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爱情的消逝与亲情的重构

时间:2022-10-14 05:07:11

《归来》:爱情的消逝与亲情的重构

[摘要]张艺谋导演擅长通过小人物来挖掘和探讨人性,影片《归来》延续了这种创作风格,他用精雕细琢的影像语言讲述了发生在特殊时期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情感故事。影片以陆焉识的两次归家作为主线,呈现陆焉识、冯婉瑜和女儿丹丹之间的爱情、亲情在劫难面前经历的迷失、坚守和回归,表现了爱情的消解与亲情的重构。另外,影片在构图、色彩等方面也传承了张艺谋的影像风格,为影片叙事营造了唯美的影像空间。

[关键词]《归来》;亲情;爱情

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归来》自上映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也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人认为影片对原著的改编很失败,只截取原著的最后一部分,导致严歌苓精心塑造的陆焉识在影片中变得很单薄。也有人认为张艺谋应该把《归来》拍成类似《芙蓉镇》的影片,但影片却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表现陆焉识对妻子和女儿的赎罪上。笔者认为影片《归来》在构图、色彩等方面传承了张艺谋精雕细琢的影像风格,借助巩俐和陈道明精湛的表演,成功地展现了陆焉识、冯婉瑜和女儿丹丹之间爱情和亲情在特殊时期所经历的迷失、坚守与重构,延续了张艺谋擅长的通过小人物来挖掘人性的创作风格,给观众带来一次视觉上的盛宴和心灵上的洗涤。本文从影像本体分析影片,梳理陆焉识、冯婉瑜和丹丹三人之间的爱情和亲情,解读《归来》包含的爱情的消逝亲情重构

一、爱情的消逝

(一)陆焉识对冯婉瑜赎罪式的爱的消逝

《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原著讲述了知识分子陆焉识坎坷的一生,年轻的陆焉识家境殷实、才华横溢,但性格孤傲,对指配的妻子冯婉喻原本没有感情,更谈不上爱情。后来他被发配到农场改造,这段艰苦的岁月是陆焉识人生的转折点,对妻子和家庭的情感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影片《归来》讲述的故事就是从他的转变开始的。影片中一捆一捆的,写在烟盒、纸片上虽破碎但书写工整的信承载了陆焉识对妻儿的思念、忏悔和对家庭生活的向往,也记录了他的思想成长历程。这段磨难让陆焉识躁动的内心回归平静,他重新审视他和冯婉瑜的感情并找回他对冯婉瑜发自内心的爱。陆焉识的第一次归来是逃回来的,只为了见妻子和女儿一面。在影片开头部分,陆焉识蓬头垢面、满身污泥的外形,以及用毛巾蘸地面的积水擦脸的镜头让人觉得既可笑又心酸。导演用运煤车、铁轨、雨夜以及震耳欲聋的轨道声营造了一个冰冷的叙事空间,迎接满怀亲情和爱的陆焉识的归来。陆焉识在雨夜潜回家但没有见到冯婉瑜,他给冯婉瑜留纸条期望能和她见上一面。导演使用重复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把本应该温馨的见面演绎成激烈、悲惨的生离死别,影片中重复出现的钟表、天桥上熙攘的人群、呼啸而过的车厢以及陆焉识和冯婉瑜焦急的眼神共同营造了让人窒息的紧张气氛。陆焉识不顾一切地站在站台下大声呼喊冯婉瑜,拉开了这场悲情戏的序幕。导演用快速切换的镜头来呈现陆焉识、冯婉瑜和前来抓捕陆焉识的农场干部之间展开的激烈的斗争场面,当朝思暮想的妻女近在咫尺时,陆焉识却被揪住头发,踉踉跄跄地押下楼梯塞进车里,这是影片对陆焉识一家所遭受的苦难的唯一一次正面描写,陆焉识的第一次归来就这样被强行画上句号。

