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身边事 快乐写作文

时间:2022-10-14 12:39:56

品读身边事 快乐写作文

况生活阅历尚浅的学生呢?学生无“米”可下锅,又怎么能做“大餐”?可以理解。

那么这里的“米”是什么?就是学生的写作素材,概括地说就是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学生需要的“米”从哪里去找?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告诉我从书本里找,从生活中找,因此,好读书,读好书是我们一直以来教导学生要做的,但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找,比如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等,生活才是我们写作的源泉。特别是作为中学生,校园生活才是写作的真正源头活水。引导学生多关注,多品读身边的人和事,才是写作的根基。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班级生活。

比如,我在作文训练课上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你能说说本学期开学两个多月来你记忆中的咱班里最难忘的几件事吗?酸甜苦辣,各味俱全,难以割舍,皆可谈谈啊!”然后让学生简要写出来,而后让其讨论发言,结果学生举手踊跃发言,谈出了足足有三十多件对他们影响深刻的事。仅举八例:一例,班内甄××等同学每天放学帮脚崴的周××同学下楼梯;二例,“学霸”胡××同学常常帮助后进生张××,令人赞叹;三例,卫生委员刘×每天最早来教室帮助值日生打扫教室,擦干净讲桌、多媒体;四例,“和事老”林琳同学经常协调同学之间的矛盾;五例,接力赛上,周××同学腿部有伤,但为了班级荣誉,一瘸一拐跑完自己的一棒,感动得女生哭成一片;六例,班级拔河比赛中,林××、宫××等同学虽然发着高烧,依然坚持拔完四轮赛程,并获得第一名;七例,轩××上课旋转钥匙,被数学老师批评不服,顶撞老师,惹老师生气;八例,沈××与程××自习课上打闹,不服值日班长管理,影响学生上课……

我问学生:“这些事例真的是发生在我们班的吗?”学生异口同声说“是”,我顺势总结了作文写作的第一要义,那就是选材的真

实性。

接着,我就出了一道作文题,题目是,“嘿/唉,我们班!”要求选择一个词,要么是“嘿,我们班!”要么是“唉,我们班!”以此为题目,要求学生从上面的八例材料中选择典型材料组成作文题目真正需要的材料。

经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学生一致选事例一到六用到“嘿,我们班!”这个作文题目中,来表现班级的团结向上的主题,而事例的七八可以用在“唉,我们班!”的题目中,表现班级的涣散令人失望的现状。学生的选择准确、严谨。

我们常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作文就是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来剪裁,果断地舍弃那些不为中心所需要的材料,精心地选用能为中心所需要的材料,然后恰当地安排所选出来的材料,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

当然,有了材料未必就能写出好文章,大家选的材料虽然可能是一致的,但写出来肯定也各有千秋。各有千秋的原因何在?那就是选完材料如何下笔写的问题。如何在做到真实和典型的基础上,力求新颖。如何做到新颖?著名女作家池莉说:“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法国作家莫泊桑也曾说:“全世界没有两粒沙子,两只苍蝇,两只手或两个鼻子绝对相同的。因此,作家在创造每个人物时都必须有其特点,决不可以雷同。”

两名作家的话告诉我们,要做到新颖,就要抓住事件中的细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什么是细节,我又让学生选读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的一段,去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选文中一“拖”,一“抄”,一“抡”,连续的动作描写,把爸爸的愤怒表达得淋漓尽致。林海音通过我的眼泪、爸爸的动作把这个常见的事写得有声有色,就是注意了细节描写。

然后,我顺势要求学生自己选定中心题目,从我们组织的材料中选定自己最喜欢的一两件事,写成一篇作文。学生随后的写作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很好。

总结时,我告诉我的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就在我们身边,写真实的事、典型的事、新颖的事。并请学生再来欣赏一副对联:上联是“多彩校园处处留心处处有素材”,下联是“快乐写作篇篇有趣篇篇成佳作”,横批是“品读身边事快乐写作文”。

上一篇:浅谈英语完形填空解题策略 下一篇:个性阅读使语文课堂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