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制胜规律研究

时间:2022-10-14 02:54:14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制胜规律研究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跟踪调查、个案分析以及逻辑分析法探索和研究我国潜优势项目之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的制胜规律,指导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运动训练实践,为其备战重大赛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制胜规律主要表现为:完善举国体制,构建分工明确的复合型团队;科学地制定与调控训练和比赛计划;训练方案个体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完善的科学参赛模式等。

关键词:短距离场地自行车;制胜规律

中图分类号:G87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134-06

Research on the Winning Rules of China's Short Distance Track Race Cycling Event

XIE Yu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Tianjin 300381, China)

Abstract: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 trace investigation, case study and logistic analysis,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winning rules of one of China's advantageous events,short-distance track race cycling so as to guide the coaching of this event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ritical event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winning rules are complete government-led top down system, diversified team with clearly role-division, scientific formulation and regulation of coaching and competition plan, personalized training scheme, elite focus and whole team consideration and perfect competition participation models.

Key words: short distance track race cycling event; winning rules

我国优势项目之所以能保持长盛不衰,其主要原因是能够准确地把握项目特点及其制胜规律。但是在竞技实践中,优势项目的夺金点趋于饱和,必须大力发展潜优势项目,竞技体育才能有所突破和可持续发展。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是我国潜优势项目之一,本研究根据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的特点,剖析项目制胜规律,探索提高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指导运动训练实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500 m计时赛项目和女子争先赛项目(争先赛为奥运会项目,500 m计时赛项目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起不再列为奥运会项目)。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 就相关问题对专家学者进行面访、电话或者网络访谈,及时调整和理清研究思路。访谈的专家包括:运动训练学专家学者6~7人;国家队现役教练员4~5人;短距离竞速项目优秀运动员5~6人;科研及管理人员1~2人。

1.2.2 跟踪调查、个案分析法 根据研究需要,2010年3-9月期间,在老山自行车馆跟随国家场地高水平自行车运动队进行调研,就有关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的训练与调控进行系统研究,记录整理第一手资料。根据研究的需要,搜集、整理、记录和分析部分高水平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资料,采用小样本局部试验,选取有代表性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个案模型研究,进行实验观察和对比分析研究。

2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项目制胜规律解析

2.1 完善举国体制,构建分工明确的复合性团队

2.1.1 技术团队 技术团队以教练员为核心,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也是制约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因素之一。我国的短距离场地自行车教练员执教的整体水平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制约了中国自行车训练的水平。国家自行车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技术团队:以备战伦敦奥运会重点项目女子场地自行车项目为龙头,树立各学科、各分项的学科带头人,形成技术核心。遵循“请进来,走出去”,聘请法国著名教练莫来雷,引进先进的训练理念、训练思维方法,改变观念;另外,加强教练员的培训、交流与沟通。

2.1.2 人才团队 人才团队以运动员为核心。目前我国自行车协会注册的运动员与发达国家注册运动员相比很大差距较大,仅有九百多名,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更少。为了备战世界大赛和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高水平的运动员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竞争。这里的竞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国家队内部重点项目运动员的竞争,形成竞争机制,参加奥运会资格赛和奥运会。第二,其它项目的运动员进入国家队采用积分选拔办法。

2)充分利用职业队体系和职业联赛,增加运动员国际比赛的经验和机会。目前我国注册了5支职业队,职业队在公路和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上有了一定基础。要充分利用和塑造中国自行车明星运动员和品牌赛事。

3)大力推广自行车学校建设。目前,自行车运动员主要来源于省市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和国家队。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自行车学校,学校内也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自行车的发展,要大力推广。

4)目前中国参加自行车的非专业运动员有几百万人。要通过推进业余联赛的方式,推动其提高。

5)对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选拨,形成不同分项、简单易行的选材体系。

2.1.3 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是备战重大比赛的重要保障,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重点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进行监测,对运动员的训练的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实施评估。

2)对重点运动员的防伤防病、营养恢复提供保障。

3)密切关注争先赛项目的世界发展趋势。建立竞争对手的信息库,尤其是那些有可能取得奥运会资格或参加奥运会的竞争对手,与我国重点运动员相比较,找出差距,发现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办法。

4)科研攻关。科研攻关以技术团队、教练员为核心,对于重点运动员的关键环节、关键问题,组织各学科人员,给予攻关和解决。

5)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中国自行车的选材、训练、备战、参赛等体系的书籍,尤其对于聘请的高水平外教,将其训练理念和平时的训练工作进行记录、提炼,组织整理,以备借鉴。

2.1.4 管理与后勤团队 管理与后勤团队的人员主要是队委会成员。国家队队委会要明确人员组成、岗位职责、运转方式,真正发挥队委会的作用,将备战奥运会的方方面面的人、方方面面的工作整合在一起,使国家队能流畅的备战奥运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1)从后勤角度。为备战奥运会提供支持。

