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音乐的造型性初探

时间:2022-10-14 03:17:13

影视音乐的造型性初探

人声造型不同人物的人声有着不同的音色、语调、力度、节奏和音调,这些不同的特征可以塑造不同的人物个性、心理变化等抽象造型,比如说《亮剑》中李云龙的形象塑造,他说话粗鲁,语速较快而且声音较大,因此我们能够感觉到李云龙性格直率、粗暴,指挥军队我行我素。在《一个都不能少》中,主人公魏敏芝说起话来节奏极快,利落干脆,性格直率、执拗。其他角色大部分采用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他们大多使用北方农村方言,粗嗓调高,且语速偏快,因此人物的语言具有了很强的原生态特征,很有个性特征。可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对白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也能为我们塑造出形象。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与主人公瑞德有一段关于希望的精彩对白:安迪:你应该继续吹(指口琴)就不会忘记了。瑞德:忘记什么安迪:忘记在这世界上,还有这不用高栅栏围起来的地方,还有你自己心里的,他们拿不走。碰不到的东西,属于你自己的东西。瑞德:你指什么?安迪:希望瑞德:希望?听我说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从以上对白中,我们可以看出安迪心中一直满怀希望,高高的围墙并没有锁住他心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正是因为满怀对自由生活的希望,安迪才能锲而不舍地用一把小小的锤子救赎了自己,获得了新生和渴望的自由。以上对白不仅揭示了影片关于希望的主题,也刻画了安迪这一人物。

音响造型环节音响造型是影视剧的声音造型过程中最常见也是最具感染力的环节。环境音响造型是指除了人声之外存在的自然界的声音。例如自然产生的风声、雷电声、流水声、路上车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等,这些客观现实的声音都无意识之中,被印刻在大脑的记忆中,形成我们经常所说的声音真实性的各个感知元素。以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为例,农村特有的鸡鸭叫、知了叫声、风沙声等音响更加立体了农村贫困、落后的形象、使得本品乡土气息更加浓厚。而在魏敏芝在县城的电视台门口等台长的场景中,街上车水马龙的车辆声、环卫工人清扫马路的声音、人山人海的嘈杂声等等充分展现了城市的繁华和浮躁,与前面农村环境的音响截然不同,塑造出了一个典型城市的形象。《泰坦尼克》曾经为好莱坞赢得巨额票房,不能否认的是其中的音响造型为影片情节的展开与场景的表现所做的贡献。巨大的游轮撞向冰川的剧烈撞击声,游轮上的东西由于船身倾斜而不断的倾倒声,巨大的海浪声,人们争相逃命的杂乱脚步,最终因海水不断灌入巨大的游轮发出的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断裂声,游轮上的人们不断掉入海水中的惊呼声画面与这些音响的配合,为我们真实的再现了这艘世界上在当时能载游人最多的游轮所经历的一场巨大海难,呈现出人类史上鲜有的重大悲剧情景。动作音响造型主要指片中角色在行动过程中发出的声音,比如人奔跑声、咀嚼声等都能从外在塑造形象。动作音响在塑造角色的个性特点时往往需要通过逼真或夸张的音响,使角色从听觉上来更加立体化、个性化。在《十面埋伏》的动作音效做到了清晰、干脆,充满了速度和力度之感,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听觉冲击。武器中,刀与鞘的摩擦,弓箭的弦外之音,飞镖的急速穿梭,逐一的被重点表达出来,为我们勾画出一幅激烈的打斗场面。情绪音响在塑造形象时需要融入更多的主观体验、想象和揣测,如使人产生联想的符号化音响、能表现人物情绪的音响等,情绪音响往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背景音响在有些作品中也可作为人物内心状态的折射,作为人物情绪的表征,人物性格的体现,如在暗示忧郁的心理感受响起的大雨瓢泼之声;急躁不安时大街上那刺耳的喇叭声,都是一种心理体验和暗示;夜深人静寂寞时钟表的嘀嗒声与画面的场景配合表现出紧急时刻情绪的紧绷。

音乐造型环节音乐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主观表现性,是一种极富情绪表现力和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的这种特质导致了音乐感受度的不确定性,随着人们心理变化而情感波动,能够很好的模拟心理情感或情绪律动。比如人物在高兴和快乐时常常使用明朗、活泼的旋律,这支旋律变经过观众的共鸣体验转化为抒情的情绪,进一步展现出人物内在的纯净、温情的更深层情感气质。而在在表现人物坚强不屈的性格时,常采用气势宏大的交响乐演奏,运用简短的乐句、跳动的音程刻画出英雄威武不屈的形象,使人物的人格力量更加突出。而在《花样年华》中,那略带忧伤的三拍子缓慢旋律与苏丽珍沿着狭窄、阴暗的小巷缓慢而下,灯光照在她郁郁寡欢的脸上、昏暗的路灯下她修长却寂寞的身影等一系列昏黄的画面相应和,使得女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奈尽情展现,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同时营造了整部电影怀旧忧伤的情绪。有声源音乐在影片情节画面的配合下也能够更好的塑造形象。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男女主人公在三等舱的乘客狂欢的场面中众人演奏着苏格兰舞曲,具有欢快的节奏和鲜明的风格,表达出的旋律是流畅跳跃的,女主人公出身于贵族,受到严厉的教育但从没有感受过真正的欢乐气氛,对所谓的低等舱里面的一切都感到十分的好奇,此时这段欢快的苏格兰舞曲深深地渲染了主人公的欢乐和激动的心情。而在泰坦尼克沉没的时候,船上的乐队演奏的《上帝与你们同在》的旋律是缓慢悠扬的,与甲板上混乱、紧张的画面相配合,使得整幅场景更加悲壮,使观众深深的感觉到悲痛。现今,声音的使用技巧日渐成熟,声音逐渐摆脱了作为画面补充的附庸地位,为影视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成为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著名电影理论家陈西禾指出:“声音是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我们自应对它加以探讨。但它既属于手段,就不能被视为目的。因此,在运用之际,首先须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出发,看什么地方需要用声音来表现,表现又以什么样的声音最为适当,切忌离开思想内容而舍本逐末地耍弄手法。”虽然声音元素在影视艺术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必须宁缺勿滥。在运用声音元素时必须将画面和声音有机的巧妙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完美的地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创作出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且能被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才能展现影视作品的最高艺术魅力。

作者:陈晔 李若楠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上一篇:中学音乐教导模式创新综述 下一篇:影视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