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13 11:39:09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摘 要: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各类高校开始普遍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然而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人生价值观混沌、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不健康。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症下药,如合理开设人文学科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完善教育评价、丰富高校文化活动。

关键词: 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 成因 对策

“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中国古代人类维系人际关系的手段,它既体现在物质方面,又体现在精神方面。人文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成中英在《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一书中强调:“我们的文化传统自先秦就肯定了人的重要性以及自主性,因此表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仁爱、兼爱、贵民等思想就是这种精神的再现。而“素质”一词,《辞海》中解释为:“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知识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所谓人文素质即指在系统传授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人的精神、品质、道德、意志、情感、审美、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使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等学校的教育更是对人的全方面提升,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学生各种技能进行培训,让学生得以积累知识,以获得未来谋生的一种手段,而且在于让学生心智得到锻炼、道德走向成熟,成为一个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故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大学生诸多素质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直接决定了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各类高等学校越来越多地关注与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我国大学生中确实也涌现出了许多知识与能力都非常突出的优秀毕业生,一些大学生勇于救人、与不良风气作斗争的事件屡见报端。然而,不可否认,仍然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这一点已经引起学校、教师、家长等的充分注意。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体现

很多研究者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如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思想比较突出。大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清晰、客观,对国家的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的文化了解不多,对他人和社会缺少关爱。[1]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1.人生价值观的混沌。受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色彩。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这些形而上的问题开始虚化,他们不会去主动思考“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过怎样的生活”等一系列的人生大问题。一些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有一个好工作。甚至很多人在专业选择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将来的就业,而非自己的个人所长、兴趣爱好。故而一些大学生重知识、重专业,却对课本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潮、文化等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如介绍杜甫的生平与思想,一些同学不仅不会因他困顿的生活而悲哀,为他崇高的爱国精神所敬佩,反而嗤之以鼻。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为了顺利毕业而不择手段,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大学毕业论文长篇拼凑,更折射出了人生价值观的混沌。需知专业知识所解决的只是“真”的问题,而人生的“善”与“美”则必须通过人文知识获取。

2.社会责任感的缺乏。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亲人的特别爱护,学校教育又注重知识教育,导致一些大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想要得到什么,而不去考虑自己对国家、民族、社会、家庭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3.心理不健全。张丹在《大学人文教育的回归与生命教育有效途径的关系探讨》一文中指出:“大学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追求生命的完善,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2]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大学生对是非对错缺乏基本的判断标准,如课堂上交头接耳、玩手机、看报纸,而不顾老师及其他人的感受;上课迟到、缺席现象经常发生;随意制造不堪入目的“课桌文化”;稍有不顺就乱扔杂物以发泄情绪;更有甚者,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遇事不顺,就以结束自己或他人生命的方式来解脱。这些显然是与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格格不入的,既反映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又折射出高校人文教育的匮乏。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成因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研究者认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的根本原因在于主流文化的非主流化、现代传媒的误导、消费偶像崇拜的贻害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3]。除此之外,以下因素也是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

1.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导致人文教育淡化。处于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评价一个人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就是考分――能否走进大学的校门关键在于高考的分数,大学能否顺利毕业取决于英语、计算机、各类专业课程的分数。在人才选拔机制中,人文素质高低的考核几乎无从显现。很多教师迫于现实压力而过多专注于实用型的知识、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社会责任感等人文情怀的培养,忽视了文化熏陶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感性领悟。受此影响,学生更是一心死读书、死背书,忽略了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实用主义盛行,造成本为一体的专业教育和人的教育被一分为二,任课老师专门传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的教育则成为班主任、辅导员的任务。

2.市场经济冲击下高校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减少。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之间本身就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人文素质中的善与美很难直接服务于市场经济,转化为经济效益,更与市场经济之下滋生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观念格格不入。然而市场经济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技之长,目前高校一些实用性的专业技术课程的开设越来越普遍,而文史哲类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开设面逐渐变得狭窄,开设时间也开始缩短。这种专业技术课程吞噬人文课程的发展倾向逐渐明显,使得课堂的人文素质培养无疑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改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对策

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就无法抓住语言文字的灵魂,人文素质缺失的大学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合格的大学生。赵磊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一文中引用了钱伟长的一段表述:“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家。”[4]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而要改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一)合理开设人文学科课程,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场合。

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课堂教育,为保证课堂教学具备丰富的人文素质教学内容,高校应重视在课程设置上给予人文类学科以足够的上课时间。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课程都是实施人文教学的极好选择,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自信心;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外国文学》可以让学生开拓思想;《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让学生接近生活。适当开设此类课程无疑对学生提高人文素质是有益的。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人文关怀的热情。

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因为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而大行其道,实践证明其存在很多的弊端,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成为单一的知识接收站。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采用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畅所欲言语言文字背后的人文底蕴,甚至鼓励多种观点的同时存在。如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不仅要对此文作字词句的详细解释,而且要与学生一起用心去感受作者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不断的互动探讨中逐渐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热情,提升学生的人文感悟能力。

(三)改善教育评价标准,彰显人文素质在教育评价中的重要位置。

除专业考试之外,可以通过小论文、面聊等方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某一人物、某一社会现象的领悟,以及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将之纳入考核范围。同样可以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行为表现纳入考核范围,在高校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优秀团干等的评选中加以体现,让学生切实了解应试分数固然重要,但人文素质的提升同样不可忽视。

(四)丰富高校文化活动,让学生时刻感受人文关怀。

肖川在《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中指出:“学校是一种社会机构,它的文化精神决定着它的品质。”确实如此,高校是塑造人的重要场所。而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在课余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如给灾区募捐、为敬老院的老人们献爱心、参观违法犯罪图片展等,让学生切实感受付出人文关怀后的快乐,深切领悟人文素质缺乏的可能性后果,通过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的熏陶,让学生自觉萌发提升人文素质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杨发明.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与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43-46.

[2]张丹.大学人文教育的回归与生命教育有效途径的关系探讨[J].黑河刊,2010,(8):129.

[3]陈浩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分析及其对策[J].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001,(2):49-52.

[4]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157.

上一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下一篇: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现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