2)从思想角度。密切关注重点运动员、教练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思想动态和想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杜绝猜疑和想法。

3)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对于奥运会备战中出现的紧急情况、突发问题等建立预案机制。

2.1.5 后援与保障团队 后援与保障团队是以省、市为主体,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将省、市的利益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将奥运会备战与全运会备战结合在一起,形成省市联动机制。

1)对国家队的重点项目如女子短距离场地项目实行集中训练。对于国家队达不到的条件,有关省市可以在人力、物力、才力方面给予支持。

2)对有训练条件的相关省市,建立中国自行车协会的训练基地。可以是综合基地,也可以是四个项目的分散基地,为国家队备战和整个自行车训练提供平台。

3)建立省市与协会及国家队的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协调,解决问题。对于国家队的重点项目,相关省市也可以参与到国家队的管理中,共同备战奥运会。

2.2 科学制定与调控训练和比赛计划

2.2.1 制约因素 在伦敦奥运会设项中,国际奥委会强调男女平等的总体原则,国际自盟也本着这一原则积极贯彻和落实,并对伦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项目的设项做出重大调整。2012年伦敦奥运会,制约和影响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制胜能力水平发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2.1.1 比赛的偶然性因素 主要对手经验都十分丰富,适应赛道能力极强,技术非常全面,没有明显弱点,所以仍存在一定风险。

2.2.1.2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我国运动员和国外的相比年龄相对较小,国际比赛经验非常欠缺。奥运会比赛气氛与平时的国际比赛有很大不同,运动员肩负着实现中国自行车项目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任务,并且在英国伦敦作战,能否为奥运会完成任务,责任和影响无疑都十分巨大,这必然会对我们的运动员造成心理上的影响。

2.2.1.3 赛前状态调整因素 由于自行车再次以冲击金牌为目标参加奥运会,如何使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发挥自己最佳竞技状态,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2.1.4 东道主优势的影响 英国是自行车项目的强国,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举夺得8枚自行车项目的金牌,在近两年的国际比赛中也有上佳表现。2012年奥运会举办地伦敦作为东道主更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由于英国自行车项目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辉煌战绩,政府加大了对自行车项目在训练、科研和管理方面的投入,其良好的训练团队已经是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在女子短距离项目上英国有多次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和北京奥运会冠军的维多利亚,其近两年的实力高出世界其他运动员一筹,也是我国运动员的主要对手。因此,我们的优势项目面临着与东道主竞争的局面。

2.2.2 阶段目标与工体措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举办,短距离场地自行车组要经历2009-2010年、2010-2011年、2011-2012年三个冬训阶段(表1),由于场地自行车项目冬季为比赛期,根据不同阶段的划分,国家队也制订了 2012年伦敦奥运会备战的阶段目标和工作措施:

1)2009-2010年:项目调整后考察和确定重点运动员;丰富年轻运动员国际比赛经验;提高运动员能力水平。调整运动员的状态,使运动员从上一周期的疲劳状态中尽快恢复,在此基础上加强运动员基础能力的夯实训练,有针对性的解决运动员技术问题。

2)2010-2011年:有针对性提高运动员战术意识;研究主要对手的战术特点和比赛习惯;有针对性解决团体竞速赛单圈和不同分段能力和技术方面的不足;提高体能水平。重点加强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专项有氧能力的强化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整体能力,强化运动员的技术能力。

3)2010-2011年阶段:提高运动员大赛适应能力;提高运动员大赛心理抗压能力;形成和完善针对主要对手的比赛方案;强化自信心的提高;强化提高运动员体能。进一步完善运动员的各项专项能力、技术能力,开始着手进行奥运会的体能储备和状态调整。

另外,根据运动员的情况,制定程序化参赛方案。合理选择和运用传动比,突出200 m计时赛成绩,以及跟骑和领骑中不同骑行路线和骑行距离的关键制胜能力的训练。2010年度以国内训练为主,参加世锦赛、亚锦赛及部分站次的世界杯赛,促进运动员恢复,加强运动员基础能力的提高。2011年参加尽可能多的积分比赛取得奥运会的入场券(表2)。

2.2.3 训练与调控特点 国家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队训练的基本理念是:周期训练板块化、训练方法结构化、高原训练平原化、科技攻关立体化、技术训练人车合一、体能训练储备化、恢复手段动态化、参赛方案程序化。本周期的训练和调控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2.3.1 质量是核心 质量是训练的核心和根本。在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周期中,节约训练时间,确保训练质量这个核心。训练中突出专项训练的质量,运动员加大专项负荷的同时,注重综合恢复措施的认真执行。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有积极向上的忘我精神以及愉悦的心情,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训练计划。