许多年后陆焉识被释放了,他背着铺盖卷满怀喜悦地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中。眼前的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张在书桌玻璃板下保存完好的纸片让他潸然泪下,那是他在上次潜逃回来时写给冯婉瑜的,这张纸片和那一整箱同样写在纸片上的未寄出的信凝聚了陆焉识对冯婉瑜赎罪般的爱。但陆焉识的这次归家之路并不顺利,先是被丹丹接到毛纺厂宿舍,回到家后看到未上锁的家门、到处贴的纸条,与冯婉瑜的相见却像陌生人一样,最后还被冯婉瑜赶出家门。冯婉瑜因心因性失忆症不认识陆焉识了,这让陆焉识的近在咫尺的爱情回归又变得遥不可及。陆焉识一直觉得他亏欠冯婉瑜和女儿,他觉得家人所遭受的一切灾难都是他带来的,他不会放弃患病的妻子。他尝试通过火车站接站、看老照片、弹她熟悉的钢琴曲以及读信来唤醒妻子的记忆。导演充分发挥他在影像方面的优势,利用侧逆光照明营造了温暖的叙事空间,借助巩俐和陈道明完美的面部表情特写,在一首《渔光曲》的推动下演绎了让人泪崩的重逢画面,将饱受苦难的陆焉识和冯婉瑜埋藏在心底的爱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当这一切尝试失败后,陆焉识对冯婉瑜赎罪的、不离不弃的爱转变为一种责任,中国最传统的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能接近她照顾她,其他的已经不重要了。影片结尾的镜头是陆焉识举着写着自己名字的接站牌陪着冯婉瑜站在大雪纷飞的出站口,期盼地注视着站台,他们都在期盼自己心爱的人归来。最后站台铁门关上了,导演用铁门栏杆作为前景,随着镜头的推进,铁栏杆占满这个画面,陆焉识和冯婉瑜像是被关在铁栏里,这画面预示着他们的爱情再次被囚禁起来。陆焉识最终只能回归到自己家楼下的小杂屋,变成“念信人”,他对妻子赎罪般的爱消逝了,但他能通过念信和她坐在一起,能照顾她和女儿,这份爱已经转变为他对家庭的担当和责任。

(二)冯婉瑜对陆焉识矢志不渝的爱的消逝

原著中的冯婉瑜是个外表温文尔雅,但骨子里又有着一种抗争的女性,她矢志不渝地爱着自己的丈夫陆焉识。影片开头在工宣队办公室的拒绝表态,在家中面对农场领导的质疑都展现了她对丈夫奋不顾身的爱。导演通过精雕细琢的影像完整再现了陆焉识雨夜逃回家的情景,冯婉瑜从听到敲门声就已经凭直觉确定是日思夜想的陆焉识回来了,压抑在内心这么多年的牵挂使她恨不得立刻去开门,但惊喜之余她还是警觉地向窗外看了一下,站在楼下的农场干部让她心慌,一边是急切地想与自己思念的丈夫见面,另一边又要顾及丈夫的安全,让她深深陷入艰难的抉择中,在这一段演员巩俐的表演是完美的,没有一句言语,仅仅通过表情和动作的变化就把冯婉瑜此刻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复杂的内心情感完美地体现出来。冯婉瑜对陆焉识的爱是高于一切的,在随后的车站会面场景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棉衣、满满一大包馒头承载了她对丈夫最朴实的爱,当陆焉识暴露了身份面临被农场干部抓捕的危险时,她拼尽全力去对抗,最后却摔得头破血流。这段影像展现了冯婉瑜对陆焉识矢志不渝的爱情,这也是在影片中恪守传统但又敢于抗争的冯婉瑜对爱的最完整的诠释。

陆焉识第二次归家时冯婉瑜失忆了,她认不出归来的陆焉识,但陆焉识却是她生命的全部。她将曾经伤害过陆焉识的女儿丹丹赶出家门,抛弃了母女间的亲情,后来丹丹能再次搬回家住也是因为陆焉识在信里面的要求。她只记得5号要去火车站,要去接陆焉识,重复出现的5号接焉识的字条,不断换新的接站牌,镜子前认真的梳妆,以及出站口前期待的眼神,这组重复蒙太奇镜头表明失忆后的冯婉瑜内心只有陆焉识,也预示了这份矢志不渝的爱并没有伴随着陆焉识一起归来,而是永远地被封存在记忆中。大年夜,冯婉瑜坐在陆焉识床前,小心翼翼地将一盘水饺放在桌子上,静静地注视着他的背影,她是来看望患病的“念信人”的,这只是中国最传统的、最朴素的邻里间的关心和帮助,她对眼前的陆焉识的爱已经消逝了。

二、亲情的重构

(一)冯婉瑜与丹丹之间母女情的重构

冯婉瑜和丹丹之间的母女情在影片中经历了冲突、决裂再到重构的过程。冯婉瑜与丹丹的冲突起因于陆焉识,丹丹抠掉了家中所有陆焉识的照片,她在工宣队办公室里不承认和陆焉识的关系,并阻止冯婉瑜见陆焉识。“从小到大什么事都为你想,这件事要为你爸想”“妈做什么事跟你没关系”,冯婉瑜的这些话表明她和丹丹之间因陆焉识而存在严重的分歧和冲突。丹丹因陆焉识的潜逃失去跳主角的机会而告发了陆焉识,导致冯婉瑜在车站目睹陆焉识被强行抓走,这件事将她们母女之间的亲情推到了悬崖边上。失忆后的冯婉瑜只记得丹丹所做的错事,最后甚至将她赶出家门,她们之间的母女情走向决裂。虽然后来丹丹认识到自己当年犯的错误,但失忆的冯婉瑜还是不接受她,最终还是在陆焉识的帮助下,冯婉瑜才原谅了丹丹并让她搬回家住。陆焉识高兴地拉着平板车把女儿接回家,丹丹也终于脱掉了深色的外套。浅色的毛衣、暖色的光线和摆着碗筷的餐桌,导演用这种温馨的画面来演绎冯婉瑜和丹丹之间母女情的回归,亲情再次充满这个破碎的家。丹丹的归来也让冯婉瑜结束了孤苦伶仃的生活,冯婉瑜和丹丹之间的母女情又重新建构起来。

