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位直肠癌拖出式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时间:2022-10-13 11:24:29

超低位直肠癌拖出式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摘 要】目的:总结4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以利于患者恢复。方法:对2007年至2012年我科收治的4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6例患者行Mile,s手术,26例患者行直肠肿瘤拖出外切除吻合,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1例、排痰困难4例、排便控制能力下降5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有利。

【关键词】超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77―02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尤其以低位直肠癌较多,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方法,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2007年4月至2012年5月,我科收治 4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恢复均顺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本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34~78岁,全部患者术前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确诊为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3~5cm,伴有高血压病11例、肺心病3例、糖尿病6例。4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6例患者行Mile,s手术,26例患者行直肠肿瘤拖出外切除吻合。4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1例、排痰困难4例、排便控制能力下降5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5~26天。

2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和不遵医行为,担心手术

失败,对疾病的不确定感[1],对癌肿的恐惧,担心切口的感染,手术的效果及费用顾虑等等,针对患者的情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有计划地向病人介绍有关癌症治疗、手术方式的知识,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使病人能更好地配合手术和护理。同时取得病人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2.1.2 维持足够的营养 部分直肠癌患者全身营养状况较差,应积极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应尽量多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如因胃肠道准备需要限制饮食,可由静脉补充。必要时输血、输液、输白蛋白,以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利于术后康复。

2.1.3原有基础疾病的治疗及护理 全面检查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头低足高以及相对较长手术时间,对患者心肺功能呵产生不利的影响[2]。为保证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术前改善各脏器功能、积极有效地治疗患者原有基础疾病是关键。对合并心肺疾病者,需行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了解其肺功能情况,对严重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者,可先行内科治疗,待肺功能有效改善后再行手术治疗,对轻-中度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者,术前可予扩张支气管药物及抗菌药物应用,指导患者进行吹气球、深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以及有效咳嗽。合并高血压者,应控制血压在150/100mmHg以下,降压药必须用至手术日晨;部分患者认为高血压病对手术影响不大,导致其服用降压药物的依从性不高,对此,可加强其巡视及监督;糖尿病者积极控制血糖,术前放置皮下胰岛素泵,使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引下。

2.1.4做好肠道准备 肠道准备包括三大措施,即控制饮食、清洁肠道和药物使用等。其目的是使肠道内粪便排空,减少肠道细菌数量,防止术后腹腔和切口感染。在清洁肠道过程中注意安全,观察全身状况,出现头昏不适时停止操作,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予补液治疗;有肠梗阻症状患者,术前3日可服用缓泻药物,手术前晚及术日晨给予清洁灌肠,注意选择合适的肛管,灌人速度宜缓,避免损伤肿瘤组织。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平卧8小时,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半卧位,以利呼吸和腹腔引流。

2.2.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直肠癌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前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水电解质失衡,部分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肺心病等基础疾病,术后易发生心肺疾病。术后48小时内持续氧饱和度、心电、心律监护,对有肺心病患者,注意检查血气分析。本组4例术后第2天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肺部听诊可闻及大量痰鸣音,考虑为排痰不畅,经应用抗感染、解痉、化痰治疗及雾化吸人、加强翻身拍背后痰液排出,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范围。对伴有心肺疾病者,注意控制输液量,保持出入量平衡,防止输液过快加重心脏负担;观察有无胸闷气急、心前区不适。本组1例术后24小时突然出现胸闷气急、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考虑心功能不全,给予控制输液速度、利尿、扩血管治疗后病情缓解。

2.2.3 肛管及引流管护理 术后留置骶前引流管和导尿管,行吻合术者术后尚放置肛管,妥善固定、维持有效引流是护理的重点。翻身时避免牵拉、扭曲、折叠引流管,翻身后检查引流管有无受压,保持引流装置低于引流口水平位置,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主管医生。

2.2.4手术切口及造瘘口的护理 直肠癌手术切口范围较大,特别是行Mile,s手术,会残腔大,术后渗血渗液易潴留残腔引起局部感染,因此,注意保持切口外层敷料的清洁干燥,如被污染或被血液渗湿,应及时更换。

行Mile,s手术患者腹壁尚有一造瘘口,对其护理同样重要。造瘘口选择透明的造口袋粘贴,以便观察造口黏膜血供,注意有无出现黏膜颜色变暗、发紫、发黑等异常情况;观察造口有无出血、坏死、回缩、狭窄等情况;教会患者和家属更换造口袋,及时彻底清洗消毒造口周围皮肤,清洗消毒后在肠造口周围皮肤处涂以复方氧化锌软膏保护。

2.2.5 排便功能的训练 行吻合术患者应积极锻炼其排便功能。指导患者做提肛运动(下蹲-站立-下蹲),下蹲时放松,站立时用力收缩,每日3~4次,每次连续做30次,以锻炼肛提肌,扩约肌及-神经反射功能。5例患者术后排便控制能力下降5例,经积极行排便功能训练,排便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

直肠癌患者面临癌症的打击.同时还要承受术后身体形象的改变,这对患者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至关重要[3]。通过对42超例低位性直肠癌运用上述护理措施。有效减少及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在生理上减少了病痛的折磨,在心理上能正确对待疾病,帮助其提高了自理能力,有效改善了其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琳琳,孙先越,李莹.直肠癌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医疗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家庭护士,2007,68:11-12.

[2] 吴文溪,华一兵,沈历宗,等.老年患者经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比较[J1.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4):277-279.

[3] 高舒慧,李爽,娄双.28例70岁以上老年人直肠癌术后护理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203-204.

年人直肠癌术后3. 高舒慧,李爽,娄双.28例70岁以上老护理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203-204.

上一篇:两种不同注射胰岛素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 下一篇:中医治疗手足口病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