2.2.3.2 创新是灵魂 创新是运动训练的灵魂,也是竞技体育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伦敦奥运会决战只有三年的时间,对运动技术作任何根本性的改变是不现实的,但形势之发展、竞争之激烈、对手之强劲,又必须要求我们不断创新。

2.2.3.3 突出训练的针对性 针对我国短距离女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和主要对手的优势、特点、长处及弱点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方案。根据比赛日程安排的特点,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对手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找到有效战胜对手的办法。以我之长打对手之短,对技术、战术、体能、心理以及思想,认真准备。

2.2.3.4 赛前训练计划的科学性 面临大赛,首先要突出强度,重视恢复,提高队员的竞技状态,及时发现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活动,合理安排赛前强度节奏,做好生理、生化、心理指标的测试。

2.2.3.5 增强实战性 针对伦敦奥运会决赛的激烈程度,在训练安排上强调训练实效性,特别要加大模拟比赛的强度安排,反复训练运动员起跑的能力,增强反应能力和速度能力。强调合理运用技术和对全程体能的合理分配,按照教练赛前制定时间进行骑行,保存实力,防止后程速度受到影响,完成教练预计的成绩指标。在训练过程中所有技术连贯运用,冷静处理应急技术措施,增加训练难度,合理使用转动比,具有提前意识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实战能力和夺取奖牌本领。

2.2.3.6 提高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体现在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运行两个方面。一方面,制定训练计划目的明确、要求清楚、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对重点、难点问题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或弥补措施。另一方面,在训练计划的进行中,实施阶段是贯彻执行训练计划和过程,必须按质保量地完成计划的要求,提高训练的效率,改善训练的效果,最终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目的。

2.3 训练方案个体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国家队队伍组建的基本原则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突破;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分项目、分层次,以多种方式抓好备战工作;体现备战的专业化和规范化,针对性和有效性。江永华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的银牌,是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的重大突破,也是备战成功的典范。

江永华参加2004年5月世界锦标赛取得了奥运会入场券。通过这次比赛也暴露了许多不足之处,也彰显了运动员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通过比赛了解了对手的状况,确定了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即白俄罗斯娜塔沙、澳大利亚安娜以及荷兰、英国的一些新秀都是我国的在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上的主要竞争对手。经过几天休整,江永华很快投入到最后的备战训练阶段。按照预先计划,备战雅典奥运会还有10周的时候,江永华要赴法国训练45d,国家队教练组结合国内的训练条件,为了更好地控制训练过程,取消赴法国的训练计划,制订了科学的个性化训练方案:北京老山赛车场(5周)、天津赛车场(3周)、北京赛车场(2周),针对江永华在世界锦标赛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后程高速耐力不足和心理压力大导致骑行不放松)进行训练,制定科学的个性化训练方案,这也是江永华进一步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解决后程速度耐力问题的训练手段 采用摩托车牵引的训练方法增加训练专项的负荷难度,以摩托车交换配合强化后程(375 m),突出江永华在起动进入高速骑行后与速度耐力的结合与维持时间。把每周专项的训练量安排为两次。在具体课次上安排一些强度计时和测验。

2.3.2 按500 m计时赛的特点制订训练周期 在训练中与科研人员密切配合把重点课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比较,从中找出江永华身体机能的反应情况。500 m计时赛70%以上是无氧供能,在实践中运用血乳酸指标监控训练。根据运动成绩和运动后的血乳酸峰值,二者呈高度相关,这进一步说明运用无氧糖酵解训练对女子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提高运动成绩有着实际意义。备战奥运会的最后冲刺阶段,教练组和科研人员,为了突出强度,提高最酸水平,在训练手段上,从500 m×4变为333 m×4、625 m×4。测试结果显示,乳酸峰值普遍达到了18 mmol/L以上,教练员对当时的训练状况非常满意。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后,江永华的专项能力有所提高,乳酸水平保持在18 mmol/L以上。根据江永华表现出来的状态,再次调整了训练安排,由男队员牵引改为教练员摩托车牵引,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训练强度,刺激江永华的最酸能力;同时为了保证恢复,逐步减少训练量。训练手段的轻微改变取得了明显效果,她的乳酸峰值达到了个人历史最高水平的23.16 mmol/L。同时,她的乳酸耐受能力也明显提高。500 m计时赛是典型的周期性速度性项目,尽管无氧能力的好坏对500 m计时赛成绩至关重要,良好的有氧能力是无氧训练充分发挥、提高耐乳酸能力的生理学基础。随着竞赛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训练的针对性和科学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与科研人员和队医的配合,国家队在500 m计时赛训练中建立了生理、生化等各个方面的运动员监测指标体系,了解运动员的负荷能力,机能状态。在备战奥运会最后阶段的训练中,应用了无氧阈,血乳酸、HB、血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对江永华的训练进行监控和评定。其中血乳酸指标与训练成绩指标的结合较为有效,如表2-7是江永华在天津集训时候,科研人员对其血乳酸进行测量(表3)。

