼着跳了起来。本来兴致勃勃的我收敛了笑容,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这让我惊愕的瞬间还要从上周的一节语文课说起。

那天,我在一班上完课后,就拿着课本径直走向二班。迎面走来了二班的物理老师。她说下午有事,想跟我换一下课。我顺口答应了。于是,我走上二班讲台,拍了两下手,示意大家静下来,说道:“这节课不上语文了,改上物理……”我的话还没说完,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我悻悻地走出教室,脑中有一连串问号:学生讨厌语文课?学生不欢迎我……我不断反思教学行为。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

那声刺耳的“欢呼”折磨了我一节课,好不容易等到下课,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二班。见物理老师已笑容满面地走出了教室,我想她这节课一定收获颇丰。我与她打了声招呼,就赶紧走进教室,把语文课代表叫了起来。我问她:“为什么大家这么不欢迎我来上课?”课代表被我冷不丁的一问惊得不知所措。等她回过神来,笑了笑说:“老师,不是我们不欢迎你,我们都很喜欢你,是我们不欢迎那篇文章。”我愕然,问道:“不喜欢哪篇文章?”她说:“《鱼我所欲也》。”我说:“啊!昨天上课大家兴致不是很高吗?”她说:“对,上课您和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研讨文章内容,大家都愿意上。可这节课,您不是要让我们背诵课文吗?大家都觉得上课您就让我们背书,然后再抽背,很枯燥,所以都不愿上这样的课,觉得没意思。”我恍然大悟。找到问题症结,我立刻回到办公室开始重新设计这节课的授课思路。

下午上课铃一响,我还像往常一样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学生依旧像上午我刚进教室时见到的情形一样――一个个目光呆滞地盯着课本。我站到讲台上,亮开嗓门说:“这节课是背诵课。”学生动了动嘴唇说:“知道了。”我紧接着说:“想不想测试一下我的背书速度?”一听这话,学生立即来了精神,脸上现出兴奋而充满期待的表情,异口同声地说:“想!”我故意清了清嗓子,让他们边看课本边注意教室前方的石英钟。待学生一喊“开始”,我便集中精力迅速背诵。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在紧盯着课本认真听我背诵。(我告诉学生如果错1个字就算我没背下来。)当背完第一段时,我故意做了停顿。这时,学生都紧张地抬头看着我。大约5秒钟后,我接着背了起来。刚一背完,学生都长舒了一口气,紧接着唏嘘赞叹之声不绝于耳,“一个字也没错!”“啊,50秒啊!”“这么厉害!”“也太快了吧!”“不知我能不能背到这种程度”……看着大家兴奋急切的表情,我趁热打铁,顺势说道:“只要大家努力,可能会比我背得还快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个背书比赛好不好?”学生齐声回答:“好!”我宣布了比赛规则:1.必须一字不差地背下来。2.组间比赛,最先背完的组就可获得“背诵优胜组”的称号。3.与老师比赛,挑战“50秒”,成功者可获得“背书大王”的称号。我顺便下发了一份有关背诵方法的材料,比赛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课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各小组为争得“背诵优胜组”的称号,都根据本组特点,从我介绍的“提纲挈领法”、“求同存异法”、“三步记忆法”、“分解法”、“配合背诵法”等背诵方法中选择适当的形式背诵。大家相互督促、相互鼓劲。10分钟后,就不断有小组站起来示意已背完,然后就开始了“50秒”的挑战。15分钟后,全班12个小组竟然全部背完。为检验学生的背诵情况,我抽了几个以往背书慢的学生,没想到他们都很流利地背了下来。接下来的“50秒”挑战赛中(同桌互抽),有15个学生挑战成功。(看来,我那5秒钟没有白等。其中有3个同学背书的速度与我的实际速度持平。)看着大家自豪兴奋的表情,我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试想,这篇文章的背诵,我若像以往那样,一上课就把书往讲台上一放,让大家自己背,起码得20多分钟时间,一定会有一些学生背不下来。这节课对他们来讲该是多么难熬。威海教育学会孙义君会长到我校指导教学工作时曾说,现在学校中仍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学习压力大,生活苦,课堂效率低。当时听他这句话时我内心只有一种“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现在再回想他说的话,内心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以往的背诵课却在不经意间仍沿袭旧有的“陋习”,根本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完全被动的环境中学习兴趣怎么浓厚,又谈何动力、快乐、高效呢?背诵课也是课,它同样需要我们注入生机,添加活力。

将那一声刺耳的“欢呼”永远贮存在我的记忆中,时刻警醒我要做一名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的老师,打造动力、快乐、高效课堂,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像游戏一样轻松、愉悦且高效。

上一篇:活动是学习兴趣的“源头活水” 下一篇:这样的案例当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