(二)陆焉识和丹丹之间父女情的重构

陆焉识和丹丹的亲情在影片中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丹丹3岁时陆焉识就被带走了,从小未得到父爱的丹丹却一直在遭受父亲带来的伤害,她抠掉家里面所有陆焉识的照片。影片一开头就是丹丹练芭蕾舞的影像,她是个刻苦努力、积极上进的舞蹈演员。为了争取跳吴清华的角色,她坚决和陆焉识划清界限――陆焉识是阶级敌人,对待敌人是毫无亲情可言的。当陆焉识第一次潜逃回家时,丹丹无情地将他拒之门外。当陆焉识被后,丹丹去火车站接陆焉识预示着他们之间的亲情已经发生转变,丹丹在经历了磨难后逐渐意识到自己当年所犯的错误。陆焉识用尽一切办法帮冯婉瑜恢复记忆,让丹丹真正地理解了陆焉识和冯婉瑜之间不离不弃的爱,也让她对陆焉识有了新的认识,对亲情有了新的理解。陆焉识对丹丹的情感是始终如一的,即使女儿曾经伤害过自己,他也将这些全都归责于自己。“即使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终究还是个孩子,谁又不犯错呢?”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父亲对子女包容一切的爱。当丹丹亲口向父亲说出“抓你,是我报告”时,阻挡陆焉识与丹丹之间的最后一层隔膜被彻底捅破了,父女间的亲情终于得到回归。影片中的陆焉识用他对子女的包容和无疆的父爱,唤醒了丹丹对亲情和美好家庭生活的记忆,也促进了他和丹丹之间的父女情的重新建构。

(三)丹丹对亲情的迷失与重构

丹丹对亲情的理解经历了迷失到重构的转变。丹丹对亲情的理解在陆焉识的两次回归中是完全不同的,这个转变过程也见证了她的心理成长。丹丹从小没有得到过父爱,父亲陆焉识带给她的只有伤害,而且还影响了她和母亲之间的感情。当陆焉识第一次潜逃回家时,她坚定地认为陆焉识是阶级敌人,是要与其划清界限的,只有这样才可以跳吴清华。而母亲却坚持要和陆焉识见面,这让她觉得母亲不为自己着想,这个时期的丹丹对亲情的理解是错误的。当陆焉识第二次被释放回家时,丹丹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阶级敌人没有了,母亲失忆了,还把她赶出家门,自己也由芭蕾舞演员变成了毛纺厂的工人。这些打击让丹丹重新反思并认识到自己以前做的事对不起父亲和母亲。陆焉识的归来给丹丹带来了希望,在和陆焉识一起为冯婉瑜治病的过程中,丹丹才真正地理解了陆焉识和冯婉瑜之间深深的爱和浓浓的情,陆焉识包容一切的父爱也解开了丹丹的心结,她把埋藏在心里的委屈向父亲倾诉出来,并向父亲坦白当初告密的事情,这份迟来的父爱让丹丹对亲情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在父亲的帮助下她和母亲之间的母女情得到了重新建构。在经历了这么多的打击和磨难后,丹丹终于意识到能和家人在一起,能彼此照顾和关心才是最重要的。在影片结尾,丹丹和陆焉识一起为冯婉瑜去接站做准备,并静静地看着载着陆焉识和冯婉瑜的三轮车远去,导演用简约的镜头语言阐释了亲情的内涵。

三、结 语

张艺谋导演用精雕细琢的影像语言讲述了陆焉识对妻子不离不弃的爱和冯婉瑜对丈夫矢志不渝的爱,讲述了丹丹对亲情的迷失与重新建构。体现了以陆焉识为代表的父亲对家庭的担当、对妻子的不离不弃和对子女的包容;体现了以冯婉瑜为代表的母亲对爱情的坚贞和对家庭的付出;也体现了以丹丹为代表的年轻人在苦难面前经历的迷失和积极回归。

[参考文献]

[1]陈墨,李迅,张卫.《归来》三人谈[J].当代电影,2014(07).

[2]魏然,尚X婧.从影片《归来》看张艺谋的导演风格转变[J].电影文学,2014(22).

[3]马英.《归来》中的“归来”解读[J].电影文学,2014(24).

[4]侯凯,郝祥云.平和朴实的精细化呈现――与赵小丁谈《归来》的摄影创作[J].电影艺术,2014(04).

[5]张宪席.浩劫中的亮色:《金陵十三钗》主题的表达[J].赤峰学院学报,2012(08).

[作者简介]姬光锋(1979― ),男,山东临沂人,硕士,枣庄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上一篇:大卫·林奇电影的美学特征 下一篇:电影《黑天鹅》的悲剧美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