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五味子治疗120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3-04 11:54:50

参芪五味子治疗120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参芪五味子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05月~2012年05月期间120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对照组B和观察组,对照组A给予舒乐安定治疗;对照组B给予舒乐安定联合谷维素;观察组给予参芪五味子,观察治疗后各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A有效率为72.5%,对照组B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与对照组A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B与对照组A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参芪五味子;失眠症;舒乐安定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39―0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欲望的不断追求,人们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导致大多人们出现睡眠时间或质量的严重不足,甚至出现焦虑、抑郁及精神分裂症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参芪五味子与舒乐安定及舒乐安定联合谷维素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05月~2012年05月期间120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5例,女45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4.5±4.7)岁,病程l~4年,平均(2.9±0.4)年。对照组A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8±3.9)岁;对照组B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42.5±2.6)年;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1±3.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国有关失眠的诊断标准[2],同时除外严重心、脑、肾等慢性疾病者或7d内服用相关药物者。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与疗效判定

各组患者给予指导放松技术训练,调节患者生活规律及作息习惯。对照组A给予舒乐安定治疗,睡前1片;对照组B给予舒乐安定联合谷维素,舒乐安定按上述剂量,谷维素片给予2片,日3次;观察组给予参芪五味子口服,3片/次,3次/d,疗程均为2月。

失眠症治疗疗效参照《实用中医精神病学》中的《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标准修正草案》中有关失眠疗效评价标准[3]进行评估,可分为以下等级:

治愈:经过治疗,患者的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已大于6h,患者的睡眠较深且醒后精力充沛;显效: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其睡眠时间大于3h;有效: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有所改善,但睡眠时间仍不足3h;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总有效率比较

各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A有效率为72.5%,对照组B有效率为87.5%,观察组与对照组A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B与对照组A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A中有2例出现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观察组B中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观察组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失眠症指入睡困难、早醒及睡眠中间易醒等症状导致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减少,严重者彻夜不眠。失眠症常见病因有一下因素,环境因素:常见的有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生活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躯体因素:广义地说,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精神因素:包括因某个特别事件引起兴奋,忧虑所至的机会性失眠;情绪因素:情绪失控可引起的心境上的改变,这种改变特别会在情绪不稳时表现出来,它可以是由某些突发事件引起,如特别的喜事或特别的悲伤、生气等都可导致失眠。

中医认为失眠症由患者情志不舒、阴虚火旺、心脾两虚、痰热内扰等因素引起的,所以在治疗上应强调镇静、安神。而参芪五味子中党参具有生津养血、补中益气的功效,能够治疗患者的气短、心悸、体倦等症状;黄芪具有补气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润肺、止汗、滋肾、涩精的功效,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机体中枢神经系统,还具抗应激作用;酸枣仁具有安心养神的功效,具有催眠、安神、镇静的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急躁情绪。医学实验表明,参芪五味子可以显著缩短小鼠的入睡潜伏期,增加其睡眠时间[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A有效率为72.5%,对照组B有效率为87.5%,三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王爱凤,王松龄.化痰清热安神颗粒治疗失眠症40例[J].中医研究,2010,23(11):41-42.

[2]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141-143.

[3] 王彦恒.实用中医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9.

[4] 曹永孝,郑建普,刘静等.参芪五味子胶囊的镇静、抗应激和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0):1631-1633.

上一篇:抗高血压药物在我院的应用调查分析 下一篇: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