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

时间:2022-10-14 01:01:13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

【摘 要】建筑是人类按照使用要求,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过程中运用了美学规律,注入了审美理想,显示了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建筑物是符合美学原则的功能产品,结构设计的立足点在于力学,建筑设计的立足点则在于美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建筑师为追求美学设计的完美,尽可能利用装饰手段将结构隐藏起来。但是近几十年来,建筑结构所体现的理性和技术的美感重新被认识,对结构设计中的美学探讨也就越来越深入,建立在理性的技术基础上注入感性的建筑思维的结构造型设计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艺术;结构;美学

引言:建筑,总是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来构思的,无论是街旁简易的商厅,还是都市的摩天大厦无不如此。建筑正以日益丰富的形象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环境。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需求早已从单纯的生理需要发展为心理需要,迫切希望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达到适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结构工程师就必须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做一番艺术思考。结构对建筑美学的影响是不容否认的,它是构成建筑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结构本身就富有美学表现力。为了达到安全与耐久的目的,各种结构体系都是由构件按一定的规律组成,这种规律性不仅使结构简化、受力合理,而且本身就具有美学效果,可以使建筑空间造型获得极富变化的韵律感和节奏感,结构不仅决定着建筑是否坚固耐久,也影响着建筑的艺术效果。现代建筑科学的发展,要求结构工程师具有更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使结构设计更好地与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和建筑经济等相适应。结构工程师对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手法应有所了解,这样就与建筑师有了共同语言,在设计一开始时就可以参与意见,把建筑艺术方面的要求同结构方案和结构设计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建筑师确定最适宜的结构体系,使之与建筑形象融合起来,成为建筑表现的一个完整部分,这种共同努力的结果,就必然能够成就较好的结构和满意的建筑。

一、建筑美学的本质与特征

1、建筑美学的本质

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

2、建筑美学的特征

建筑之美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多样的建筑形式,各异的建筑风格适宜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溶为一体,形成了各种建筑文化自己的美的语言。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总结的建筑,向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各种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建筑之美在于其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就是卓有代表的一例。尽管他不间断地以借景,对景,框景等诸多视觉手法向人们展示着如画般的意境,然而仅以视觉冲击,他还无以有如此撼人的魅力。除了中国古典园林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哲学思想外,他的深意还在于调动了人的其他感官知觉。

二、建筑美学与结构的关系

1、建筑美在于其结构。历史上一些优秀的建筑体系,如我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古罗马石拱券穹隆建筑、西欧文艺复兴前的哥特建筑等。都在建筑空间造型中突出地反映出了结构形式的基本特征和结构运用的基本技巧。值得深思的是,这些优秀建筑体系兴起与衰落的发展过程,大都揭示了这样一条客观规律:当结构技术的运用受到建筑艺术创作中雕琢与堆砌的影响,得不到继续发展的时候,这也往往就是建筑艺术的生命力开始枯竭的时候在中国的木构架体系中柱顶部的斗拱是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构件之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构件起到支撑悬挑平衡屋檐及屋面部分构件重量的作用,明清时代斗拱的截面尺寸相对减少,使装饰的作用多于结构的作用,成为一种权势等级财富的象征。失去结构的美,这种建筑形式也就走到了发展的尽头西方古典柱式的柱身长细比均为6*8,我们由材料力学可知当石材的长细比

2、建筑中的结构形式。

(1)结构的平衡与稳定这同建筑构图中形式美的规律是一致的,结构稳定是建立在静力平衡的基础上的,不论是从力学角度还是美学观点来看,对称是平衡中的一种比较简单的形式,而非对称的平衡则要复杂得多长期以来建筑师和结构师多半都是按照把一个实体构件放到另一个实体构件之上的原则来解决结构的承重问题。这样,所谓平衡与稳定的概念也就必然和敦厚庞大稳重以及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等这样一些视觉感受 视觉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 然而随着高强材料和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拉力,在结构的平衡和稳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带有索的各种结构系统,如悬索结构、悬挂结构、帐篷结构、索杆结构等。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建筑基于受压力学原理之上的空间造型特征。不仅会变得轻巧雅致甚至给人以飘然失重的感觉。

(2)结构的连续性与渐变性。结构的连续性是指结构构件各部分之间连接的整体性,而构件断面形状无突变的连续过渡,则是其渐变性结构的连续性和渐变性是受自然界中力学作用的结果。直接利用结构的曲线或曲面体形来构成建筑物的空间界面,是造成视觉空间连续与流动艺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3)结构的力度感和形式感

建筑结构是承受各种荷载和作用的系统,它自然应当表现出力度,建筑结构的力度使人感到安全奋起,充满信心和力量,埃菲尔铁塔是第一座以三维几何学为根据计算的金属空间结构,这座塔的底部结构跟人体的小腿肌肉的结构十分相似,而人的小腿肌肉在人体上表现出强大的力度,刚劲也是力度的表现。高层建筑中采用的剪力墙筒体结构就是以刚劲表现力度的例子。反过来,柔韧也是力度的表现:蜘蛛网以它的力度使撞上来的昆虫难以脱身,悬索结构也是以它的柔韧来表现强大的力度,形式感是指艺术领域中形式因素本身对于人的精神产生的某种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程潇潇. 一种新的建筑表皮形式——结构骨架[J]. 华中建筑. 2008(06)

[2]苏朝浩. 当代建筑的结构艺术[J]. 华中建筑. 2007(09)

[3]郑炎,凌育洪. 结构艺术是建筑创作的有益源泉[J]. 建筑科学. 2007(03)

[4]罗素娜. 美与岭南建筑[J]. 华中建筑. 2006(07)

上一篇:关于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浅谈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