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错的题目”探秘

时间:2022-10-13 11:28:25

“不该错的题目”探秘

【摘要】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头脑聪明的孩子,考试却与100分无缘。究其原因有多种,针对形成的原因,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改变学习习惯和态度,促使他们能真正的与100分结缘。

【关键词】反思;聪明;学不好;原因及对策我有一个外甥,头脑聪明,但是从小学起数学成绩就一直不理想,100分一直和他无缘。初中更是拉了后腿,中考的时候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而没有考上理想高中。

我自己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吴海杰(化名)的男生,头脑很灵活,做事也很快,可是每次课堂上回答问题都不是非常正确,有时回答的甚至是错误答案。每次阶段性检测都是九十分多点,总在一些感觉不应该错的地方出错。

无独有偶,朋友有一个女儿去年读六年级,想考个好中学,去了几家中学报名,都被淘汰了。究其原因,数学成绩相对比较差。我这个朋友很纳闷,孩子很聪明,为什么就学不好数学呢?

这些现象对于教师的我们应该进行反思。的确,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学数学,更是需要孩子具备踏实、严谨、认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因此,从学生刚上学的时候,做为老师就应该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给方法,让学生很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我与专家、同事交流,和观察发现,这些聪明的学生与100分无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马虎、书写不规范:

学生常常在简单的计算上出错,不是把除号看成加号,就是把加号看成除号;抄错得数;草稿随意写,在桌子上写、书本空白处写;不验算、不检查;书写不规范,将7写得像1;没有认真读题的习惯,审题不细致,这些都是造成数学错误率高的重要原因。

二、边学边玩、思想不集中:

这些聪明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认为自己聪明,在学习的时候一边学一边玩,思想不够集中。有的甚至是因为家长平时管束得较严,没有多少自由玩耍的时间,于是在没有教师或者家长的情况下,偷偷摸摸的玩起来,学习、作业、看书就成了装样子。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

三、不听不记、学习不积极:

有的学生不愿意记定律公式。例如乘法运算定律;分数、比、比例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等等。这些知识不仅仅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内容,而且到了中学也要用到。如果小学阶段对这些知识不认真记,学的不扎实、不灵活,将直接影响到中学的数理化学习。

四、思维简单、理解不深刻:

例如2/3表示什么意思?教师给出三个括号,一般学生只知道是将“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的数。有少部分学生会知道第二个答案:把“2”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而很少有学生会答:2/3就是表示2除以3是多少?

五、不懂装懂、态度不严谨:

有些学生爱面子,怕别人认为自己不聪明,于是不会的也说会了,没懂得也装着懂了。还有些学生总是认为自己都会了,差不多了。特别是计算题,在考试中要占到30%左右。一般学生都会说,这个还不会么?还会出错么?但是往往就是这些看起来很自信的学生在计算中最容易出现错误。

找到了症结,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纠正这些不良习惯呢?

其一、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规范书写:

一笔干净整齐的字让老师看起来轻松又愉悦,而且批改起来也不容易看错。所以作为教师从一开始就要要求孩子写作业时不要涂抹,讲求书写整洁和写字规范。打草稿时规规矩矩得按照顺序而写,每一题都要写上题号,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而且不会抄错答案。对容易看错题的孩子可以要求读三遍题目:第一遍读的时候弄明白大致意思,第二遍读的时候弄明白题目中数与数、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数的单位名称等问题,第三遍读的时候找出解题的方法。

其二、要求学生专时专用、认真及时: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作业,作业做完了再让学生痛痛快快的玩。这样学生就会认真的做完作业,渐渐的养成该学就学,该玩就玩,专时专用。养成先做完作业再玩的好习惯,而且要做作业认真、不拖沓。

其三、要求学生专心听讲、会听会记:

对于那些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要告诉他,听讲一定要虚心、专心、踏实,要认真跟着老师的话去思考,慢慢的形成习惯。教师要严格要求,加以训练,该会背的概念、公式、法则一定要会背,不能轻易放过。教师可以叫家长和孩子一起来背诵这些概念、定律公式、法则等,让孩子在做题的时候反复运用这些知识,让孩子养成勤于思考,会听会记的好习惯。

其四、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全面深刻:

对于思维单一的学生要采取一些方法来训练他们。一、培养孩子拿到题目后不要急于动笔做,要引导学生想一想:这是个什么问题?怎样解决?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是不是只有这种方法?时间长了,学生就学会有根据的思考了。二、教师要和家长联系,让家长教孩子在生活中养成爱思考的习惯,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不要想当然,不要满足于所有人都认为正确的答案,要多启发孩子思考,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孩子,要让孩子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是哪个环节在起作用。如果改变条件,结果还会是这样么?等等。还要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横向思维比较,长此以往的锻炼,思考能力就会增强。三、平常多看一些思维训练方面的书籍,做一些推理题、逻辑题,对思维能力的提高也会有帮助。

其五、要求学生态度端正、勤学善问:

对于学习态度不是很端正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共同来教育。应培养孩子干一件事情就要干好的态度,不能让他们形成“差不多就行了”的观念。例如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家长要求一致,书写、检查习惯等。教师和家长要明确告知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危害,让学生明白不认真很不利于学习的进步和提高。尤其是在考试惨痛失利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原因,并汲取教训。总之,学生在学习上习惯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并不可怕,只要教师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及时加以训练和帮助,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坏习惯做带来的危害,慢慢的学生是能够克服自身的问题,得到进步和提高的,使他们真正的与100分结缘。

上一篇:刍议河堤填筑施工技术 下一篇:准确把握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