2.3.3 恢复 有了科学的训练监控体系,可以更科学的安排训练后的恢复(每晚熬中药冬虫夏草),并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按摩放松,消除疲劳。有效地保障了江永华训练后的恢复,并把运动损伤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赛前训练状态是取得成绩的保障。2004年8月12日从北京出发赴雅典,在出发前,通过了解江永华的身体状况、并观察其精神面貌,感觉她状态较好。江永华本人也对奥运会充满信心。训练指标反映江永华的训练成绩已处于较高的水平,后程的成绩比在世界锦标赛上提高了约0.3″~0.5″。21日江永华在比赛中调整好了自己的心理状态,顶住了压力,发挥了水平。先前有7名运动员的成绩均在34″116~34″797之间,并且都发挥了自己的最好成绩。现场的竞争气氛异常激烈,各个国家在女短项目上的竞争,全部体现在现场的时钟上。江永华最终发挥了自己的训练水平,以34″112的成绩取得第二名,与教练员赛前预料差不多。澳大利亚的安娜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运动员,以33″952的成绩获得第1名,技术优秀,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通过雅典奥运会女子500 m计时赛的运动员比赛成绩表明,这个项目的特点,不但对运动员起动能力和技术要求高,而且还要具有高速当中保持速度的能力,也就是速度耐力。江永华本身的特点就是反应灵敏,前程爆发能力强,但后程和主要对手安娜、娜塔沙相比还有差距。在奥运会前的训练安排,用摩托车牵引的方法手段来提高后程速度耐力能力是有成效的,怎样完善和提高这种训练方法的效果,还需要在后续训练实践中加以探索和研究。

2.4 完善科学的参赛模式 场地自行车项目在参加大赛前都首先要对比赛的主要形势进行系统分析,制定完善的参赛模式,即制定科学完善的程序化参赛方案。

例如国家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队参加2010年11月13-23日在中国广州举行的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出发前根据比赛信息和实际情况,制定了程序化参赛方案和相关预案,重点项目按照伦敦奥运会的参赛标准进行演练。在比赛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化参赛方案执行。队伍工作人员之间也进行了演练和磨合,从运动员起床、用餐、出发、器材准备、准备活动、营养品补充、间歇安排、上道程序、比赛结束后的整理活动、兴奋剂检测、媒体采访等各环节都制定了相关流程和预案,使全队能够高度配合,运转有序。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根据比赛的日程安排,制订了详细的程序化参赛方案(表5)。

另外,领队负责全队的组织工作和接受媒体采访,教练员负责比赛方案的制定和指挥,器械师负责器械的维护和准备工作;队医负责运动员运动饮料食品的准备,比赛期间按摩放松,比赛后兴奋剂检测等

在这届亚运会上,短距离场地自行车女子争先赛项目我国郭爽和林俊红两名运动员,资格赛200 m计时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决赛中分别获得了冠亚军,发挥了较高的制胜能力水平(表6)。

另外,广州亚运会期间,自行车项目一共获得了7枚金牌、4枚银牌、8枚铜牌,总共19枚奖牌,与前两届亚运会(多哈、釜山亚运会)相比较,取得了突破(表7)。这与国家队制定科学完善的参赛模式是分不开的。

3 小 结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是我国的潜优势项目之一,在世界大赛上取得项目突破的制胜规律主要表现在:科学地认识场地自行车项目的项目特征,完善举国体制,构建分工明确的复合型国家队团队;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和有效调控训练过程;制定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项目程序化参赛方案;采取科学的个性化训练方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谢亚龙,等.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 李之俊.自行车运动的科学与实践[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2.

[4] 江永华,等.我国高水平女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不同阶段的专项训练手段及负荷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5] 池建,苗向军.2008年奥运会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09-1012.

[6] 谢云.短距离场地自行车制胜因素及我国女选手制胜能力充分发挥的参赛策略[D]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

[7] 段立功,等.提高自行车运动员竞技能力关键技术的研究[C]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200-12.

[8] 孙良勇.论我国优秀女子自行车500 m计时赛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特征及其评价[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35-137.

[9] 李卫.自行车女子短距离项目的速度节奏和竞速结构特征[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2).

[10] 苗向军.程序化参赛理论刍议[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256-258.

[11] 李宗浩,等.高水平排球队核心竞技能力、制胜规律及其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865-867.

[12] Andrews RJ, Cavanagh PR, LaFortune M. Knee flexor moments during population in cycling: Lombard's Pradox revisited [J] . Biomech ,1987,20(6):565-575.

上一篇:在完整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该怎么做 下一篇:体育科研论文合著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