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科研现状与提高对策

时间:2022-10-13 11:40:19

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科研现状与提高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科研现状;提高对策

摘 要: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并以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详细的总结了师专图书馆近年来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了图书馆科研工作的提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4-0109-02

收稿日期:2013-03-16

作者简介:张莹(1983-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员。 1 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

1.1 开展科研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内在规律

2009年,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整体搬迁到新区。新建图书馆面积达3,610万平方米,使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一跃成为省内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这一变化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步伐,也给所有图书馆人带来了新的思考,就是如何立足新馆建设,以升本的需要为契机,开展图书馆工作;如何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进行科研,从而不断助推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而充分地发挥其社会作用。

1.2 开展科研工作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26人,在读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3人,专科以上学历3人,图书馆专业人员7人。图书馆现有人员及学历状况显然无法满足新馆建设用人的需求,这就要求铁岭师范高等学校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促使现有工作人员通过科研工作提高自身的素质。另外,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的基地,它的主要职能作用就是为本校师生服务,给他们提供用于教学及科研的相关信息。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素养及服务能力。

1.3 开展科研工作是读者需求差异的客观要求

随着学校的升格、读者群体的变化,使得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要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学校在升格前后,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本、专科学生并存的情况,造成读者群体出现需求差异。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这种需求多采取有针对性的研究及调查。这样,图书馆不仅能解决绝大多数读者的需求,还能使馆藏资源具备学科前瞻性,从而满足部分用户更高层次的需求。

2 科研现状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目前的26名工作人员中,副高以上工作人员共有9名,(图书馆馆长及副馆长由三位副教授担任外,其他6人属于副研究馆员),中学高级教师1名,馆员3名,讲师1名,助理馆员11人,高级工人1人,职称分配明显不符合2:4:4的格局。从年龄层次来看,已满50岁的员工有6人,约为员工人数的23%;年龄在45岁至50岁这个阶段的有10人,约为员工人数的38%;年龄在30岁至45岁的有2人,占员工总数的0.8%,30岁以下8人,占员工总数的31%。

2.1 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铁岭师专图书馆队伍现状看,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其中,已满45岁的人员太多,而年龄在30岁至45岁这个阶段的又太少,进而形成了年龄上的结构断层。从长远来看,对图书馆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于会影响到图书馆的发展。职称结构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两头大,中间小。图书馆队伍结构的不合理状态,严重地制约着科研工作的开展。

2.2 科研意识淡薄

由于铁岭师范高等专科院校图书馆是由原铁岭师专图书馆、铁岭师范图书馆、铁岭职工大学图书馆合并而成,由于自身底子薄弱、起点很低,因此,使其在科研活动的参与上及论文的发表量都还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加上学校正在由专科向本科发展过渡时期,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福利待遇上都要向教学一线倾斜,而被定位为教辅部门的图书馆则常常被忽略,这极大地制约了图书馆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受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水平的制约就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2.3 科研目的功利性强

从本馆情况来看,目的性非常明确,都是为了评职称而为之。这就造成时间过于集中,研究主题不成体系,论文质量难以保证。

2.3.1 论文质量不高

由于馆员平时忙于工作,没有积累资料的科研习惯,当评职称需要时,就采取速成法——抄袭拼凑论文。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论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逻辑混乱,把读者领入迷宫;论题不系统,无延续性;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严重脱节。

张莹: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科研现状与提高对策

张莹: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科研现状与提高对策

2.3.2 的载体缺少权威性

从近五年来馆员们的载体看,除少数在图书馆专业期刊外,多数发表在非专业期刊。究其原因无非是的目的单一,就是为了评职时,凑够所需要的论文数量,论文的质量就更无从谈起了。

2.4 缺少学术带头人

从的相关主题来分析,其主题不集中,未显示出研究人员具备的研究特长。更主要的是没有针对本馆现实及今后发展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从这里可以看出,本馆的科研队伍还未真正形成,正处于初期阶段,各自为战,缺少学术带头人。

2.5 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相脱节

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工作,应将理论及实践联系起来。其选题必须来源于实践。同时,根据工作及读者的要求来认真进行研究,并将得出的科研成果及时利用到实践中。不过,从本馆形成的科研成果来看,很多研究工作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完全脱离,无法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3 提高策略

3.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由于师专图书馆原有工作人员年龄大、专业杂(只有一名图书馆专业人员)、学历低(多为大学函授),因此科研水平不高。近年来,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引进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其中有一人为在读研究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图书馆人员队伍结构,缓解了以往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状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本馆的科研实力。但还需要继续引进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提升图书馆的科研水平,凸显出图书馆在高校中的科研地位。

3.2 强化科研意识

首先,在思想意识上要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绝非单纯意义上的为全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的文献服务工作,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在科研上创新,不断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创新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其次,图书馆馆员要跳出为评职称而的这个目的单一的圈子,树立正确的科研理念,逐步形成个人的研究专长和特色。第三,注重培养学术带头人,发挥其积极性,活跃图书馆整体科研氛围,达到提升图书馆整体科研水平的目的。

3.3 制定科研规划

为了避免科研工作的盲目性,使科研成果形成体系,使研究成果在工作中起指导作用,图书馆有必要制定科研规划和科研目标。通过科研规划,既能极大调动图书馆人员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还能让他们形成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水平,并有助于促使高校图书馆由服务型向科研型的转变,真正做到“科研兴馆”。

3.4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鼓励馆员申报科研项目

高校图书馆每年都应该组织本馆中的科研骨干人员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同时,还应积极邀请相关专家来馆做专题报告。图书馆应该努力创造一些让馆员与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专家、学术带头人交流学习的机会,并鼓励和支持馆内有科研潜力的馆员申报校级科研项目。

3.5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实践作为理论的基础,它既是理论的出发点,也是理论的归宿点。我们应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这样,理论就能通过实践过程的检验,来不断为实践服务。因此,在日常的图书馆科研活动中,切忌不要开展单纯的理论性研究或单纯的应用技术性研究。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首先,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以理论研究的前瞻性来促进图书馆服务环境及服务水平的上升,确保图书馆事业的稳定发展。另外,还应多重视关于图书馆的应用研究。从工作实践中选题,使研究成果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工作。只有做到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完善理论,才能将图书馆的科研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不断拓宽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增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兴馆”。

参考文献:

[1] 王运显.高校图书馆科研建设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6).

[2] 吴玉玲.新时期地方高校图书馆科研立馆的探索[J].商洛学院学报,2009(6).

上一篇:战略联盟: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下一篇:外包数据质量控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