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误诊为流行性腮腺炎1例

时间:2022-10-14 02:55:44

病历资料

患儿,男,5岁。因持续发热12天入院。患儿12天前开始发热,呈持续性,体温波动在38~39℃。无寒战、寒战。无抽搐、惊厥。在起病后的第3天家长发现患儿左侧腮腺肿大,第7天右侧腮腺肿大。近1周来出现双侧球膜充血,无畏光及分泌物增多。患儿起病以来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大便呈黄色黏液状,3~4次/日。起病后在当地县医院以“流行性腮腺炎”治疗,静滴“青霉素、阿昔洛韦、双黄连、地塞米松”7天,发热症状无改善,故转入我院。患儿同学中有患“流行性腮腺炎”的。体格检查:体温39.5℃,呼吸28次/分,脉搏144次/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不振,急性面容。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双侧下颌角处分别可触及1枚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表面光滑,活动好,有压痛。双侧腮腺未触及肿大。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燥,有皲裂结痂痕迹,杨梅舌,双侧腮腺导管开口正常,未见脓性分泌物。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144次/分,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浮肿。双手、足无红斑及肿胀。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20.98×109/L,N 95.98%,L 0.7×109/L,Hb 122.49g/L,PLT 498.6×109/L。肝、肾功能正常。血、尿淀粉酶正常。X线胸部正、侧位片示:支气管炎。入院初步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第1天给予静滴“头孢哌酮、病毒唑”,在静滴“头孢哌酮”时患儿诉皮肤瘙痒,查体发现患儿背部和臀部有麻疹样皮疹,考虑头孢哌酮过敏,停用头孢哌酮,给予“地塞米松”和“10%葡萄糖酸钙”抗过敏治疗后皮疹和瘙痒改善。第2天输液完毕6小时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详细体格检查,发现患儿肛周皮肤发红、脱皮。请市妇幼医院儿科医生会诊,明确诊断为川崎病。

讨 论

川崎病是全身性小血管炎症,近年报道中国和美国川崎病发生率增加,不典型患者15%~20%,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初期误诊率60%~70%[1]。认为误诊的主要教训:①基层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一旦发现持续高热,血象高及明显的呼吸道表现容易考虑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②体检及询问病史不仔细,重点集中在双侧腮腺的发病经过上,对一过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肛周脱皮没有足够认识[2],是漏诊的主要原因;③满足于流行病学中患儿同学有患“流行性腮腺炎”的,所以未进一步鉴别;④没有掌握川崎病眼结膜充血,无分泌物这一鉴别点;⑤滥用激素,基层医院当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不明原因的情况下易应用激素,可能体温好转,皮疹减轻的情况,掩盖了本病的主要体征。本病的典型病例就因初期应用激素,掩盖病情,致使误诊2周左右。近年来川崎病已成为小儿常见病之一,其严重的并发症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已超过风湿性心脏病而成为小儿主要的后天性心脏病[3]。故在今后的工作中,尤其是基层的广大医师对不典型患者,尤其是持续高热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想到川崎病的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产生心血管并发症,提高我国儿童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薛海蓉,李霞,王树举.不典型川崎病13例临床误诊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0):1227.

2 周同甫.川崎病肛周脱皮现象及其诊断价值.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2,7(3):149.

3 梁翊常.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伤.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3):132.

上一篇:新生儿脚气病1例分析 下一篇: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见并发症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